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Introduction不久前推出的吉利星越L插混版,以及热销的问界M5增程版与明年将会到来的理想L6,看似都是护卫舰07无法绕过的对手。作者丨崔力文责编丨曹佳东编辑丨朱锦斌虽然今年的中国车市遭遇了诸多挑战与变数,但新能源板块迎来井喷式的向好已然成为毫无争议的事实。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从乘联会
导语
Introduction
不久前推出的吉利星越L插混版,热销问界M理想的增程版和明年将到来L6.似乎所有的对手都不能绕过护卫舰07。
作者崔力文
曹佳东
编辑朱锦斌
尽管今年中国汽车市场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变量,但新能源板块迎来井喷式向好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
作为最发布的终端成绩单来看,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70.2%,同比增长7.9%;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74.2万辆,同比增长104.6%。
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长7.8%;1月至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03.0万辆,同比增长100.1%。
同时,11月份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35.9%,比2021年11月19.9%高出1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1.9%。
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36.3%,比2021年11月20.8%高出15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6.5%。
毫无疑问,一个彻底的突然变化正在发生。我们牢牢掌握了几乎每个区间产品的定价权和定义权。相比之下,如果试图选择贡献最大的一个,那一定是比亚迪成功绽放。
同样,在过去的11月份,根据其官方发布的终端成绩单,比亚迪在11月份销售了230辆和427辆新车,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包括出口在内的乘用车共售出229辆和942辆,同比增长136.5%。
更重要的是,11月DM同比增长163.8%型,同比增长163.8%。EV车型销量113915辆,同比增长146.9%。1-11月累计销量达到1、633、346辆,同比增长154.80%。年初设定的150万辆目标顺利完成。
就具体车型而言,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几乎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到目前为止,作为见证人,我不禁真诚地叹息:在当前的比亚迪和车海战术下,无疑成功孵化了一堆热门风格,插入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力两条技术路线,并不容易携手并进。
毫不奇怪,今年的总销量将超过180万辆大关。明年,总结各种新闻,比亚迪可能指向400万辆。然后,新的问题出现了:什么来实现这个夸张的目标?
至于可以想到的答案:随着原基板的不断扩张,海外板块的更大贡献将不可避免地占据一定比例,其余部分将逐步补充新产品的到来。换句话说,比亚迪真正需要做的是打好每一张牌。
众所周知,就在昨天,这家长期以的大五座,这家长期以新能源汽车领洋网旗下的大五座SUV-07护卫舰正式上市。
公平地说,由于后者早在今年8月举行的成都车展上就出现了,因此在产品实力层面上没有太大的神秘感。在外观方面,比亚迪采用了新的海洋美学设计理念,内饰更好地融合了科技感和先进感。
在车身尺寸方面,护卫舰07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达到4820mm、1920mm、1750mm,轴距则达到2820mm。相比之下,比亚迪宋PLUS长、宽、高分别为4705mm、1890mm、1680mm,轴距为2765mm;比亚迪唐长、宽、高分别为4870mm、1940mm、高1720mm,轴距为2820mm。
在动力方面,护卫舰07最大的亮点是全系列混合动力,配备比亚迪DM-i5款车型的纯电动续航率分别达到100km、205km,搭载比亚迪DM-p纯电动续航为175km。更值得分享的是,其最长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km。
相比之下,智能部分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但它仍然符合比亚迪销售的主要销售车型。当然,值得分享的是,护卫舰07是国内品牌中的第一个支持iPhone NFC除了支持数字钥匙模型外,还支持数字钥匙模型Android还可以用手机iPhone或Apple Watch解锁、关闭和启动车辆。
在这里,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对护卫舰07的最终价格越来越好奇。根据官方答案,综合补贴后20.28万-28.98万元。
这种定位正好让这款新车介于比亚迪宋PLUS与比亚迪唐混合,重叠范围很小。同时,护卫舰07是大五座SUV,也使其与宋相比PLUS第二排空间更丰富,与六座布局的唐也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
如果你试图选择行业内其他品牌的护卫舰07竞争对手,不久前推出的吉利星越L插入混合版,以及热门界M理想的增程版和明年将到来L6.似乎都是它不可避免的挑战。
但结合比亚迪目前的声量,无论如何DM-i也好,DM-p无论如何,两套插混系统的用户口碑,包括护卫舰07在整车尺寸上的优势,对其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唯一值得怀疑的是,它能否像许多前辈一样顺利实现月销突破万辆,甚至月销突破2万辆?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4202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