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零部件模式转变HI模式

一直声称不造车的华为,却致力要帮助车企造好车。为此,在华为入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后,就推出了两种不同的合作模式。一种是HI模式,主要为车企提供华为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以及其他车辆部件等,而在整个造车过程中华为仅担任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另一种则是华为智选模式,这种模式下华为将深入到造车的全过程中,包括

一直声称不造车的华为,却致力于帮助车企造好车。

为此,华为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后,推出了两种不同的合作模式。HI该模式主要为汽车公司提供华为智能驾驶舱和鸿蒙车机OS华为在整个汽车制造过程中只扮演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另一种是华为的智能选择模式,华为将深入到汽车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研发、供应链甚至销售渠道。

换句话说,HI在模式合作下,汽车公司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如北汽与华为合作的极狐品牌;在华为智能选择模式下,华为有更多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如华为与塞里斯合作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AITO问界。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零部件模式转变HI模式

相比之下,极狐的市场存在感并不高,但AITO问界现在着火了。11月,问界累计交付量达到8260辆,截至今年,总交付量为5.78万辆。虽然与其他新能源汽车公司相比,这样的总交付量并不高,但值得一提的是,问界的第一批新车直到今年3月才正式交付,短短半年就能取得这样的销售业绩,这也是一匹强大的黑马。

当然,华为在问界所有车辆的研发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毫不夸张地说,问界几乎与华为有关。提供纯电驱增程平台HUAWEI DriveONE、HarmonyOS华为提供智能驾驶舱,从音响到汽车系统。可以说,问世界的核心技术基本上来自华为。此外,在销售层面,华为在线努力宣传,线下提供所有华为门店作为销售渠道,这也是问业成功开拓市场的重要原因。

而以HI模式合作研发的极狐不仅存在感低,而且销量略显惨淡。截至今年1月至10月,极狐累计交付量不足1.2万辆,甚至不如起步晚的问界。虽然华为还为极狐提供了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等核心智能技术,但极狐仍在实车装配过程中操作。

更重要的是,华为对极狐的销量不负责,没有华为强大的带货能力,只靠极狐的一些线下门店销售,销量惨淡。理想的汽车CEO李想:李想说: 在一个城市,市场份额会有所不同 8 倍 可见线下门店开放市场销售的重要性。

至于这两种模式,华为本人也表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零部件模式转变HI模式进入更高层次的智能选择模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华为需要不断与制造商进行用户迭代、升级和开发。在过去,我们销售零部件,一次性销售,销售结束,但今天我们必须不断迭代,所以我们需要采用新的模式开发。

显然,相比HI模式,更高层次的智能选择模式,也是华为最想选择的合作模式。正是因为与塞里斯合作的智能选择模式,华为的智能技术得到了认可,华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声誉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零部件模式转变HI模式

赛力斯之后,奇瑞、江淮等汽车公司也计划与华为合作打造智能汽车选择业务。目前,华为和江淮已决定采用智能选择模式合作制造汽车。华为深入参与产品定义、核心部件选择、营销服务体系等领域,合作车型将在华为门店销售。未来合作推出的新车价格在20-35万元之间,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

奇瑞早就打算与华为合作,现在正在与华为讨论,预计双方将采用智能选择模式合作制造汽车。奇瑞集团董事长尹也透露,他目前正在与华为谈判,未来将有一个非常大的合作项目。

不可否认,华为授权汽车产品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汽车公司的认可,但事实上,华为可以为汽车公司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想象一下,如果华为在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合作汽车公司,华为可以创造的价值将与不同的汽车公司平等,恐怕最终的市场效果很小。

此外,华为并不是所有汽车公司的救命稻草。以问世界为例。事实上,华为创造了问世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世界也实现了今天的华为。事实上,双方合作共赢。

赛力斯之所以愿意与华为深入合作,把决策权和话语权交给华为,是因为赛力斯曾经是一款从微型车开始的小康车。如果不是华为的东风,恐怕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零部件模式转变HI模式

依靠赛力斯现在确实起死回生,但信用和成就已经成为华为,赛力斯仍然没有存在感。对于北汽和奇瑞等强大的传统汽车公司来说,他们不会轻易把决定权交给华为。毕竟,任何强大的汽车制造商都不想被拒绝 " 喧宾夺主 最终成为华为的代工厂。

此外,大多数选择与华为合作的品牌都是独立的传统汽车公司,很难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突破。这些品牌只是想利用华为创造品牌价值,尽快提升品牌形象。然而,这也有一个缺点。问世界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与华为合作的汽车公司并不多,华为手中的汽车产品也很少。毕竟,稀缺是昂贵的。

然而,随着华为合作伙伴的增加,市场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车型,恐怕它不会那么受欢迎。此外,随着华为智能汽车选择模式扩张的加快,华为不可能在线下商店展示所有合作的新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雨露不均匀,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诚然,华为已经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金招牌,但这个招牌可以拯救赛力斯,不一定拯救其他品牌;退一万步,即使汽车公司与华为合作拯救,但最终,是他们自己的利润,还是华为?

原创文章,作者:极智动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3072497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