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栗小米
编辑 | 周烨
蔚来将冲刺百万豪车市场。
目前,国内百万豪华车轨道已被外国企业和燃油汽车品牌占据。现在,国内自主品牌逐渐出现在这条轨道上。
例如,埃安推出了高端品牌Hyper昊铂,Hyper SSR车型价格超过100万;比亚迪新发布的仰望品牌预计其车型价格将在 80-150 万元……
新能源汽车还没有成功的豪华品牌,但随着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独立品牌积累了足够的核心技术障碍,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优势,对传统燃料汽车企业有信心。
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自然不甘落后。拟推出的百万级豪车是蔚来瞄准高端豪车市场的垫脚石。
虽然威来近年来发展迅速,产品定位一直是高端电动车,价格从30万元到60万元不等,但如果真的进入百万豪车阵营,会有人为威来买单吗?
1.威来百万豪车对标迈巴赫S级?
蔚来要做自己的迈巴赫。
据汽车市场故事报道,目前定位高端汽车品牌已进入设计阶段,目标是迈巴赫S级。
迈巴赫S级车,图/奔驰官网
如果研发进展顺利,威来的车型将于2024年首次上市,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销售。与此同时,高端高华车威来不会作为一个新品牌出现,仍将在威来运营。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数百万豪华车市场一直被海外汽车公司和传统燃内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很少出现在数百万元的豪华车轨道上。
从2021年国内百万豪车销量排名来看,据21世纪经济报道,保时捷Cayenne、梅赛德斯-奔驰S级和宝马7系年销量分别为3万辆、2.5万辆和2.2万辆。前十名由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路虎等海外汽车公司承包。保时捷占据了前十名的四个席位,其中只有第七名的保时捷Taycan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纯电动车型。
在2022年上半年百万豪车销量排名中,奔驰S级和奔驰GLS1.25万辆和9169辆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保时捷Cayenne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宝马、路虎等也以1.15万辆排名第二。
然而,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事实上,威来并不是第一家想成为数百万高端豪华车的国内汽车公司。自今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独立品牌开始影响数百万豪华车轨道。
比如11月16日,比亚迪宣布成立百万高端新品牌仰望,并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布第一款产品;10月30日,宾利汽车发布了首款标杆保时捷Taycan概念车售价100万元;9月15日,广汽埃安发布全新高端品牌Hyper同时,豪铂也发布了Hyper豪铂旗下首款超跑——Hyper SSR,预售价分别为128.6万元和168.6万元,预计2023年10月量产交付。
比亚迪仰望品牌logo,图/比亚迪
许多品牌纷纷涌来,其实是看中了隐藏在百万级市场背后的未开发机会。
毫无疑问,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没有特别突出的豪华品牌。在过去的几年里,数十个品牌涌入新能源轨道,但大多数品牌的产品只在10万-30万元之间竞争,很少有数百万品牌,市场仍有广阔的空间。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时,不仅中低端市场受到冲击,豪华车市场的格局也开始充满变数。
正如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速度网络采访时所说,目前超级豪华品牌电气化转型缓慢,虽然他们有百年的品牌积累和积累,但仍专注于燃料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优势不明显,技术积累不足,产业链不完整,为中国品牌留下上升空间,推出超级豪华品牌将填补高端电气化市场差距。
蔚来可能是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链。
与推出其他廉价车型时建立新品牌不同,威来百万级高端车仍将在威来运营,这也说明威来冲击百万豪车市场的决心和野心。
如果威来能够成功冲击高端车型,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其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重量将达到更高的水平。
对于所有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弯道超车机会,威来正试图抓住机会。
2.蔚来必须向上和向下移动
经过多年的发展,蔚来目前的产品矩阵逐渐完善,车型覆盖中型车、中大型车、中型车SUV、中型跨界轿跑SUV到中大型SUV等。
蔚来产品矩阵及价格分布图/长江证券研究所
同时,根据威来此前的计划,2023年上半年将发布5款新车,同年6月在售车型将增至8款。
在威来现有的产品矩阵中,大多数专注于高端定位的车辆的价格也很高,一般超过30万辆。根据威来提供的最新官方数据,威来今年10月的平均交易价格为46.6万辆。
然而,在硬币的另一边,高价实际上为威来用户设定了一个门槛。除了门槛,威来将失去不到30万元的购车群。
威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丽洪曾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威来在中国40多万元的高端电动汽车市场销售占优势,在东南沿海许多城市的细分市场已经超过BBA,但再往下面的市场走,就看不到蔚来了。
威来为了获得30万以下的主流购车群,刺激销量占领市场,做出了很多努力。
在今年一季度的蔚来财报电话会上,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最终宣布,阿尔卑斯的定价区间在20-30万元之间,2024年量产。阿尔卑斯是威来推出的第二个汽车品牌。
今年8月,汽车市场报道称,威莱计划推出第三个汽车品牌萤火虫,覆盖10万-2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将独立运营,如威莱和阿尔卑斯山。但不同的是,萤火虫只在早期阶段在欧洲市场销售,它将错开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
最低售价30-40万的车型ET5.逐步探索阿尔卑斯甚至萤火虫10-20万元的市场,蔚来逐步下沉,降低消费者准入门槛,争夺大众市场。
威来汽车图/威来官方微博
同时,蔚结合上述威来百万级车型,威来的车型将覆盖10万元至100万元。
蔚来的步子这么大,背后的自信在哪里?
一方面,威来在国内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威来在国内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还可以。正如威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宏所说,威来在40万元以上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已达77.6%。
根据中汽中心11月份发布的国内纯电动汽车保险数据,蔚来汽车在售价超过4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中ES7和蔚来ET7两款车型销量领先。这也是中国唯一一款月销量超过1000台的纯电动车型。
另一方面,独特的服务特点使威来在同一水平的竞争对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起初,威来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和离线服务系统,创造了一种以追求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新零售模式。因此,它被称为汽车行业的海底捞服务,成为同一水平的亮点,吸引了大量的忠实粉丝。
蔚来想要向上和向下的市场。既有高端品牌影响力,又有口碑服务体系,但蔚来能否成功推出百万豪华新能源车型,让消费者满意还不得而知。
3.蔚来需要加速推新车
虽然雄心勃勃,但蔚来目前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近日,蔚来公布了2022年11月的销量单,经过几个月的低迷,蔚来终于迎来了销量反弹,达到了月度交付数的新高。
数据显示,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4178辆,同比增长30.3%,环比增长40.9%。2022年1月至11月,蔚来交付新车10671辆,年交付首次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31.8%。
今年对威来来说是艰难的一年。据《时代周刊》统计,今年前11个月,威来月交付量同比增长2%-38%,仅1个月交付量翻倍,同比下降1个月。同期,虽然小鹏和理想也面临着部分月交付量低迷,但多个月交付量翻了一番。
威来的速度慢了,更紧迫的是,哪吒、零跑等新车制造力量的第二梯队发展迅速,甚至开始超越。作为新车制造力量的领导者,威来逐渐落后。
销量的不断上升使哪吒成为今年汽车制造新势力中当之无愧的黑马。自今年9月以来,哪吒已连续三个月获得汽车制造新势力交付量第一名。9月和10月,交付量连续两个月突破1.8万台。11月的销量有所下降,但仍超过1.5万台,引领了汽车制造新势力阵营。
哪吒车,图/哪吒车官方微博
除了哪吒、零跑等后起之秀,小米、华为、百度等互联网梯队的厂商也在加快攻城略地。
华为一直声称不造车,但华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随处可见。现在华为离真正造车只有一层窗纸。
自去年以来,华为和赛力斯联手打造了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并推出AITO 问界。自今年3月以来,AITO月交付量不断上升,8月首次超过1万辆,10月达到1.2万辆,创历史新高,11月交付量有所下降,但仍取得8260辆。
小米也来势汹汹。去年3月底,雷军表现出带队造车的决心,也毫不吝惜地砸钱。
财务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研发支出高达41亿元,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8.1%,其中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支出高达8.3亿元,环比增长35%。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小米造车投资已达18.6亿元。至于何时量产,小米集团副总裁兼副总裁CFO林世伟表示,2024年上半年,小米实现了智能电动汽车量产的顺利进展。
让我们看看百度。目前,百度的首款产品已经推出。今年6月,集度正式发布了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 JIDU ROBO-01,10 月 27 日,集度发布了首款汽车机器人 ROBO-01 探月限量版,价格 39.98 万元,限额名额全部约满,预计后续会到来 2023 交货从年初开始。
在中国竞争激烈的同时,蔚来仍在加快海外业务的布局,尤其是欧洲市场。
威来是欧洲市场布局中造车新势力的先锋。2021年5月,威来正式宣布进入挪威市场,计划在两年内在欧洲交付7000辆车ES6和ES8.今年10月,威莱宣布进入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提供短期和长期订阅模式;新品牌萤火虫也将进入欧洲市场。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蔚来离挪威市场的目标还很远。EU-EVs据统计,2021年,蔚来在挪威只卖出了200台ES8.2022年前7个月550台,纯电车销量榜仅排名第35位。
蔚来ES8.图片/威来汽车官网
根据汽车之家的分析,蔚来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受挫,主要是因为蔚来汽车现有的产品线不适合欧洲。中国消费者更注重高电池寿命和高智能电动汽车,而欧洲地区小,电池寿命不那么重要。开一辆适合自己车场景的车就行了。
威来在国内外市场都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对于单季度亏损41.1亿元的威来来来说,为了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毛利率水平,或者改善目前的亏损局面,加快在下沉和高端市场推出新车,覆盖更广的客户群体。
原创文章,作者:一刻商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1202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