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未来制造的汽车会与赛力斯发生冲突吗?未来的合作趋势是

最新一季在华为发布“不造车”公告声明后,奇瑞和江淮显然松了一口气。奇瑞、江淮和华为之间的合作备受关注,因为赛力斯和广汽埃安之间有先例。

3月31日,华为发布了关于汽车业务的决策公告。任正非签署了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中的曝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强调华为/HUAWEI不能用于整车宣传和外观,也不能用于整车宣传和外观“华为问界”“HUAWEIAITO”等。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甚至说“最近,一些部门、个人和合作伙伴滥用华为品牌。在调查和处罚过程中,华为已经建立了30年的品牌,不会被任何人滥用。”

所有这些矛头都指向余承东,因为余承东是华为内部汽车制造的头号支持者。

目前,无论华为在汽车制造和非汽车制造方面的意见分歧如何,华为的公告都决定了不制造汽车。它还向赛力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并向其他已经和即将到来的合作伙伴释放了一颗定心丸——灵魂还是你的,华为只想为大家做好车。

因此,即将加入华为怀抱的江淮和奇瑞面临的舆论压力要小得多,不必被质疑为他人制作婚纱。

众所周知,江淮、奇瑞和华为采用智能选车模式合作。未来制造的汽车会与赛力斯发生冲突吗?未来的合作趋势是什么?

如何更好地商业化

3月31日,华为发表义正言辞公开声明后,余承东立即在4月1日和2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回应,“华为不制造汽车,而是帮助汽车公司制造好汽车。我们一直坚持这个想法。当时,我只是想把它放在一边‘HUAWEI问界’作为一个生态品牌,消费者在选择时不会感到困惑。”

“问世界真的由赛力斯主导,华为高度授权联合设计、联合开发、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以及所谓的‘华为造车’是两码事。”

华为在江淮、奇瑞、北汽等众多合作伙伴加入智选车的前提下,确实面临着营销问题。据了解,极狐阿尔法S HI版和阿维塔11正在向智能选择模式过渡,也就是说,未来华为终端店至少会有5家不同的车型。必然会有定位重叠、价格碰撞的车型。消费者看车很方便,但是如何推荐销售呢?此外,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华为不可能同时在一个场地上销售五个品牌。一两个品牌享有最爱。其他合作品牌该怎么办?内部协调绝对是个大问题。闹坏了,又要出大新闻。

于是,余承东说要把“HUAWEI问界”打造生态品牌,将所有合作伙伴的车型纳入这个大框架,在这个大框架下完成质量标准和销售服务的统一,是基于实际资源和条件采取的合理经营策略。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可能不想真正制造汽车。

作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明确表示,无论华为是否制造汽车,其真正的目的都是盈利,并尽一切可能盈利。

此前,华为BU设定了2022年销售30万辆的目标,到2025年实现盈利目标。2022年,在HI模式和智能选车模式下,华为拥有极狐阿尔法 S HI版、阿维塔11、问界M5、问界M7和问界M5纯电版5款车型,总销量不足8万辆,目标远非30万辆。

余承东本人承认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华为在汽车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每年花费超过10亿美元。”3月31日,华为披露2022年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1亿元,收入投入比差异较大。离2025年的利润还很远。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首先考虑的是更好的商业化,以及如何销售更多的汽车。

现在“华为问界”和“HUAWEIAITO”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影响华为的汽车业务,

这就要求余承东和他的汽车团队改变他们的运营理念。

预测未来合作趋势

据说龙生九子不一样。对于参与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合作伙伴来说,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江淮和奇瑞除了上面提到的消费者体验和销售人员面临的困难外,还面临着产品如何差异化的问题。

目前,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模式还没有可复制性。原因是赛力斯用亏损换销量。尽管AITO问界在2022年共交付了7.6万辆,成为业内跑得最快的新势力。但赛力斯透露,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为335亿元至3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至39.5亿元。与2021年相比,赛力斯2022年的营业收入翻了一番,但亏损却进一步扩大。

此外,赛力斯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比如余承东侃侃在新车发布会上谈论,华为线下门店在营销渠道上全面实施,研发水平,华为在外观、驾驶舱、底盘、三电、汽车机器、音响等核心部件有绝对的发言权,但赛力斯正在承担生产环节和售后服务等艰苦工作。至于问世界品牌,消费者只认识华为,而不认识赛力斯。

这样“惨痛”江淮、奇瑞、北汽能接受多少代价?

与赛力斯相比,江淮、奇瑞、北汽的销量要大得多。2022年,江淮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同比增长2.02%。其中,乘用车销量30.2万辆,同比增长19.64%,高于行业;2022年,奇瑞集团累计销售历史性汽车1232727辆,同比增长28.2%,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奇瑞成立25年来创造了最佳业绩。

此外,他们的相关利益相关者也涉及国有资产的背景。如果华为仍然保持像赛力斯这样强大的态度,它注定会引起他们背后力量的不满。

余承东:未来制造的汽车会与赛力斯发生冲突吗?未来的合作趋势是

此前,在HI模式下,北汽极狐的高级管理层在内部抱怨“我们和华为合作了这么多年,华为获得了很大的声音。我们得到了什么?”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必须调整合作细节,否则道路会越来越窄,谁会合作呢?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赛力斯那样容易被欺负。

这也可能是任正非停止制造汽车的原因,不能引起整个行业的不满,更不用说合作了,即使是至少供应商也无法保留。

当然,江淮、奇瑞、北汽甚至赛力斯都可以捏着鼻子与华为合作,考虑自己的利益。上述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都想利用华为的声音来创造销售和声誉,迈出第一步,然后寻找其他品牌。可以预见,当他们的业务规模达到广汽埃安的水平时,双方的合作关系将重新规划。

百姓评车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无论是传统的汽车品牌,还是作为一个超级有影响力的华为,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华为的一对多模式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作者提出的上述问题,每个人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告诉我们,没有人能一帆风顺,经历曲折是正常的。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07216747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