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交付13

全年交付13

12月交付量的翘尾市场,推动了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股价,在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普遍上涨。

但从全年情况来看,蔚小理的销量结束了过去翻番的增长趋势,均未达到年度目标,行业座次被改写。

当新力量陷入阶段性瓶颈时,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板块正在强劲崛起。新和老力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争夺同一个市场。

新势力交卷

在过去的2022年里,汽车行业遭遇了各种不利因素,如疫情导致停工、缺芯导致供应链不稳定等。在此期间,几个月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都被冻结,以魏小理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新力量尤其受损。

近日,造车新势力陆续交出2022年全年答卷,成绩难以让投资者满意。

为人民造车的哪吒,以性价比优势后来居上,全年以15.21万辆的交付量获得新势力榜首,改写了新势力的座位。

12月,受新能源补贴下降的刺激,汽车公司普遍加大折扣力度抢收订单,多个品牌迎来年底翘尾,交付量达到新高。

当月,理想L9和L8.两款车型共交付2.12万辆,打破了品牌月销量纪录。全年共交付13.32万辆,居新势力第二。

全年交付13

蔚来在造车新势力中拥有最丰富的车型配置ES8、ES7、ES6、EC6、ET7、ET5.高端价格带牢牢占据30-60万元。

然而,2022年上半年,威来汽车销量一度低迷,尤其是第二季度,许多主要车型的交付量环比大幅下降。12月,威来终于迎来了一波大市场,当月交付1.58万辆,创月销量新高。该品牌全年交付12.25万辆,在新势力榜上排名第三。

2021年,领先新势力的小鹏汽车交付近10万辆,2022年业绩下滑,全年交付12.08万辆。年初,公司设定了保险25万到30万的目标,实际目标达成率不到一半。首款旗舰品牌SUV G9.被认为是小鹏冲击高端的作品。但该车型在2022年10月上市之初,就遭遇了配置调整、变相降价等一系列非常规操作,导致该车型销量增长疲软。12月,G虽然交付量环比增长160%,但只有4020辆,月销量超过1万辆,超过奥迪Q五豪言相去甚远。

随着销量的增长,新势力的收入增加了。2022年前三季度,蔚来以332亿元总收入领先新势力,因为车价相对较高。同时,理想汽车和小鹏分别为276.4亿元和217.1亿元。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企业亏损创下新高。1-9月,蔚来汽车累计亏损超过87亿元;小鹏汽车亏损67.82亿元;就连一向节俭的理想汽车也挖出了一个大洞,亏损22.69亿元。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短期内很难看到全面盈利的希望。

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估值也逐渐回归理性。去年6月,蔚来和理想在香港股市的股价一度攀升200港元和165.30港元,然后一路下跌。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两家公司分别收报80.20港元和84.85港元。小鹏的车更糟。2021年12月,公司股价高达220港元,最新收盘价仅为41.35港元。

传统汽车公司突然发力

虽然几年前,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率先高调进入该局,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培养了市场和用户的消费习惯,但大型传统汽车企业仍然需要真正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所有行业参与者都能清楚地看到,传统汽车企业只是在等待更好的发力机会。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驱,比亚迪于去年4月宣布全面停产燃油汽车,强烈表现出转型的决心。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居世界第一。

全年交付13

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埃安也表现抢眼。1月至11月累计销售24.11万辆,同比增长128.24%。10月,广汽埃安完成股改和A轮融资人保资本、南网能创、国调基金等国家品牌资本领先投资。53家机构参与,注入真金白银180多亿元,公司投资后估值1000多亿元。

在燃油车时代,长安汽车在后方发力CS系列、UVI在自主品牌中一骑绝尘系列。公司在稳定燃油车地位的同时,大力布局新能源。收获期在2022年迎来。其阿维塔、深蓝、Lumin等品牌,建立了覆盖高、中、低全价带的新能源矩阵,并在今年推出了新车。1-11月,长安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22.60万辆,同比增长140.51%。2025年,公司设定实现新能源产销百万以上的目标。

宏光,上汽集团旗下MINI,以其独特的网络名人气质,全面占领短途旅游新能源微型汽车市场,以小身体支撑上汽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93万辆。此外,由传统汽车公司孵化的极氪、蓝图等新能源品牌也在迅速崛起,分为快速增长的新能源市场。

据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中国将有100多辆新能源汽车上市,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格局将进一步改写。

原创文章,作者:斑马消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4183434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