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出品 | 探客出行作者 | 尹太白编辑 | 蛋总美编 | 倩倩新能源汽车品牌提升知名度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借助出彩的营销、尖端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等等,但通过“炮轰”友商或吐槽消费者提升知名度的,智己汽车(以下简称“智己”)可谓独一份。12月5日,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发表了一条微博,对此前他被指

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尹太白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新能源汽车品牌提升知名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借助优秀的营销、尖端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等。,但是智己汽车(以下简称智己)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通过炮轰朋友或者吐槽消费者来提升知名度。

12月5日,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在被指控在高架环路试驾智己之前发表了一条微博L7.因涉嫌违反交通法规而道歉。

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这种温和的态度和谨慎的言论与他在11月潮州特斯拉事故发生时的尖锐言论大不相同。11月17日,刘涛在微博上指责特斯拉在潮州事故中的言论,使他自己和他的智能汽车被推到舆论的前沿。

刘涛在博客上谴责特斯拉,难以想象的雄辩,甚至迫使监控踏板摄像头的强烈需求,品牌对生命安全的漠视是惊人的,技术和数据不应该成为诡辩的共犯,傲慢和冷漠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品牌……

在博文结尾,刘涛还特意添加了#潮州特斯拉事故车第三方鉴定现场#的话题,充满了指向性和炮火味,但随后博文被删除。

然而,刘涛对特斯拉的炮轰很快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一种观点认为刘涛是个性情中人,敢想敢说刘涛真是个残忍的人;不同的观点指出一个品牌CEO其实给出了这么奇怪的评论智能车CEO智己汽车销量不好的原因大概找到了,一个CEO摩擦特斯拉车祸的热度。

事实上,刘涛不止一次因发表不恰当的言论而引起外界的关注。

3月30日,在智己L在7在线媒体交流会上,刘涛还发表了引领战争的言论:决定花40万元购买燃油车的用户,我认为他们非常无助,说得太多是非常悲惨的。奇怪的是,为什么年轻人仍然沉浸在其中BBA在传统价值体系中创建。

在刘涛看来,智己的初衷之一是通过电气化将汽车行业从136年开始BBA所代表的游戏规则完全颠覆,所以它对自己很了解L7充满信心。

在8月26日举行的成都国际汽车展上,刘涛毫不掩饰自己的智慧L7.欣赏,亲自为自己服务L7贴上宝藏车的标签,并解释说:宝藏就是下一个网红,下一个爆款。

刘涛拼命把公众的目光引向智己,因为他认为作为宝藏车的智己L总有一天会成为网络名人。

但是,从网上流传的员工内购文件来看,智己L7似乎很难称之为网红。

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根据内部购买文件,的官方价格是40.88万元L7-PRO智行版,各种补贴后的员工购车价格只有29.8万元;智己的官方价格是36.88万元L7-DYnamic智行版,各种补贴后的员工购车价格仅为27.2万元,优惠幅度高达11.08万元。

上汽集团在2021年财务报告中表示,智己是一个高端豪华品牌,通过智己、上汽奥迪、凯迪拉克等新产品上市,进一步加强豪华品牌的产品阵营。但目前,寄予厚望的智己显然无法承担加强豪华产品阵营的责任。

1.一号工程出师不利

据公开资料显示,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是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张江高科技共同投资100亿元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其中,上汽集团投资54亿元,持有54%的股权,而张江高科技和阿里巴巴分别投资18亿元,持有18%的股权。

智己目前正在销售纯电动汽车L7.该车型分为普通版和高性能版,价格区间为36.88万-57.88万元,剑指高端市场。

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图 / 智己L7(智能官网)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红任期内,智己被命名为一号工程,将其打造为中国特斯拉。

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创造出中国特斯拉呢?只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资本,二是技术。

对于定位高端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R&D投资至关重要。以被称为只做高端市场的蔚来为例,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R&D投资分别为24.88亿元、45.92亿元和39.11亿元,仅两年半就烧光了近110亿元。

加强资本储备是箭在弦上。8月1日,智己宣布签署A轮股权融资协议,投资后估值近300亿元。由交通银行资本领导的上汽集团继续增加投资。同时,还引进了工行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信证券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

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技术比资本更关键。归根结底,新能源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轨道上,如果没有基于技术的差异化障碍,就很难脱颖而出。

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核心卖点必须基于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如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小鹏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理想的扩展电动2.0系统等。然而,智己将核心卖点归纳为驾驶控制上限。

驾驶控制一直是汽车的核心价值之一。豪华品牌谈论驾驶控制是一种传统的协议,也符合汽车核心价值的逻辑。如果你必须做一个类比,在智能电动的新世界里,智能自己就是做一个德国汽车的终极动力驾驶控制。刘涛曾经说过。

事实上,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驾驶体验并不是核心卖点。李明磊直言不讳地说:影响驾驶体验的因素有很多,如悬架材料和工艺、车辆转弯半径、底盘布局和调整、轮胎宽度和平面比等,只强调颠覆性驾驶体验,消费者很难感受到具体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大多数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价格范围内,驾驶体验不是首要考虑因素。”

他认为智己的综合实力并不弱,但很难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卖点很容易导致开局冷淡。

低交付量可以证明智己遇到了教师不利的情况。6月18日智己正式交付后,7月至10月交付816辆、1007辆、1019辆、860辆。相比之下,作为智己的直接竞争对手,威来仅10月就交付了10059辆。

2021年,智己正式向外界公布了豪华纯电智能车L7之后,刘涛发表了自己的大胆言论:我们将在未来多年回顾今年,这可能是智能电动豪华车反击的第一年。我们很有可能相信,未来的增长曲线将是无尘的。

然而,理想总是与现实背道而驰。就目前阶段而言,上汽集团一号工程出师不利已是板上钉钉。

2.高端新能源品牌

智己肩负着探索上汽集团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任,目前的表现难以形容。

上汽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在燃料汽车时代,上汽集团在交付量和总市值方面遥遥领先于众多竞争对手,但正在转向新能源在汽车时代的过程中,这艘巨轮总是很难转向航向。

但市场和机会并不总是等待上汽集团的转向。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13.4%,2022年前10个月,渗透率进一步上升至24%。根据知名咨询机构IDC预计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598万辆,渗透率将超过50%。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变为股票竞争时,高端市场必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必要场所。

通过布局高端市场,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利润,还可以重塑品牌形象。在高端燃料汽车品牌转型的差距下,谁能首先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谁就能主动。李明磊向前走「探客出行」表示。

以比亚迪为例。2022年第三季度,其净利润同比飙升350.26%至57.16亿元。最重要的原因是高端车型的交付比例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9月30日,比亚迪汉族累计交付量超过33万辆,平均售价超过25万元。

事实上,上汽集团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已经展开。

2018年9月,上汽集团旗下纯电动高性能豪华SUV”荣威MARVEL X对标特斯拉正式上市,价格区间为26.88万-30.88万元Model 也被称为中国特斯拉。

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图 / 荣威MARVEL X(荣威官网)

这是上汽集团探索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试水之作,但其交付量却非常拉胯。2020年,该车型年交付量仅为570辆,甚至低于特斯拉Model 3的零头。

到目前为止,2018荣威MARVEL X所有车型都停止销售,这意味着上汽集团首次探索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最终以失败告终。

“荣威MARVEL X这是上汽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大胆尝试。有很多惊喜,但惊喜不能改变交付量。市场表现不佳表明上汽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缺乏竞争力。李明磊承认。

正如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品牌高端化任重道远。

2021年,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73.3万辆,同比增长128.9%,在中国排名第一,但绝大多数成就都是由宏光组成的MINI EV、宝骏KiWi EV等车型贡献,包括宏光MINI EV交付量为42.6万辆的独挑梁。

宏光MINI EV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型新能源车型,主要以低端市场为主,价格区间为3.28万-9.99万元。2022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净利润3.5亿元,仅占总净利润的5.1%。

显然,上汽集团目前仍被困在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汽集团迫切需要改善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在全面转型后创造新的增长曲线。

然而,上汽集团也意识到,定位高端市场的智己很难在短时间内承担重任。2021年10月,上汽乘用车R品牌正式更名为飞凡(以下简称飞凡)。

作为上汽集团的重大战略创新项目

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图/飞凡R7(飞凡官网)

在荣威MARVEL X失败后,上汽集团迫切需要在智己和飞凡的帮助下重新开始,但无助的是,智己尚未建立足够清晰的高端产品形象。虽然飞凡在11月的交付量达到了1501辆,但仍有待观察。

智己还有机会吗?

毫不夸张地说,智己是上汽集团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最后一次战斗。如果智己再次宣布失败,上汽集团不仅将财力、精力和时间放在一边,而且错过了全面转向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最佳窗口期。「探客出行」表示。

有可能突破智己吗?

汽车行业人士曾经向汽车行业人士展示过「探客出行」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谁拥有更完善的产业链,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和不可摧毁的销售渠道,谁就能脱颖而出。

客观地说,智自的综合实力并不弱。

一方面,依托上汽集团,智己可以直接分享其丰富成熟的汽车制造经验,不仅可以保证成本控制,还可以缩短汽车制造周期;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技也可以在云计算、数据安全、AI、支持车联网等。

此外,在销售渠道方面,除了建立自己的直销体验中心外,智己还可以通过上汽集团的1000多家运营商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智己还可以直接享受上汽集团建立的充电网络。

然而,智己并不是唯一一个依赖传统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目前,五家国有汽车企业(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长安汽车)已推出各自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民营汽车企业吉利集团、BYD、长城汽车也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加入战争,传统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品牌战争已经开始。

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李明磊向“探客出行”解释

(图 / 基于摄图网VRF协议)

12月1日,广汽埃安为28765辆,多家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布了11月份的交付数据,AITO问界为8260辆,极氪为11011辆,岚图为1508辆,而智己从未公布其11月交付数据。

与此同时,传统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在加快市场化。

例如,极氪与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等五大生态合作伙伴签署略投资协议;广汽埃安A轮融资共引进战略投资者53人,总融资182.94亿元;11月18日,1月18日完成了近50亿元的A轮融资……

虽然智己也开始了市场运作,但与广汽埃安、极氪等熟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相比,智己不仅进入较晚,而且品牌意识不高。此外,上汽集团尚未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规模,智己的突破将非常困难。李明磊认为。

智自冲击高端市场需要更多的准备和规划,特别是在传统汽车公司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时候,如何重新规划核心卖点,挖掘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或者打破现有僵局的关键。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智自成长和改变的时间不多了。

*注:文中的人名都是化名。文中题图来源:智己官网。

原创文章,作者:探客深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08172334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