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能否利用其全球品牌实力,打造吸引中国本土客户的品牌?

作 者 | BT财经

来 源 | 麦肯锡

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 BT金融数据通

在过去的30年里,跨国公司(MNCs)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跨国公司一直可以从他们选择的任何地方获得资金,建立全球供应和优化全球需求的业务,并为日益全球化的客户提供服务。

然而,这种情况可能不再存在“成为可能”在一个由疫情、地理问题和加剧通货膨胀压力重塑的世界里,跨国公司必须重新考虑、评估和配置其业务,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中国,跨国公司可能会进行戏剧性的重组。

重新配置跨国公司并不容易。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复杂性可能意味着完全脱钩的观点过于简单。此外,我们继续生活在一个通过全球资本、贸易和思想流动联系在一起的世界里。就像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一样(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新研究报告中描述的跨国公司面临着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即跨国公司如何继续利用中国的优势,同时管理日益复杂的风险。这一挑战将定义跨国公司的下一个时代,而那些解决这一问题的公司将是未来的赢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与跨国公司建立了互利共赢的关系。从1990年到2019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中国家庭平均收入从750美元增长到1.3万美元。这种活力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他们纷纷涌入中国,希望能顺风顺风,从中受益。跨国公司曾在中国雇佣1600万人,一度占中国出口的一半以上。跨国公司还帮助将实际措施带到中国,提高化妆品等行业的经济生产效率。

然而,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其业务分布。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三大投资重点之一的比例从2010年的77%下降到2022年的45%。尽管许多跨国公司将继续在中国投资,但一些公司正在削减其在中国的业务,重新调整对其他国家的投资,一些公司正在撤出中国。

考虑到跨国公司在中国仍面临巨大的潜在机会,这种重新评估和配置似乎令人惊讶。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里,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成员。中国的GDP现在占全球总量的18%,相当于整个欧盟,仅次于美国的24%。

中国正成为人工智能、先进的互联和空间技术的世界领导者。中国的气候转型将需要数万亿美元的投资,这可能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制造商之一,包括电动汽车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组件。

但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着积极和风险。在世界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劳动力工资的增长给劳动力供应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敞口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跨国公司现在正在认真审视自己是否能在中国取得成功。事实上,随着最好和最差公司之间差距的扩大,许多跨国公司正在失去优势,如下图所示。对于2010年至2021年增长最快的跨国公司来说,这些公司在过去两年的年收入为20%,而前九年的年增长率仅为16%。与此同时,业绩不佳的跨国公司的机会也在减少:从2010年到2021年,疫情开始后收入萎缩最快的跨国公司的年收入损失达到5%,比之前的年收入损失快3%。

跨国公司能否利用其全球品牌实力,打造吸引中国本土客户的品牌?

此外,在许多行业,中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例如,从2006年到2020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总收入份额从16%下降到10%。在过去的10年里,当地企业销售便携式电子产品、杂货和5G基础设施的市场份额增加了20 – 40%。2017年至2021年,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R&D支出增长率是其他国家财富500强公司的三倍,如下图所示。

跨国公司能否利用其全球品牌实力,打造吸引中国本土客户的品牌?

在此背景下,跨国公司正在重新思考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首先,最重要的是什么?例如,在汽车工业、奢侈品、工业设备等领域,中国占全球市场的25%至40%。对于这些行业和领域的公司来说,他们能承受错过中国市场的后果吗?同样,对于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或对中国研发机构做出重要贡献的公司,他们能负担得起离开中国的代价吗?即使这些跨国公司选择退出中国,他们将如何应对市场上其他中国竞争对手?

其次,跨国公司如何在中国运营?在以下六个领域,跨国公司将面临一系列困难的选择,这决定了跨国公司“中国市场的必要性”,其中包括:

资本和所有权。跨国公司能否利用中国和全球资本,建立自筹资金的商业模式?

供应链。跨国公司应该本地化哪些产品,哪些业务应该多样化?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价值链的每一步集中度应该如何合理?

创新。在技术和产品方面,中国发生了多少创新?由于中国的激烈竞争,跨国公司的创新力被迫。

品牌。跨国公司能否利用其全球品牌实力,打造吸引中国本土客户的品牌?

人才。跨国公司如何从中国日益熟练的人才储备中招聘员工,同时受益于全球人才流动?

技术和数据。跨国公司如何根据不断发展的法律法规,在符合相关安全协议的同时,将其数据和技术基础设施本地化?

在日新月异的中国,想要在这个市场上取得成功的跨国公司,将是那些在这六个方面做出明智选择的公司。

文章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反馈,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BT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32311275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