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车企的真正利润是原材料上游

1月9日,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世界苦宁王已经很久了。近年来,宁德时代以市场领先地位四处开战,压制竞争对手、汽车企业和汽车行业利润,引起了广泛关注。

01

正常的商业行为不应被诽谤

对于市场竞争,宁德时代一直以专利维权的方式保持领先地位。

2022年8月1日,宁德时代正式宣布增加对创新航专利侵权诉讼的起诉。与此同时,它还以不公平竞争起诉了创新航,索赔额增加到6.4亿元。

11月30日,中创新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新航 HK)该公司将于2022年11月29日收到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判决生效后,中创新航空公司立即停止销售侵犯宁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专利权的产品。

早在中国创新航空公司之前,宁德时代就起诉塔菲尔新能源侵犯其动力电池防爆技术专利,要求对方赔偿1.2亿元,而宁德时代在2021年赢得了这场专利战,迫使对方支付2330万元的赔偿。去年,宁德时代以不公平竞争为由起诉蜂巢能源。最后,双方握手达成和解巢能源赔偿了宁德时代500万元的损失。

在2022年12 1月29日,中国创新航空公司正式向法院起诉宁德时代滥用专利权的恶意不正当竞争。业内推测,应抓住滥用专利权的实质性证据。

目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申请电池相关专利3300余项,包括电池单体、电池、电气装置、电池单体制造方法、电池及电气设备、圆柱形电池单体、电池及电气装置,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100余项,发明专利1100余项,授权专利2700余项。

专利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具有进攻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保护。除年度常规业务外,全球制造商还将设立专门部门,负责专利建设和相关专利起诉,维护自身权益,维护自身市场地位,通过禁止竞争对手产品等法律手段取得商业胜利。美国领先的科技公司苹果花了四年时间与三星的专利战争,花了数十亿美元横跨四个大陆,写了数百万页的文件和无数的诉讼。

从全球科技公司竞争的角度来看,宁德时代的专利竞争手段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任泽平在这一点上的炮轰显然是有偏见的。

02

挤压车企的真正利润是原材料上游

2022年7月21日,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在会上吐槽,动力电池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60%,相当于为宁德时代工作。有趣的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此时正坐在台下。

随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发表了演讲,他说他不会背诵电力电池价格上涨的锅!这是对上游原材料的资本投机,给电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的麻烦。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飙升。

对于汽车厂的抱怨和任泽平的炮轰,宁德时代实在是冤大头。电池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资源价格上涨。两年前碳酸锂价格约为每吨4万元。到2022年,碳酸锂价格已上涨60万/吨,上涨15倍,电池价格上涨30%至40%。从这个角度来看,宁德时代扩产的规模效应和科技创新也为电池成本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宁德时代的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没有增加,甚至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有所下降。具体来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4.48%、21.85%、19.3%;总净利率为4.06%、11.97%、10.23%。显然,目前电池原材料上游发言权较强。今年前三季度,天齐锂业净利润159.81亿元,同比增长29倍;赣丰锂业净利润147.95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

如果下游汽车厂想摆脱高成本的困境,仅仅转型电池厂是远远不够的。汽车公司还需要购买锂矿等稀有原材料公司,以真正降低电池成本。

最近,在政策、产能释放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锂矿价格高企的亮点时刻即将结束。1月9日,上海钢铁联合会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平均价格下跌1万元/吨至49.25万元/吨,较上周下跌约5%。四个月后,价格跌至50万元/吨以下,这也是自去年9月高位下跌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同日上海有色网报价还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下跌1.05万元/吨,至49.1万元/吨。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1233703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