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目·录国内动态● 工信部:应建立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制度● 上海首个垂直掘进地下智慧车库开建● 长城与中国移动合作试点5G全连接工厂● 哪吒汽车与NVIDIA合作中央超算平台● 高合汽车跨界合作游戏公司Epic Games● 小鹏汇天电动垂起飞行汽车正式发布●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接入如祺出
本·周·目·录
国内动态
● 工信部:应建立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制度
● 上海首个垂直掘进地下智慧车库开建
● 长城与中国移动合作试点5G全连接工厂
● 哪吒汽车与NVIDIA合作中央超算平台
● 高合汽车跨界合作游戏公司Epic Games
● 小鹏汇天电动垂起飞行汽车正式发布
●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接入如祺出行
● 禾赛科技与长安汽车合作搭载激光雷达
● 蜂巢能源章鱼博士智能技术公司上海落成
● 安世半导体投资30亿元扩建东莞封测厂
● 芯驰科技E3高性能MCU正式量产出货
● 英迪芯微发布汽车氛围灯控制芯片
● 魅族正式推出车机系统FlymeAuto
● 汇顶科技研发新型触控方案支持大屏
● 台湾ARTC开发出新驾驶决策诊断系统
● 芯片公司奕行智能完成超3亿元融资
国际动态
● 日本拟明年允许L4级自动驾驶汽车上路
● 大众福特自动驾驶合资公司Argo AI倒闭
● 大众集团或将与Mobileye合作自动驾驶
● 本田申请超高效空气动力学雨刷器专利
● Stellantis与Casi在荷兰提供汽车订阅
● 斯巴鲁自动驾驶数据连接中断仍可运行
● 路特斯与HERE合作提供集成导航服务
● 特斯拉发布最新OTA软件更新2022.40.1
● Mobileye成功上市创美国今年第四大IPO
● 三星电子或在欧洲新建车用芯片代工厂
● TouchNetix推出单芯片aXiom解决方案
● Innoviz和Kudan合作地理空间映射方案
● OSS为Embark提供强化计算解决方案
● NI推出全新回放和HIL ADAS/AD系统
● 是德科技推出新型高功率直流仿真器
● HUBER+SUHNER发明Road MULTI天线
● MEMTECH推出汽车内存控制器LPDDR5X
● Elektrobit推出车规级嵌入式操作系统
● Elektrobit与Canonical合作汽车软件
● Borla和Audio合作开发EV排气音响系统
● aiMotive和Foretellix推虚拟解决方案
● Advanced发布新型数字光纤陀螺仪
● Nauto与BrightDrop合作车队安全技术
● Charge Enterprises开发云软件平台
● 浦项大学开发出360°视角LiDAR传感器
国内动态
工信部:应建立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制度
10月28日,工信部发布公开征求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车辆产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车联网卡安全管理、软件升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障机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落实安全保护责任。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所使用的软件和硬件应当符合国家网络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使用等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并向相关部门报备,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上海首个垂直掘进地下智慧车库开建
10月28日,上海首个利用地下垂直掘进施工工艺建设的智能机械停车库在静安区大宁街道正式开工建设,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据了解,此次开工建设的地下垂直掘进智能机械停车库,将利用待建绿地的地下空间,采用装配式竖井垂直掘进技术,计划建设两座地下19层的智能机械停车库,共计提供304个停车泊位。这次单个竖井开挖直径为23.02m,深度约50.5m,地面占地面积仅为286㎡,极大提高了土地空间的复合利用率。该车库地面共设置8个出入口,地下为钢结构停车层,运用托盘式停车搬运、AGV自动存取车技术,建成投用后可通过“上海停车”APP实现自助预约存取车服务功能,平均单车存取时间约90秒,满足高峰时段的存取车要求。
长城与中国移动合作试点5G全连接工厂
10月26日,长城汽车与中国移动在河北保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车联网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积极推进5G全连接工厂创新应用试点。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网联、高精度定位、车路协同、大数据、车载内容等车联网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积极推进5G全连接工厂创新应用试点,持续加大企业综合信息化领域合作,加快落地一体化出行服务,共同探讨资本领域合作。
哪吒汽车与NVIDIA合作中央超算平台
10月27日,哪吒与NVIDIA正式开启合作。哪吒汽车将搭载NVIDIA DRIVE Orin车载计算平台,并持续关注舱驾一体Thor芯片导入,持续提升哪吒汽车整车AI智能化水平。双方将秉承“让车与芯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汽车新高度,共建开放新生态”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设计、系统应用方面的优势,联合定义车载中央超算平台和大算力AI芯片,并同步推进芯片应用成果转化,推动智能汽车产业持续向前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和个性化的出行新体验。
高合汽车跨界合作游戏公司Epic Games
10月25日,华人运通旗下高合汽车宣布与全球知名游戏公司Epic Games进行深度合作,基于高合H-SOA电子电气架构,首次将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应用于高合HiPhi Z车机系统,打造“真3D”数字座舱,实现更智能与拟真的人机交互体验。Unreal Engine是全球开放、先进的实时3D创作工具,此前在游戏开发者和各行各业,为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保真度和灵活性,帮助他们实现次世代实时3D内容和体验。高合汽车拥有业内领先的H-S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能够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创造了可进化的全新车内应用场景。Unreal Engine与高合HiPhi Z的跨界融合,将“真3D”应用于高合HiPhi Z数字座舱,通过实时渲染技术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以“一镜到底”和“数字孪生”的特点实现人机自由交互。
小鹏汇天电动垂起飞行汽车正式发布
10月24日,以“从预见,到不止遇见”为主题的第四届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如期而至。此次发布会围绕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四方面,现场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最新研发成果——全球首个电动垂起飞行汽车正式发布。小鹏汇天飞行汽车X3最终构型为分布式多旋翼。作为一款真正的路空一体飞行汽车,在飞行系统折叠收纳状态下,其跟一辆普通的汽车尺寸相当,能在正常路面上自由行驶;通过折叠变形系统,可以打开机臂切换到飞行模式,在法规、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垂直起降,飞行跨越拥堵、障碍、河流等,满足人们短距离低空出行的需求。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接入如祺出行
10月27日,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正式接入如祺出行平台。小马智行将与如祺出行平台合作开启 Robotaxi 混合运营,即将有人驾驶车辆运力和自动驾驶车辆运力进行整合。据悉,广州市南沙区全域的用户通过如祺出行App,就有机会打到一辆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车辆。事实上,在如褀出行之前,小马智行还与曹操出行、T3出行等合作伙伴取得突破性进展。
禾赛科技与长安汽车合作搭载激光雷达
10月24日,禾赛科技宣布与长安汽车正式达成合作关系,长安汽车SDA架构下的多款全新车型将确认搭载禾赛AT128车规级超高清激光雷达。长安汽车选择禾赛作为其独具战略意义的SDA架构激光雷达供应商,充分表现了对禾赛出色产品力和量产交付实力的认可。未来,禾赛AT128将作为长安SDA架构中的核心感知部件之一,助力推动平台下多款车型陆续量产落地。
蜂巢能源章鱼博士智能技术公司上海落成
10月25日,蜂巢能源在上海嘉定区举行仪式,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章鱼博士”)正式落成。仪式上,蜂巢能源、章鱼博士与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转型整体方案供应商霍尼韦尔签订了三方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锂电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活动现场,章鱼博士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研发的软硬件产品,主要包括章鱼博士工业OS;智能硬件主要有核心控制线体控制器、视觉感知硬件事件相机、运动控制硬件伺服控制器;软件产品主要是AI算法平台;解决方案与行业套件主要包括X-ray电芯极组检测、顶盖焊缺陷检测、密封钉焊接缺陷检测,以及大底座、大闭环、全流程、全云化的锂电行业MES套件。
安世半导体投资30亿元扩建东莞封测厂
10月24日,闻泰科技孙公司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世半导体”)与东莞市黄江镇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封测厂扩建项目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封测厂扩建项目,也即安世半导体东莞封测厂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从事产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分立器件、模拟&逻辑ICs、功率MOSFETs。
芯驰科技E3高性能MCU正式量产出货
10月28日,芯驰科技首批高性能MCU“控之芯”E3正式交付给客户,意味着芯驰科技MCU进入量产时代,可以为行业提供高性能、高功能安全的系列车规MCU芯片产品。自今年4月发布以来,芯驰科技克服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E3通过了AEC-Q100各项严格的可靠性测试,并于10月实现量产交付。芯驰科技E3系列产品基于ARM Cortex-R5F,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 D,温度等级支持AEC-Q100 Grade 1,CPU主频高达800MHz,具有高达6个CPU内核,是现有量产车规MCU中性能最高的产品,填补国内高端高安全级别车规MCU市场的空白。
英迪芯微发布汽车氛围灯控制芯片
近日,车规混合信号芯片厂商英迪芯微宣布推出面向照明和微马达驱动的全新系统集成芯片-iND83212。该产品是英迪芯微的Realplum家族的最新产品,兼具LIN通讯,算法处理,电源管理和高压IO驱动,非常适合车内照明控制以及微马达控制的应用。iND83212设计符合AEC-Q100标准,采用该产品的Tier 1客户能够为他们的汽车OEM合作伙伴开发极具竞争力的氛围灯照明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微马达控制器等产品,这些应用目前在车身上增长十分迅速。同时,英迪芯微经验丰富的嵌入式应用工程师团队可以全力支持客户一次性完成项目的正确设计,并协助推进更快地完成项目。
魅族正式推出车机系统FlymeAuto
10月27日,魅族正式公布了智能车机系统 FlymeAuto,并称该系统是 Flyme 在智能座舱上的延续。魅族称,FlymeAuto 系统将延续 Alive Design 设计理念,化身与你同行的伙伴,感知并理解你的需求,建立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融合体验。魅族还表示,希望赋予 FlymeAuto 不同于传统车机的灵动感与生命力,也希望它能在不远的将来,为魅友以及更多智能汽车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出行体验。
汇顶科技研发新型触控方案支持大屏
据外媒报道,汇顶科技公司拓展了其在小型及中型汽车触控屏控件方面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推出了全新的单芯片解决方案GA687X,可完全支持12.3至27英寸的大屏,为客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车载体验。为了确保更大尺寸的屏幕对用户的触摸能够做出响应并且足够敏感,GA687X芯片基于定制化高性能处理核心设计,创新性采用各类硬件算子,触摸报点率高达250Hz,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最低响应时间为10毫秒,允许用户在无任何延迟的情况下控制功能。该解决方案还具有高信噪比(SNR),显著提高了显示屏的抗噪能力。
台湾ARTC开发出新驾驶决策诊断系统
据外媒报道,中国台湾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ARTC)开发出新系统,可以诊断自动驾驶汽车(AV)的驾驶决定,并在必要时推翻这些决定。ARTC表示,即使遇到意外情况,该解决方案也可以使汽车保持安全。近日,ARTC在中国台湾Innotech Expo展示了该智能驾驶决策诊断系统。开发该系统的工程师Yu Rui Chen表示,AV可能会因为错误理解或不熟悉情况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例如,在训练AV沿着车道标记行驶时,当另一辆车临时停在街上并占用车道时,可能会影响AV的检测和驾驶决策。
芯片公司奕行智能完成超3亿元融资
10月24日,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奕行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超过3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汽资本领投、东方富海联合领投,越秀产业基金、国创中鼎等产业及机构联合投资,老股东和利资本、临芯投资、火山石资本、海微科技等继续加码。至此,公司已完成超5亿元融资。
国际动态
日本拟明年允许L4级自动驾驶汽车上路
10月27日消息,据新浪财经报道,日本警察厅今日表示,新的《道路交通法》修正案预定于2023年4月1日施行,该法案列入了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完全自动化驾驶的“Level 4”运行许可制度。不过新法案将在11月下旬之前征求公众意见,之后再正式确定内容和施行时间。如果该法开始实施,将意味着日本的公路上允许Level 4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自动配送机器人企业的申报制度也争取于当日施行。
大众福特自动驾驶合资公司Argo AI倒闭
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支持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公司Argo AI即将关闭,原因是这两家汽车巨头正在转变自动驾驶汽车战略。福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需要投资于短期内更容易实现的驾驶辅助技术,而不是Argo的完全自动驾驶目标。据知情人士透露,福特的决定也导致大众退出。未来,福特和大众将继续在美国和欧洲的电动汽车和商用车领域展开合作。福特将对Argo AI的投资计提27亿美元的非现金税前减值。福特表示,Argo AI无法找到其他投资者。截至今年7月,这家自动驾驶公司有2000多名员工。
大众集团或将与Mobileye合作自动驾驶
10月27日,据路透社报道,两位消息人士透露,在大众集团决定停止投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后,该集团计划将与英特尔旗下Mobileye的合作扩大至自动驾驶领域。报道称,大众集团计划在2025年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而Mobileye很有可能成为大众集团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合作伙伴。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在其它领域合作也在情理之中。”此前,Mobileye已与大众集团旗下软件业务Cariad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达成合作。
本田申请超高效空气动力学雨刷器专利
据外媒报道,本田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带有可移动雨水槽的超高效空气动力学雨刷,旨在通过创建更顺畅的温室(glasshouse)解决方案,进一步减少空气动力阻力。根据专利申请,该系统使用两个雨刷器,都从挡风玻璃的外下角枢转,每个雨刷器都包含一个单独的辅助臂。两个雨刷器及其辅助臂在不使用时会隐藏在引擎盖后缘下方,使挡风玻璃的外缘与其相邻的车顶支柱完全齐平,以减少空气动力阻力。将这项技术与主动式空气动力学后扰流板和可伸缩侧窗相结合,本田未来的超级电动汽车可变得更加高效。据预计,本田与索尼合作生产的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可以很轻易地采用该类技术。
Stellantis与Casi在荷兰提供汽车订阅
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与挪威初创企业Casi达成了合作,双方将联手推出一项名为Drivenjoy的汽车订阅服务,该服务最初将在荷兰上线。新服务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提供大约200辆汽车。Drivenjoy的车队并非完全由电动汽车组成,但是在未来几个月该服务将增加更多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车队将由标致、雪铁龙和DS三个品牌的汽车构成。明年1月开始,原名为imove的Casi计划在车队中加入Stellantis旗下其他品牌的汽车。
斯巴鲁自动驾驶数据连接中断仍可运行
据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斯巴鲁(Subaru)计划在2025年前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让车辆即使在数据连接中断的情况下,仍可运行。该家汽车制造商认为,服务器能够不断地收集有关汽车位置的数据,从而预测汽车在路上约10秒内的行驶路线。熟悉该公司计划的人士表示,此类预测会被反馈给车辆,即使在数据连接中断的情况下,预测信息可用于控制车辆速度与方向。当数据连接长时间中断时,车辆会减速,并在车载传感器探测范围内限制车辆的运行。该自动驾驶系统收集的车辆数据越多,预测就越准确。斯巴鲁将通过授权协议以及其他协会吸引其他汽车制造商加入该系统。目前,其正在采用一款4G网络车辆测试该系统。
路特斯与HERE合作提供集成导航服务
据外媒报道,汽车制造商路特斯(Lotus)和亿咖通科技(ECARX)选择与位置数据和技术平台HERE Technologies合作,为首款纯电动超级SUV Lotus ELETRE提供集成导航服务。凭借HERE Navigation,Lotus ELETRE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更新导航,确保驾驶员能够获取最新版本。此外,路特斯和亿咖通将使用HERE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将HERE Navigation集成到Lotus Hyper OS移动应用程序中,以便驾驶员在车内和车外都可获得端到端的导航体验。
特斯拉发布最新OTA软件更新2022.40.1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推出最新软件更新2022.40.1,通过OTA更新对哨兵模式(Sentry Mode)、狗模式(Dog Mode)、充电、无线电台和驾驶员车门解锁模式(driver door unlock mode)进行了改进。其中,哨兵模式和狗模式现在可以协同工作。特斯拉驾驶员可以同时激活这两种模式。如果激活狗模式,则哨兵模式的警报会静音。发布说明中表示:同时激活狗模式和哨兵模式,车辆可以保持打开,宠物也可以留在车内。如果两种模式都启用,哨兵模式的警报将被静音,但仍会发送移动应用程序通知,且视频片段仍将被保存。
Mobileye成功上市创美国今年第四大IPO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26日,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 Global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MBLY,并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了8.61亿美元。当日,Mobileye的股价在纽约开盘时为每股26.71美元,而IPO发行价为21美元,发行价目标区间为18-20美元,使其成为今年美国199家IPO公司中第四家发行价高于目标区间的公司。在股价较发行价最高上涨42%后,Mobileye股价收盘上涨38%至28.97美元,并创下了今年美国主要上市公司上市首日最大涨幅。Mobileye市值达到约230亿美元,超过了英特尔2017年收购该公司的价格(153亿美元),但仍低于该公司此前寻求的300亿美元的估值。
三星电子或在欧洲新建车用芯片代工厂
据外媒报道,由于存储半导体市场暂时处于低迷状态,三星电子将汽车半导体视为突破口。最近,该公司在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内外合作伙伴和客户举行的技术论坛上表达了加强汽车半导体业务的意愿。三星电子透露,到2024年,将把成熟的、特殊的加工设备增加10台以上。该公司还将把这些工序的生产能力提高2.3倍。迄今为止,三星一直将代工投资集中在尖端的7纳米以下工艺上。但该公司现在计划扩大对生产汽车半导体和图像传感器的成熟生产线的投资。也有分析认为,三星电子有可能在欧洲建立新的代工工厂,因为世界大型的汽车公司基本都在欧洲。据悉,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商台积电也在德国寻找建设汽车半导体工厂的地点。
TouchNetix推出单芯片aXiom解决方案
据外媒报道,触摸屏技术公司TouchNetix为下一代汽车座舱推出新型单芯片AX198A,可支持65英寸LCD和OLED显示技术的超宽触摸屏,进一步补充其触摸屏用户界面芯片aXiom系列。该芯片符合汽车标准,且具有超高上报率。除了传统的多点触控之外,该aXiom产品还具有以下独特的安全增强功能:3D接近和悬停感应,支持空中手势;独特的多力感应和低延迟触觉反馈;并行多点触控和多力,实现增强安全性的系统冗余;支持被动和主动拨号显示集成;支持弯曲形状、厚透镜和手指引导覆盖层;独特的传感系统,即使戴着手套也能检测到湿气和水分;超高信噪比(SNR)系统和窄带架构,可降低辐射,同时提供对传导干扰和注入噪声的高抗扰度。
Innoviz和Kudan合作地理空间映射方案
据外媒报道,高性能、汽车级LiDAR传感器和感知软件的技术公司Innoviz Technologies宣布与日本人工感知技术公司Kudan达成合作。Kudan的感知软件允许机器生成周围环境的3D地图,并基于Innoviz LiDAR获得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性能。双方此次合作旨在满足对利用“同步定位和映射(SLAM)”技术的3D数字地图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自动驾驶决策取决于信息的质量,因此环境感知对于机器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结合Innoviz的LiDAR扫描,SLAM技术可以通过生成准确、高密度的彩色3D点云来实现环境的动态映射。凭借两家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和强大的网络,此次合作将显著推动3D数字地图解决方案的应用,包括高清地图、机器人技术、建筑、测量以及“数字孪生”和“工业虚拟世界”应用。
OSS为Embark提供强化计算解决方案
据外媒报道,网络边缘AI可移动解决方案领导者One Stop Systems宣布赢得货运自动驾驶技术领先开发商Embark Trucks的两个自动驾驶卡车项目:一个项目涉及OSS的Centauri PCIe存储扩展系统,另一个则是OSS专为优化自动驾驶卡车研发的下一代3U SDS强化加速计算服务器3U SDS-AT。新获得的两个项目包括为Embark自动驾驶卡车测试车队配备性能最高的强化计算与可移动存储功能,预计从今年开始,Embark将成为OSS排名前十的客户。
NI推出全新回放和HIL ADAS/AD系统
据外媒报道,美国NI宣布推出最新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产品:一种统一的测试系统架构,可在数据回放(data replay)和硬件在环(HIL)测试之间迭代移动。NI的回放和HIL AD系统可以聚合和注入真实世界的道路测试数据或模拟场景,从而测试ADAS ECU。通过在ADAS工作流程中提供统一的工具链、通用硬件配置和测试自动化基础设施,NI使公司能够降低资本设备成本、提高测试覆盖率和效率,并缩短上市时间。NI的独特方法确保了ADAS/AD功能的完整验证测试覆盖率,使现有数据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有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最终挽救生命。
是德科技推出新型高功率直流仿真器
据外媒报道,全球闻名的测量仪器公司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SL1800A系列增强型科学实验室再生直流仿真器。新一代高功率直流仿真器可用于电动汽车快充应用,使用户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高达270kW的高功率直流充电测试。在充电测试应用(例如高功率直流速充)中,用户可以利用是德科学实验室再生直流仿真器(与是德SL1047A科学实验室充电发现系统配合使用),逼真地模拟电动汽车的高压、高功率电池。该解决方案可以模拟高达1500V、900A的电动汽车电池,并可并联达到兆瓦级水平。
HUBER+SUHNER发明Road MULTI天线
据外媒报道,HUBER+SUHNER发布最新的SENCITY® Road MULTI天线,进一步完善SENCITY® Road产品系列,可使多个车载应用程序集成在一个天线中。该天线专为商用车而设计,例如公共汽车、卡车、救护车、森林收割机、农用车等。为了满足商用车专业的安装要求,SENCITY® Road MULTI天线将许多所需元件组合在一个薄型外壳中,并采用单孔安装和简单的电缆馈通。凭借该天线,用户可以部署最先进的4X4 MIMO无线模块,覆盖最新的蜂窝频率,以及高达8X8 MIMO的Wi-Fi通道。
MEMTECH推出汽车内存控制器LPDDR5X
据外媒报道,内存接口解决方案供应商MEMTECH推出LPDDR5X内存控制器,可作为其适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边缘应用的安全IP。该LPDDR5X内存控制器经过硬件评估,符合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且满足ISO 26262标准。除此之外,LPDDR5X内存控制器还附带一个可选的功能安全包,包括FME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MEMTECH功能安全评估的LPDDR5X内存控制器与ADAS技术完全兼容,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道偏离警告和盲点检测系统。MEMTECH的LPDDR5X内存控制器具有超高性能、卓越的电源效率和低延迟,可满足下一代汽车系统对高带宽不断增长的需求。
Elektrobit推出车规级嵌入式操作系统
据外媒报道,汽车行业软件产品供应商Elektrobit宣布推出首款车规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OS)和管理程序:EB tresos AutoCore OS和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适用于英飞凌(Infineon)新款AURIX TC4x微控制器(MCU)。凭借最新产品,OEM和一级供应商能够更轻松地开发和部署基于AUTOSAR Classic标准的汽车E/E架构,助力加速下一代车辆的开发。EB tresos AutoCore OS是一个嵌入式、多核、实时操作系统,可实现AUTOSAR标准及其所有可扩展性标准。而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允许在单个MCU上(采用英飞凌AURIX TC4x MCU的新虚拟化功能)并行执行多个操作系统和AUTOSAR堆栈实例,可节省成本并减少更新工作。
Elektrobit与Canonical合作汽车软件
据外媒报道,汽车行业软件产品供应商Elektrobit宣布与Canonical建立合作关系,将Canonical的Ubuntu操作系统的优势引入汽车软件。通过将Canonical领先的开源Linux操作系统与Elektrobit在车规级嵌入式软件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双方将实现长期维护、OTA更新和功能性车辆安全创新,而上述所有均由Ubuntu开发人员社区提供支持。Ubuntu可用于ECU、开发人员桌面和云,从而减少了操作系统的碎片化和维护工作,同时促进了数字孪生的部署。与开源社区一起,Elektrobit和Canonical将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大的稳定性,提高效率并专注于关键差异化。
Borla和Audio合作开发EV排气音响系统
据外媒报道,Borla和Audio Control合作开发了一种主动性能音响系统,可安装到多家制造商的车型上,包括福特野马Mach-E和福特Lightning。该系统旨在使电动汽车听起来更像某种传统的肌肉车。采用Borla的专有算法,考虑到车辆的速度、功率、转速、扭矩和负载,以产生逼真的发动机噪音,使大多数静音纯电动汽车能给人带来兴奋感。Borla和Audio Control利用实际配备Borla的肌肉车的各种专业录音来开发声音。使用来自EV内部计算机的实时数据,该Borla系统可生成与电机状态和其他车辆动态相匹配的逼真的ICE音轨。此外,用户可以登陆移动应用程序,从多个Borla排气声音中进行选择,包括ATAK、S-Type和Touring,并可完全控制音量和其他特性。
aiMotive和Foretellix推虚拟解决方案
10月26日,ADAS和AV验证平台供应商Foretellix和模块化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aiMotive宣布推出联合虚拟解决方案,以加速ADAS和AV系统的安全部署。该联合解决方案结合了Foretellix的Foretify™和aiMotive 的aiSim™平台,可为工程师提供端到端的虚拟解决方案,使得卡车、商用车和乘用车可以采用具有ADAS和AV感知和规划功能的验证解决方案。该联合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原生支持ASAM OpenSCENARIO 2.0.0标准(OSC2)。该联合解决方案允许产品开发团队使用OSC2定义抽象场景,并使用Foretify™自动生成数百万个具体场景,且这些场景可由aiSim™在其专用、基于GPU和 ISO26262 ASIL-D认证的模拟引擎中执行。这个庞大仿真集的数据可以被收集、分析并显示在高级仪表板上,使团队能够专注于错误、边缘情况和未知数。通过比实际测试更快地暴露软件错误,这种固有的可扩展验证解决方案可缩短开发时间。
Advanced发布新型数字光纤陀螺仪
据外媒报道,机器人和导航技术人工智能创新者Advanced Navigation宣布推出光纤陀螺仪(FOG)惯性导航系统(INS):Boreas D70。D70是Boreas数字FOG(DFOG)系列的最新产品,可提供具有卓越精度、出色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新性能等级。该技术非常适合海底、海洋、陆地和空中应用的测量、测绘和导航。Boreas D70结合了尖端的闭环DFOG和加速度计技术,以及双天线RTK GNSS接收器。将该陀螺仪与Advanced Navigation的基于AI的融合算法相结合,可提供更加精确的导航。该系统具有超快速陀螺罗盘功能,可在最苛刻的条件下获取并保持准确的航向。虽然D70包含GNSS接收器,但陀螺罗盘操作并不需要。
Nauto与BrightDrop合作车队安全技术
据外媒报道,为商业车队和汽车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车辆安全技术的供应商Nauto®宣布与专注于最后一英里交付脱碳的技术公司BrightDrop合作。此次合作展示了Nauto实时人工智能的表现,即无需经理干预可在几周内将危险驾驶和分心驾驶减少60%-80%。在车队行业中,Nauto致力于推动高水平的投资回报率,将不同大小类型的车辆,在不同地形和海拔地区的碰撞率减少了50%至80%。安全是最后一英里交付的重要问题。与其他驾驶环境不同,最后一英里驾驶员必须在狭窄的城市街道、住宅区和拥挤的停车情况等多变的情况下频繁执行高风险的启动、停止和倒车操作。
Charge Enterprises开发云软件平台
据外媒报道,Charge Enterprises宣布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业务部门正在开发并将很快测试一个云软件平台。该平台有望自动化和简化许多电动汽车充电硬件系统的远程监控、管理和数据报告,并同时连接到不同品牌的充电器。该软件平台的特色在于能够跨某些电动汽车服务设备(EVSE)品牌设备远程监控充电硬件。推出后,Charge将为具有联网充电基础设施的客户提供新的软件平台,使客户能够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获取实时数据,并为其充电网络提供中央监控仪表板解决方案。
浦项大学开发出360°视角LiDAR传感器
据外媒报道,韩国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Junsuk Rho教授(机械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和Gyeongtae Kim、Yeseul Kim和Jooyeong Yun博士生(机械工程系)与成均馆大学(Sungkyunkwan University)的Inki Kim教授(生物物理系)合作开发出一种具有360°视角的固定式LiDAR传感器。该超小型LiDAR传感器采用超表面(metasurface)制成,即一种超薄平面光学器件,厚度仅为人类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小组通过修改设计并定期排列构成超表面的纳米结构,成功地将LiDAR传感器的视角扩展到360°。通过从超表面将10,000多个点阵列(光)散射到物体,并用摄像头拍摄照射的点图案,该传感器可以提取360°区域中物体的3D信息。
(注: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纵横全媒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3232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