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品牌不再是传统合资品牌的物种

STELLANTIS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在中国失败后,曾在海外媒体上责骂中国的不公平行为。但每个人都看到,这与中国的政策无关。以广菲克在中国的势头,它一直是明天合资企业的最佳代表。

如果从上到下计算今年的汽车销售列表,那么中国品牌的崛起应该是该列表中最大的亮点。这并不是说中国品牌的销售是如何与合资品牌竞争的,而是说中国品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汽车产品开发的可能性。

新势力品牌不再是传统合资品牌的物种

最明显的是新势力。现在可以说,新势力品牌不再是传统合资品牌的物种。此外,从新势力的年增长率来看,其吸收和吞并传统合资汽车企业的能力正在增强。

01

新势力品牌扛起大旗

在所有自主品牌中,除了比亚迪年销量186万台,年增长率152%外,几乎所有具有超强增长率表现的新能源品牌都是汽车制造新力量或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以汽车制造新力量的理念打造的新能源品牌。

比如广汽埃安同比增长125.67%,2022年总销量27万。除了销量,广汽埃安还在2022年推出了价格强劲的128万电动超跑产品。因此,比亚迪并不是第一个推出百万产品的中国品牌。

新势力品牌不再是传统合资品牌的物种

埃安表示,2023年,销售目标是保护50万辆,挑战60万辆,2025年100万辆,2030年150万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埃安预计每年将推出不少于2款新车型来改进产品矩阵。

在吉利,基数相对较小的几何汽车去年增长了170%,总销量达到14.9万辆。更重要的是,几何在2022年做出了重大决定。2022年8月,几何与鸿蒙联手,11月推出搭载 HarmonyOS几何 G6 / M6。

事实上,几何加入华为阵营也让许多汽车公司措手不及,因为吉利一直致力于独立开发汽车和机器系统。2023年,与华为合作的几何可能直接成为市场的变量。在几何等终端销售方面,它将为更多的用户带来鸿蒙系统的使用体验。

新势力品牌不再是传统合资品牌的物种

吉利的极氪之前一直被困在产能问题上,甚至一度成为黄牛的炒作对象。现在,在解决了产能问题后,极氪汽车于12月交付了1万多辆。2022年,极氪全年交付71941辆极氪01辆,超额完成年度交付目标。2023年,极氪将推出两款新车型,包括一辆车和一辆车SUV,计划实现销量翻倍。

虽然小鹏汽车最近唱得不好,但事实上,小鹏汽车在2022年实现了23%的增长,理想汽车实现了47.25%的增长,威来汽车实现了33.97%的增长。这位新势力三剑客一直是中国新势力品牌的风向标。目前的问题是,虽然增量令人满意,但体积处于10万+的阶段。

然而,据乘客联合会统计,特斯拉在2022年在中国销售了43970辆,其中任何一个新的力量品牌都远低于特斯拉的能量。当特斯拉达到10万级时,它至少以年增长翻了一番的趋势进攻。相比之下,中国的新力量品牌仍然有点弱。

新势力品牌不再是传统合资品牌的物种

目前上涨最好的理想是12月份销量超过2万台,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汽车制造新力量中取得这一成就的品牌之一。2023年,理想的将进入纯电力市场和MPV市场,这将再次拓宽理想的受众。理想似乎离利润很远,理想也有很大的机会成为第一个盈利的汽车制造新力量品牌。

02

传统品牌也有亮点

虽然2022年中国汽车公司增长的前几名都是以造车新势力为理念打造的品牌,但比亚迪确实是一家老式的汽车公司。无论是销售渠道还是品牌建设,这都是一家彻底运用传统理念打造的汽车公司。

那么,建立一个新的力量品牌是唯一的出路吗?至少比亚迪没有这么说。仰望这样一个非常利基的品牌,比亚迪推出了一种新的自营渠道力量模式。那么,2023年的高端、新力量和利基仰望能否达到预期值呢?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新势力品牌不再是传统合资品牌的物种

此外,2023年长城汽车值得关注。2022年,长城汽车销量1067523辆,连续7年销量超过10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销量173180辆,同比增长21.28%,海外市场累计销量超过100万辆。

事实上,海外销售规模逐渐增加,这绝对是长城的一种转型。在2022年巴黎车展上,只有比亚迪欧拉和魏出现在巴黎车展的展位上,这也代表了长城进入欧洲的决心。

此外,多品牌平行的长城汽车开始收紧,每两个品牌都形成了一个战斗单元。欧拉和沙龙并肩作战,坦克和魏再次合并。共同的销售渠道不仅可以使两个品牌的实力和一个地方,而且还可以提高注意力。

新势力品牌不再是传统合资品牌的物种

吉利控股集团最近公布的另一个老中国汽车品牌数据显示,2022年总销量超过230万辆,同比增长4.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4万辆,同比增长100.3%,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9%。新能源渗透率是吉利2022年最大的闪点。

长安汽车宣布,2022年集团年销量234.6万辆,同比增长1.98%。其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187.46万辆,同比增长6.83%;自主乘用车销量139.04万辆,同比增长15.46%;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98万辆,同比增长48.83%,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27.12万辆,同比增长150.06%。

产品方面,CS该系列年销售49万辆,UNI该系列年销量20万辆,欧尚品牌年销量超过22万辆。长安合资品牌年销量27万辆。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市场的亮点在于中国品牌的新势力化趋势,尤其是有底蕴的大厂。然而,从比亚迪的战争形势来看,中国品牌的新力量实际上只是一个渠道和渠道。未来,整个行业都不会完成新力量的变化,传统的经销商渠道也不会消失。比亚迪以最传统的方式卖最多的车。因此,无论是正要转型还是转型失败,这也给许多汽车公司提供了警告。并非所有的汽车公司都适合新的力量模式,做好产品和新的力量模式并不一定是正相关的。

原创文章,作者:E车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8013877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