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欧美经济衰退给中国出口带来严峻挑战
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在隔夜外围市场下跌的影响下,A股三大股指12月16日又集体低开。早盘指数出现分化。午后两市维持弱势震荡格局,两市成交额继续保持低迷的状态。至12月16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02%,报3167.86点;科创50指数跌1.1%,报978.36点;深证成指跌0.56%,报11295
查百态车市一周车股。
在隔夜外围市场下跌的影响下,A三大股指于12月16日集体低开。早盘指数分化。下午两市保持疲软震荡格局,两市成交量继续保持低迷。
截至12月16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02%,报3167.86点;科技创新50指数跌1.1%,报978.36点;深证成指跌0.56%,报11295.03点;创业板指数跌1.06%,报2373.72点。
Wind统计显示,两市1319只股票上涨,3572只股票下跌,平盘120只股票。
12月16日,沪深交易总额761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7662亿元减少48亿元。其中,沪市交易307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3052亿元,深市交易4542亿元。
到目前为止,上证综下跌1.22%,科技创新50指数下跌2.33%,深证成指下跌1.8%,创业板指数下跌1.94%。
但盘面上看,股市主要受以下两个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影响:
首先,据财联社报道,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周四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历史上首次成功审查中国股票会计师事务所的草案。随着审查的完成,退市倒计时也将被重置,这意味着预计中国股票退市危机将被解除,这有利于提振中国股票和香港股票的情绪。
据新华社报道,刘鹤指出,他对明年中国经济整体改善充满信心。
负面方面,美国昨晚公布的11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6%,是2021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明显低于10月1.3%和市场预期-0.1%。结合最近的数据,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了。一方面,美国经济有衰退的风险,另一方面,美联储拒绝提前停止加息,美国经济着陆的风险增加,美国股市昨晚暴跌。截至收盘时,道指暴跌2.25%,纳指暴跌3.23%。
欧美经济衰退给中国出口带来了严峻挑战,出口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中占很大比例。今年第二季度,由于欧洲出口超出预期,光伏牛市。因此,欧美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a股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此外,特斯拉近期持续大幅下跌,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处于逆风期。
然而,该行业明年仍对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充满信心。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2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月产销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增长65.6%和72.3%,市场份额达到33.8%。
这意味着汽车公司已经超额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增长1倍,市场份额达到25%。
不得不说,经过13年的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贴等政策的推动下逐渐成熟。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1年,获得国家补贴的新能源汽车数量逐年下降。其中,2017年为78%,2020年为63%,2021年为47%。
同样,补贴价格也在逐年下降。2020年批准的新能源汽车平均每辆车可获得2.3万元的补贴,2017-2019年平均每辆车可获得6.73万元、5.04万元、3.74万元的补贴。显然,自行车补贴逐年减少。
许多行业数据表明,与多年前相比,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对补贴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市场已进入积极循环,具有造血能力。
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明确了补贴将平缓退出的原则。但从上市汽车企业年报来看,大部分汽车企业逐渐摆脱了对补贴的依赖。
同时,随着新能源的蓬勃发展,电子电气架构、汽车芯片、新系统电池、关键基础材料等相关公司的汽车产业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a股。
据《证券时报》统计,2021年,A上市公司R&D支出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3%以上,R&D投资4.39%,创过去五年最高水平,持续超过a股整体水平。其中13家公司R&D投资超过10%,红泉物联网和汽车零部件核心企业R&D智能驾驶技术投资超过20%。
相比之下,2021年美股汽车行业R&D投资同比增长约22%,略低于a股。同期R&D投资强度为5.02%,低于2020年5.13%和2019年5.37%。但美国上市汽车公司R&D投资强度不是很高,R&D强度高的公司大多属于中国、日本等国家。
市值超过500亿元(美股以人民币结算,A截至12月15日,美国股市截至12月14日)公司,2021年a股市场从事核心部件和三电技术研发的赛力斯和汽车电子公司德赛西威研发投入超过10%,从事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研发投入分别为6.65%和4.92%。
小鹏汽车、鹏汽车、威来、理想汽车、法拉利、吉利极星汽车等5家公司的R&D投资超过10%。美国汽车公司市值第一的特斯拉同期R&D投资强度为4.82%,略低于比亚迪。
在新能源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锂电池公司扩大产能,业绩迎来上升期。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亿威锂能等20多家公司从事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22年10月,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技、中航锂电池、亿威锂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五,市场份额近90%。
根据机构一致预测数据,2022-2023年14家锂电池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超过20%,比亚迪、国轩高科技、富能科技等公司2022年业绩有望大幅增长,前两家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可能超过300%。在锂电池原材料公司中,天齐锂业和雅华集团最新市盈率低于10倍,预计2022年净利润将大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能源产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上游资源短期供应不足的矛盾更加明显,导致锂电池等成本价格大幅上涨。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明年成本方面也将有显著改善,特别是今年高度关注碳酸锂,预计明年碳酸锂增量约35万吨,供应将大幅增加,碳酸锂价格基本达到历史高点,未来几年将逐渐下降,有利于提高行业成本方面的压力。
总的来说,动力电池明年可能会增长45%甚至50%。与整个a股行业相比,它们是相对较高的繁荣。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一些二三线新人也在逐步增加成交量和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方向的锂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从好的角度来看,明年年中,经济将逐步复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有了良好的基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将继续高增长。虽然补贴政策即将到期,但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期方向没有改变,因此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END-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0172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