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部分品牌销量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自主品牌集体走强的同时,日系品牌正在经历丢城失地的阵痛。数据显示,11月份两田一产销量都有着大幅下滑。丰田汽车11月份交付新车14.4万辆,同比下滑18.4%,尤其是一汽丰田,销量跌幅在两成以上。本田汽车在11月份交付新车78126辆,同比下滑了42.8%
一些品牌的销量在11月份公布,几个快乐,几个悲伤。日本品牌在自主品牌集体走强的同时,也在经历失城失地的痛苦。数据显示,11月两田一产销量大幅下滑。丰田11月交付14.4万辆新车,同比下降18.4%,尤其是一汽丰田,销量下降20%以上。本田于11月交付78126辆新车,同比下降42.8%;日产跌幅较大,单月交付47983辆,同比下降52.5%。与此同时,比亚迪有一个顶三的趋势,日本三强的叠加销量只差于比亚迪。
随着日本三强集体弱势,日本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下降,18.7%的市场份额几乎是近年来的最低值。对于销量下滑,日本三强将问题指向疫情因素:受疫情影响,部分丰田店暂停营业,部分本田汽车厂因疫情和零部件短缺不得不暂停生产,日产也深受影响。但疫情因素真的能站得住脚吗?为什么同样是传统汽车公司的比亚迪依然强大?
首先,疫情确实是影响日本品牌销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与比亚迪自身的供应商渠道不同,两田一产的零部件供应商依赖全国各地,封控确实增加了其不可控因素。此外,目前日本品牌的营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终端经销商渠道。一旦经销商出现异常,销量下滑是必然的。
但这显然不是根本因素。自主品牌概念的强劲崛起使日本品牌陷入两难境地。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弯道上超车,电动汽车已成为降低旅游成本的利器。同时,自主品牌的概念也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国内燃料汽车已成为间接获利者。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与自主品牌燃料汽车之间,日本品牌在裂缝中艰难前进。此外,日本品牌仍处于求稳心态,产品投放不够激进,车型产品实力过于保守,违背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写在最后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明年日本品牌的发展可能会有所改善。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下滑,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有利于汽车产销体系的恢复;最后,国际原油市场震荡下跌,油价有望进一步下跌,进一步刺激燃油汽车的复苏。然而,日本汽车最关键的症结是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出路。很难弥补消费者在产品上的认知差异。当电气化趋势普遍认可自主品牌时,日本汽车的去向是最大的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车轱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08172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