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双碳背景下,受能源危机、政府政策、新电力系统建设加快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向工业化方向快速发展。独立电站项目、储能产品、储能企业成功投融资的消息在市场上涌现。
可以注意到,EVTank最近发布了一些关于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白皮书(2023年)的消息。
2022年,由于2022年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出货量的大幅增长,我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660.8GWh,同比增长97.7%,占全球锂离子电池总出货量的69.0%,比2021年的59.4%增长9.6%。
此外,白皮书还提到,未来十年,锂离子电池仍将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主要电池技术路线。其中,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和6080GWh,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
聚焦储能锂电池,GGII一些研究数据已经公布。
2022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长170.8。
2022年,电力储能、家用储能、便携式储能的出货量分别为92GWh、25GWh和4GWh,分别同比增长216.2%、354.5%和207.7%。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经济繁荣正在下降,ICT由于投资放缓和国内通信运营商集中招标延迟,通信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9GWh,同比下降25%。
展望未来,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通信储能锂电池,对成本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电池循环一般在2000次左右,倍率一般在0.5C,磷酸铁锂电池在通信储能领域的渗透率将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而进一步下降。
储能锂电池在电力储能、家用储能、便携式储能三个领域的出货量增加,主要受三大驱动力的影响。
欧洲能源危机是由双碳背景下的欧洲能源结构、俄乌战争和北溪一号爆炸引起的。
2.国内电力市场改革,新能源发电比例不断增加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
3.美国部分地区电网安全危机的颁布和实施,以及最新的政策补贴计划,如《2022年降低通胀法案》。
在电力储能方面,我国储能锂电池明显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推动。
在双碳背景下,国内电力市场改革、风电、水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站在电网中的比例逐渐增加,使中国共享储能项目 中广核、华能集团、中能建、中电建等国内企业增加了对风光配储项目建设的需求,增加了储能锂电池的采购规模,GWh水平储能锂电池采购订单满天飞,市场活动增加。
在国外市场,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受能源危机和政策的影响很大。美国IRA法案延长了ITC退税补贴,日本光伏FIT转变为FIP政策鼓励,增强了欧洲能源危机下储能项目的投资热情。
中国主流储能锂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技、瑞浦兰军、阳光电源、鹏辉能源等,海外扩张加快,订单快速增长,产能规模不断提高。
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电力储能锂电池在电池容量和循环次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电池容量不断增加。目前,280Ah电池已逐渐成为电力储能市场的首选。
在家庭储能方面,作为2022年储能轨道的“明星”,其增长主要是由俄乌冲突引起的。
2022年,受俄乌冲突、溪流管道爆炸、欧洲电力结构影响,欧洲家庭储能需求增长是家庭储能增长的最大刺激点。
2022年1月至5月,德国仅有10多万家用储能产品安装,意大利、西班牙、东欧家用储能安装全年供不应求,家用储能订单一般安排在2023年4月。
此外,派能科技、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沃太能源、鹏辉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家用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和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
目前,家用储存锂电池的主流是100Ah和50Ah方形铝壳电池,但以40、46系为代表的大型圆柱形锂电池正在扩大家庭存储领域的领域。未来,方形铝壳锂电池的市场渗透率可能会降低,并被大型圆柱形锂电池占据。
在便携式储能方面,其发展趋势近年来表现为大容量、长循环。总体而言,圆柱形18650电池是家庭存储的主流,圆柱形21700和更大的圆柱形锂电池的市场份额正在增加。
2022年,由于三个因素的影响,便携式储能轨道增长趋势明显。
一是主流系统大功率化趋势明显,2022年前带电量为300Wh2022年已升至800-1000Wh。
二是美澳野营经济发展,欧洲能源危机,日韩救灾设备需求巨大,国外对便携式储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第三,2022年,小米、公牛、传音等消费电子电器巨头纷纷推出便携式储能轨道,将大量资金注入行业。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储能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292041501.html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