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业绩下滑,小米寒冬难熬小米开始裁员

       作者 | 栗小米

编辑 | 周烨

小米有新的动作。

近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内部信宣布,王翔将于月底辞去集团总裁职务,继续担任公司高级顾问。与此同时,小米集团总裁的职务将由卢伟冰接任。

卢伟冰从入职掌管红米到现在全局交易只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

但对卢伟冰来说,接任集团总裁后,他也面临着挑战。

裁员,业绩下滑,小米寒冬难熬小米开始裁员

卢伟冰,图/小米官方微信公众号

如今,小米整体业务处于下滑状态,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小米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

就在官方宣布换帅之前,很多媒体报道了小米裁员的消息,随后小米官方表示年底裁员确实发生了事情。

小米自创业以来从未裁员,现在终于忍不住通过裁员瘦身。

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会议上,小米总裁王翔表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小米一直坚持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并表示,为了明年提高整体业绩,小米将继续开展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工作。至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方式,裁员无疑是最快的举措。

目前,小米迫切需要卢伟冰支持小米的手机业务,保持小米的基本磁盘,雷军也可以放心地专注于汽车制造,实现按时交付的目标和汽车制造的梦想。

但卢伟冰能达到雷军的期望吗?

1.裁员,业绩下滑,小米寒冬难熬

小米开始裁员。

据界面新闻报道,小米最近开始了一轮裁员,补偿计划是N+2。一名小米员工告诉界面新闻,裁员规模很大。据他了解,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部门都参与其中,但部门之间的裁员力度不同。其中,中国个别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5%,互联网部也有团队裁员40%。据估计,这一轮裁员的总体实力尚不清楚,可能达到15%。

针对裁员的传闻,小米内部人士回应说,裁员确实发生在年底,补偿计划是N+2,未完成的法定年假按双倍金额转换。

裁员,业绩下滑,小米寒冬难熬小米开始裁员

至于此前网上流传的6000人裁员规模,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媒体报道的裁员数量是错误的,但实际上远没有这么大的规模。这些数据和虚假信息来自脉络平台上的匿名谣言,公司已经收集证据并开始采取法律程序。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传言说小米裁员了。当时小米的回复是创业以来没有裁员。

现在,小米终于忍不住要瘦身了,而在裁员的背后,小米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表现下滑。

11月23日,小米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小米集团收入2139.96亿元,同比下降11.80%;期间净利润调整为70.57亿元,同比下降59.8%;期间毛利润361.99亿元,同比下降17%。

裁员,业绩下滑,小米寒冬难熬小米开始裁员

小米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图/小米财务报告

具体到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收入704.75亿元,同比下降9.7%;调整后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下降59.1%,出现悬崖式下降。

事实上,自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小米的业绩一直在下滑。

从收入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收入73.52亿元,同比下降4.6%,这是小米上市以来收入同比下降的第一次;第二季度,小米收入701.71亿元,去年同期收入87.9亿元,同比下降约20%;第三季度继续下降。

从净利润来看,小米前三个季度调整后的利润分别为28.6亿元、20.8亿元和21.2亿元,同比下降52.9%、67.1%和59.1%,与去年单季度的利润水平相差甚远。

小米的收入和净利润都有所下降,这与智能手机务销量的下降密切相关。

根据小米的财务报告,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为4002万台,比2021年第三季度的4390万台同比下降8.4%。

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减少也直接导致了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的下降。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25.14亿元,同比下降11.1%,占总收入的61.3%至去年同期的60.3%。

小米解释说,出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由于疫情和全球通货膨胀等原因,今年全球手机市场整体遭遇寒冷。Canalys相关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9%至2.98亿部,国内手机出货量下降11%。

面对寒冷的环境,小米也难以独善其身。

但对小米来说,主营业务销量的下滑仍在影响小米生态链的其他业务,如AIoT互联网服务。

小米今年第三季度A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相比,收入190.58亿元,同比下降9%;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70.7亿元,同比下降3.7%。这两家公司的收入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降。 

可想而知,智能手机行业正处于下行期,在业绩压力下,小米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冬天。

卢伟冰能做到小米手机需要的事吗?

在这样的低谷,有声音说小米手机需要雷军回归。

自从宣布造车以来,雷军一直专注于造车,他不再出现在手机演讲的第一线。

当大家都希望雷军回归带领小米冲出低谷时,小米迎来了新的接力者卢伟冰。

雷军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我们花了两年时间终于邀请了卢伟冰。2019年1月,卢伟冰正式宣布加入小米。

在加入小米之前,卢伟冰已经在手机等硬件行业工作了20多年。曾在康佳、天宇、金立等公司工作过,行业经验丰富。

卢伟冰加入小米后,对小米有多大贡献?

雷军曾在内部信中写道,卢伟冰加入小米近一年,促进了小米手机业务多品牌战略的成熟和完善。在卢伟冰的领导下,Redmi Note7系列作为Redmi截至8月17日,品牌独立后的第一款产品全球销量已超过2000万台。

在卢伟冰的带领下,红米也成为小米在中低端市场的王牌。今年京东双双 11 在手机竞速排行榜中,售价 599 元起的 Redmi 9A成为销量榜第一,超过销量榜iPhone 14、iPhone 14 Pro Max 等高端机型。

在小米今年的双11战报中,Redmi K50天猫/JD.COM2000-2999元单品销量第一。Redmi K50 至尊版在天猫/JD.COM/拼多多3000-3999元价格段单品销量第一,抖音销量第一。

裁员,业绩下滑,小米寒冬难熬小米开始裁员

小米双11战报图/小米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这些记录也使卢伟冰在小米中的地位越来越高。2020年8月,卢伟冰成为小米合作伙伴,创造了小米从入职到合作伙伴的最短时间纪录。

在成为集团总裁之前,卢伟冰已经在小米担任了多个关键职位——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国际部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经过这次调整,卢伟冰在小米的地位又上升了一步。

雷军也对卢伟冰寄予厚望。他在内部信中说:卢伟冰自加入集团以来取得了许多成就,赢得了集团内外的高度认可和尊重。我们相信,卢伟冰将在担任集团总裁后带领集团业务再次攀登高峰。

在小米目前销量低迷、业绩下滑的背景下,雷军需要一个能够快速提振销量、带领小米走出低谷的人,从而保持小米的基本板块。只有这样,他才能把精力放在造车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卢伟冰过去的经历和战功表明,他无疑是最佳人选。

据一位接近小米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卢伟冰接任王翔与小米汽车制造业务进展不佳有关。制造汽车需要他(雷军)大量的精力。现在他必须找到一个全心全意地管理手机(业务)的人。他的逻辑很简单,(公司)比一切都稳定。目前,在小米内部,卢伟冰是最能胜任这人。

对卢伟冰来说,接任集团总裁后的挑战也不小。他不仅要同时交易两条手机线,还要承担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重任。

2020年,小米手机首次提出撕掉性价比标签,冲击高端市场。

今年年初,小米在集团战略会议上明确表示,高端之路不仅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生死之战。它还提出了小米手机和体验的综合标杆iPhone,三年内赢得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高端战略目标。

然而,根据小米目前的出货量和平均销售价格数据,小米的高端道路并不令人满意。

财务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智能手机ASP(平均每台售价)从去年同期1090.5元降至1058.2元。这已经是小米的了ASP连续第三季度下降。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目前的主要出货力量仍然是中低端车型。卢伟冰的任务并不容易,不仅要在过去两年中冲击高端,还要保持市场,从手机市场的低迷中拯救小米。

3.明年是小米手机更具挑战性的一年

在裁员的背后,市场的寒冷正在侵入小米。

据IDC根据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13万台,同比下降11.9%,上半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

不仅国内市场,全球手机市场也不乐观。据Counterpoint根据最新的市场监测研究,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收入同比下降3%,略高于1000亿美元(约7000亿元)。同时,本季度整个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12%。

与此同时,国内几家主要手机厂商的出货量同比下降。

从IDC根据2022年第三季度发布的出货数据,排名前五的品牌是vivo、荣耀、OPPO、苹果和小米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17.9%、16.3%、151.%和12.7%。但从出货量的增长来看,除了苹果,vivo、荣耀、OPPO、小米出货量同比下降。

裁员,业绩下滑,小米寒冬难熬小米开始裁员

智能手机厂商第三季度出货量图/IDC

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纷纷寻求突破。

vivo把重点放在芯片上。11月,vivo自研芯片V出现,刚刚发布vivo X90系列变配自研芯片V2,同时,vivo还领先于其他手机厂商,一季度获得联发科和高通最新芯片的首发权,希望摆脱缺芯的困境。

OPPO将婴儿押注到折叠机上。12月15日,OPPO横向折叠发布Find N2.垂直折叠Find N2 Flip两款手机竞争折叠屏市场,成为继华为之后第二家推出垂直折叠产品的国内智能手机制造商。

相比之下,核心业务市场不稳定的小米目前的高端战略还没有明显有效,汽车制造的第二个增长曲线仍处于吞金状态。

突破高端市场是小米手机业务的核心战略,雷军也喊出了全面标杆苹果的口号。自去年年底以来,小米推出了价格6万至1万元的折叠屏手机MIX FOLD该系列,高端旗舰小米12,定价5999元s Ultra。

然而,这两款手机因技术不成熟而引起市场争议,MIXFOLD由于铰链和屏幕这两个重要设备没有定制开发,退货率问题尤为突出,MIXFOLD屏幕折痕等问题比较突出。

12月11日,小米推出了小米13系列,雷军称小米13系列是小米高端战略三年探索期的答卷。

这个产品一出来,一些网民就分析说,从参数的角度来看,小米13在今年的安卓旗舰产品中很好,但如果这个产品代表了小米的高端战略产品,市场上仍然有很多问题。

高端化不是一天的工作。小米在短时间内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仍然很困难。

与此同时,小米的汽车制造业务也影响着小米的生命线。

裁员,业绩下滑,小米寒冬难熬小米开始裁员

小米造车进展图/雷军微博

财务报告显示,小米第三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8%,达到41亿元,接近本季度净利润的两倍。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资不断增加,从第一季度的4.25亿元增加到第二季度的6.11亿元增加到第三季度的8.29亿元。

经过仔细计算,小米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汽车制造业务已经投资了18.65亿元。汽车制造项目支出的增加无疑是对小米主营业务收入压力的拖累,提升了小米面临的挑战。

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国内手机市场的生活可能仍然很艰难。IDC预计2023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0.9%,预计2024年反弹。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手机明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卢伟冰掌舵后,只能拭目以待小米的大船会带到哪里。

来自小米手机官方微博。

原创文章,作者:一刻商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7193152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