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来
编辑|麻吉
现在我们诊所每天接待的发烧患者数量已经从之前高峰期的平均每天500人下降到每天10人,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阳康’。更重要的是,在第一轮感染高峰之后,我们也有一定的经验来应对后续回归潮可能带来的新一轮感染高峰。今年元旦,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农村医生周华告诉霞光社。
事实上,正如周华所说,从数据组小项目的预测来看,中国许多三线城市的第一轮感染高峰即将结束,感染人数也显著下降。
图源:数据组小程序
那么,随着下沉市场阳康数量的增加,当地商业是否已经完全步入正轨?以前消失的烟花也回来了吗?
县城烟火正在恢复
元旦假期期间,霞光俱乐部参观了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等地的许多县。最直观的感觉是,这些县街道上的人流和交通流量显著增加,沿街商家也在有序恢复业务,许多行业正在恢复。
安徽省太和县一个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赵阳阳告诉霞光社,元旦期间,景区推出了一场大型新年灯光秀,并在抖音的帮助下进行了一波宣传。除夕夜和接下来的两天假期里,景区吸引了大量当地和附近县的游客,游客数量和门票收入增长了好几倍。由于游客数量在短时间内激增,景区附近的停车位也满了。
整个元旦假期,不仅短途旅游恢复迅速,国内跨省旅游也迎来了报复增长。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2022年12月30日,全国铁路发送乘客440.5万人次,预计12月31日发送乘客550万人次。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3年元旦假期总结报告,今年近60%的用户选择跨省旅游,而2022年跨省旅游用户不到40%。此外,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春运跨境旅游热度较高,预订量同比增长260%以上。
另据携程旗下Flight AI元旦期间,各大机场人从众场景再现,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客运量大TOP机场客运量同比增长约20%。
携程门票数据还显示,与中秋节相比,我省门票订单量增长22%,假期整体呈现短途、长期开花的局面。三亚、大理、厦门已成为热门旅游城市。
图源:携程旅游
县城美发行业除了肉眼可见的旅游业热度外,还迎来了一波报复消费。
安徽省第一个城市的美发师曹瑞告诉霞光社,由于县里很多女性都有春节前染发烫发的习惯,叠加阳康后,很多客人需要洗发剪发。元旦假期这几天他们店里的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吹风机会冒烟。
虽然县城久违的烟火正在逐渐恢复,但很多商家也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的恢复到2020年以前的水平。
陆强是安徽省阜南县的一家白酒经销商。他告诉霞光,每年春节往往是白酒消费的旺季。企业需要购买白酒来回馈客户,而消费者需要购买白酒来探亲访友和自饮。
但今年,即使在农历十一日之后,他们自己和同行的白酒销售也不好。一些消费者担心阳康不应该喝酒,一些消费者害怕复阳不敢出去,陆强和他的同行正在尽可能地通过送货来消除顾客的担忧。显然,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正在减弱,他们商店的白酒库存也在显著增加。
正如陆强所说,事实上,从之前疫情持续的日子里,消费市场的热度仍然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一组值得注意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6万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为1.56万亿元,同比下降5.8%;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为3.48万亿元,同比下降6.1%。
图源:wind
显然,当整个消费市场持续寒冷时,消费者信心的恢复需要一个缓慢的攀升过程。特别是在国内下沉的市场中,消费者自身的工资收入并不高,消费市场很难在短期内爆发,这意味着许多行业将继续面临压力。
农业供应链正在修复中
我国许多三线以下的县市都是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地。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下沉市场的蔬菜价格遭遇了崩溃。
河南省沈丘县农民王子强告诉霞光社,去年当地萝卜和卷心菜的购买价格是每公斤6美分和8美分。由于购买价格太低,即使是最基本的劳动力成本也无法支付,许多当地种植者选择直接销毁农产品。
图源:一亩田大数据
蔬菜价格的崩溃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2021年,山东省、河南省等国内多个蔬菜产区遭遇暴雨、低温天气,蔬菜产量严重下降。在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下,国内蔬菜价格迎来了上涨,这使得许多农民在2022年扩大了种植面积。
图源:受访者提供
然而,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农业供应链受到疫情的影响。在流通环节,许多地方不断升级的防疫政策使得大型商家无法深入蔬菜产区购买,这意味着许多产区的蔬菜只能在当地市场消化。
在当地市场,超市客流暴跌,餐饮业禁止进食,导致下游需求明显下降。在产量过剩的情况下,蔬菜价格自然会暴跌。
如今,随着疫情政策的彻底放开,下沉市场的农业供应链正在迅速修复。
河南省开封市祁县农民钱思明告诉霞光社,当地一级大蒜的价格逐渐上涨到3800元/吨,比去年11月上涨了30%。每天来接货的商家数量稳定在30多人,比去年11月多了50%。钱思明仓库里囤积的大蒜很少。
商家增加的背后,也与春节前下沉市场超市和餐饮业的高需求有关。安徽省利辛县一家餐馆的老板赵子玉说,每天来餐馆的客人数约为60人,日营业额约为4000元。与去年11月相比,这两个数字都上升了40%左右。随着当地餐饮业的逐步复苏,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稳定。
下沉市场的年货节
随着疫情政策放开后第一个春节的临近,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正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从年货采购到年夜饭采购,县城的人情世故和消费习惯与大城市有很多不同,催生了独特的商业生态系统。
首先是选择年夜饭差异。在许多大城市,消费者在预订除夕晚餐时,往往需要面对客流上升的难求和价格飙升,但小县的情况却不同。
来自安徽省阜南县的95后消费者李飞告诉霞光社,他和他的年轻朋友几乎没有在外面订年夜饭的习惯,更多的是在家做饭和做饺子。
虽然李飞建议他的家人今年出去吃除夕晚餐,但他很快就被他的妻子拒绝了。他的妻子告诉他,他的祖父母已经70多岁了。虽然他们已经阳康了,但老年人有许多基本疾病,抵抗力差。如果他们外出吃饭是第二次感染,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不少人和李飞有类似的担忧。在这些担忧下,预计今年下沉市场的除夕晚餐业务将难以改善。此外,由于许多人更喜欢自己做除夕晚餐,这意味着如果预制蔬菜企业想要布局除夕晚餐市场,他们的销售很难达到预期。
其次,在年货采购方面,下沉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分化特征。年轻一代的李飞和他的妻子将购买坚果和零食作为年货。随着快递业的全面恢复,这些商品大多来自抖音、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
李飞的父母习惯于在附近的集镇买年货,大部分都是牛奶、面包、火腿肠等拜年所需的商品,总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事实上,两代人在年货购买习惯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一个真实的现实——在下沉的市场中,传统的亲戚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互联网诞生和综合应用之前的传统社会中,交通和信息相对封闭,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相对有限。生产、生活和情感所需的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亲属关系。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联系构成了人们最可靠、最稳定的社会关系,成为个人抵御社会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农村社会终究是封闭的,只是一个循环。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春节期间的探亲自然成为维持这种关系的重要途径。
然而,对于今天的90后和00后来说,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城市化和社会流动使许多人离开了家乡,经济繁荣催生了家庭以更独立的方式存在。这使得传统的血缘关系逐渐被同学和朋友所取代,也使他们对亲戚关系的关注度很低。即使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断亲现象也是常态化的。因此,他们在购买年货时更倾向于利已。
最后,虽然这两年大城市反复提到了健康饮食的概念,但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此并不敏感。
安徽省太和县的消费者罗敏告诉霞光,今年春节前,家里至少买了100公斤猪肉。由于当地的新年习俗,一些猪肉被送给父母,另一些猪肉被用来招待亲戚和腌制培根。
但需要指出的是,猪肉价格仍在波动和疲软。
有分析指出,进入腊月后,猪肉下游需求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但消费谨慎情绪强烈,消费增长率可能低于猪肉供应增长率。
当短期需求没有超出预期增长时,生猪价格仍面临巨大压力。这些问题传递给生猪企业,即其业绩改善仍面临压力。
图源:国新国证期货
总的来说,在春节消费的刺激下,国内下沉市场的许多行业确实迎来了短期复苏。但总的来说,全面复苏的过程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快,消费者信心的修复仍需要更长的时间。
然而,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在不久的将来,下沉市场的百业热度将真正恢复到2020年之前的水平。
*应受访者要求,文章均为化名
原创文章,作者:霞光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9193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