佳伟新能退出“蓄谋已久” 原控股股份将被拍卖

2月9日晚,佳伟新能(300317)宣布公司股价异常上涨。根据公司发展计划,公司将集中资源深入光伏产业,不再以锂电池生产为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相关锂电池制造已停止生产,不具备锂电池研发、生产的相关条件,公司开发光伏电站和工商储能项目所需的锂电池,也将通过集中采矿进行。

退出“蓄谋已久”

事实上,终止锂电池业务的消息早在去年4月就公布了。当时,佳伟新能说,他收到了控股子公司佳伟隆能的停产报告。至于停产的原因,佳伟新能够表示,近两年来,由于公司资金无法及时筹集到位,公司经营未能达到预定目标,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另外,根据公司规划, 未来储能业务的重点是锂电池OEM生产和下游储能电站业务的系统集成,锂电池生产不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停产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进一步深化光伏产业。

不难看出,嘉伟新终止锂电池业务有两个原因,一是发展规划,二是业绩压力。

佳伟新能源成立于1993年,最初专注于太阳能和LED应用市场。自2012年创业板上市以来,佳伟新能源利用多年积累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开始扩大新能源产业产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2014年,佳伟新能够通过并购国内知名光伏集成系统服务提供商,完成公司战略转型,将业务建设成为核心单位和业务增长点,进入光伏电站EPC业务和投资运营业务。目前,佳伟新能拥有68个电站,总装机总数达到1.6GW。

2016年,佳伟新能再次拓展产业布局,进入锂电池制造和储能领域,拓展光储充一体化主营业务。嘉伟龙能固态储能技术如皋有限公司(2019年1月更名为“嘉伟龙能固态储能技术如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伟龙能”)也于今年成立,正式响起嘉伟新能锂电池号角。随后,佳伟新能展开了一系列布局,两手抓产能和订单。

在产能建设方面,2017年,佳伟新能与如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投资不少于6.6亿元用于锂电池项目。根据年度报告,佳伟龙可以成功批量生产一期1亿瓦时快速充电软包装动力电池项目,二期生产后可以实现20亿瓦时锂离子电池的年产能。

但事实上,二期20亿瓦时的年锂离子电池产能从此陷入困境。此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项目为开发总公司产生了贷款本息 2.51亿元。

在订单方面,嘉伟龙可以在2018年至2019年与无锡中英工贸和宁波如意签订大订单。其中,无锡中英工贸将在一年内从嘉伟龙购买20万个锂电池系统,合同金额为4.32亿元;嘉伟龙将向宁波如意提供20万套叉车锂电池系统。

然而,截至合同到期,无锡中英工贸只发放了1200份电池订单,实际交付仅完成300份。根据佳伟新能2020年的公告,一方面无锡中英工贸未能按时支付,另一方面无锡中英工贸对试用不满意,认为产品性能、质量等指标达到预期目标。

宁波如意的合同也可以说是一样的,只供应了一部分。嘉伟隆因产品毛利率、支付周转率和公司战略终止了与宁波如意的合作协议。

项目建设债台高筑,订单两次破裂,导致佳伟新能锂电池业务陷入困境。佳伟新能年报数据显示,电池业务从未列入“销售占公司营业收入10%以上的产品”列表。截至2021年底,佳伟龙总资产2.65亿元,净资产-1.6亿元,2021年收入243万元,净利润-2945万元。

因此,佳伟新能最终断腕终止锂电池业务。根据最新业绩预测,佳伟新能预计2022年扭亏为盈,回归母亲净利润8500万-1.2万元。

原控股股份将被拍卖

同日,佳伟新能还宣布,由于质押债务纠纷,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定于2023年3月6日10时至2023年3月7日10时在司法拍卖平台上公开拍卖,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丁孔贤持有的570.2417万股(占其持股比例的11.75%,占公司总股本的0.69%)。

如果拍卖成功,公司控股股东阜阳泉赋以外的其他方将导致阜阳泉赋的表决权数量变更为1.9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83%),阜阳泉赋仍为公司控股股东,阜阳市颍泉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维科锂电池注意到,丁孔贤原本是佳伟新能实际控制人之一。截至2022年上半年,他持有佳伟新能5.89%的股份,但其中95%以上处于质押状态。因此,佳伟新能够在2022年1月宣布引进国有股东。根据当时的公告,佳伟新能源原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与阜阳泉赋签署了一系列协议。阜阳泉赋将通过委托原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上市公司20%以上的表决权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今年5月,佳伟新能也收到了关注函。

6月9日,嘉伟新能发布不超过11.33亿元的固定增长计划,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阜阳泉赋。发行后,阜阳泉赋将直接持有公司23.08%的股权。

总结

锂电池轨道正在蓬勃发展,但佳伟新能选择退出,可以说是因为战略规划,但根本原因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动力电池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业。没有任何积累,就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甚至独特的产品。更何况,随着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市场对动力电池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嘉威新能自2019年以来没有看到大订单,自称2017年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市场固态电池也没有看到真正的“面孔”,在当前头部模式相对固定和竞争激烈的动力电池市场,嘉威新能锂电池业务退出是合理的。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1234569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