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利用这个机会成长为电力电池巨头

图片原来:Pixabay随着新能源汽车入局者的不断增多,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大,也催生出一批新的电池领域“赛跑者”。从长城汽车独立出来的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蜂巢能源”),就正在向头部企业发起冲击,计划登陆资本市场。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根据招股书,蜂巢能源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利用这个机会成长为电力电池巨头

图片原来:Pixabay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者的不断增加,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催生了一批新电池领域的赛跑者。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是长城汽车独立生产的,正在冲击龙头企业,计划登陆资本市场。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创新板IPO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接受。根据招股说明书,蜂巢能源150亿元扩大产能。

根据蜂巢能源发行25%股份的计划,蜂巢能源的相应估值达到600亿元。但蜂巢能源真的能支撑600亿元的估值吗?

1

依赖长城

蜂巢能源于2016年成立的长城汽车动力电池部,被视为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的二次创业。

技术背景的魏建军早年靠生产皮卡赚了第一桶金,后来又抓住了SUV风口使长城汽车成为自主品牌的前三名。

随后,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不断增加,新能源领域开始布局。2012年,长城汽车成立了动力电池项目组,开展动力电池芯、模块、Pack、BMS等待相关核心技术的预研工作。但当时魏建军专注燃油,没有大力投资电池项目。

2015年7月,长城汽车计划在新能源领域增加168亿元,但未能得到市场认可,被迫终止。

事实上,当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俗称动力电池白名单。只有使用白名单企业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新能源补贴,阻止外国巨头进入国内市场。

白名单已经实施了四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利用这个机会成长为电力电池巨头。由于早期对新能源发展潜力的蔑视,长城汽车未能抓住机遇,错过了国内电力电池发展的政策红利。

随着新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汽车公司纷纷进入该局。魏建军担心落后,增加了新能源布局。2018年2月,魏建军独立建立了电池业务部,建立了蜂巢能源。

同年10月,长城汽车将100%的蜂巢能源股权转让给长城控股全资子公司保定瑞茂,长城汽车和蜂巢能源成为兄弟公司。12月,长城汽车宣布将123项动力电池相关专利和非专利技术资产转让给蜂巢能源保定分公司。

蜂巢能源在长城汽车的支持下迅速崛起。2019年至2021年,蜂巢能源收入分别为9.29亿元、17.36亿元和44.7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19.42%。

但其中,长城汽车收入分别为9.24亿元、16.69亿元、37.01亿元、99.40%、96.09%、82.73%,可见对长城汽车业务的依赖程度有多高。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也难以支撑未来蜂巢能源的增长。今年1月至10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90.2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0.79万辆。这一成就在整个市场上并不辉煌。平均月销量约1万辆,而比亚迪仅10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超过20万辆,吉利和长安的月销量约为2万辆或3万辆。

长城汽车在乘联会10月份新能源厂商销量排名中仅排名第12位。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没有优势,蜂巢能源需要尽快摆脱依赖,以寻求更高的增长空间。

目前,蜂巢能源还开发了吉利汽车、零跑车、东风汽车等新客户,减少了对长城汽车的依赖,但仍然存在。2022年上半年,长城汽车收入占56.95%。

2

产能之争

蜂巢能源进入局时,龙头企业在规模、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积累了先发优势,蜂巢能源选择了差异化竞争,成为后起之秀。

2020年,蜂巢能源发布了第一款无钴电池,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实施无钴电池产品的动力电池企业。无钴技术成功地使蜂巢能源在行业中广受欢迎。

然而,作为电池供应商,生产能力是该行业最重要的竞争之一。为了抓住市场,主要企业已经开始了扩大生产的模式。到2025年,宁德时代计划生产能力约为800人GWh,中创新航目标产能500GWh,比亚迪的弗迪电池规划产能约450GWh,国轩高科目标3000GWh。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去年第二届蜂巢能源电池日CEO杨红新还提出了公司新的产能目标——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根据75%的产能利用率,2025年将挑战600GWh全球产能目标。

但目前,蜂巢能源与这一目标相去甚远。SNE Research 数据,2021年宁德时代,LG比亚迪,新能源,松下,SK On蜂巢能源以1%的份额排名全球市场的79.5%。

同时,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了国内市场的68.3%。蜂巢能源虽然排名第六,但市场份额只有2.1%。

这意味着为了实现25%的市场份额,蜂巢能源不仅要从龙头企业独吃,还要战胜更多同梯队的竞争对手。

蜂巢能源突破的机会是汽车公司对宁德时代若即若离的态度。如今,作为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汽车公司不愿意押注于电池公司。原本依赖宁德时代的汽车公司有了新的选择。

比如广汽埃安与中创新航合作,大众与国轩高科技合作,亿纬锂能,SKI新旺达成为小鹏汽车的供应商……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公开吐槽宁德时代的昂贵动力电池。我觉得我在为宁德时代工作。

汽车公司态度的转变给电池行业带来了洗牌的机会。蜂巢能源要做的就是尽快提高产能。

然而,蜂巢能源的产能瓶颈仍然明显。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自有电池/模块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28.16%、62.5%和60.99%。蜂巢能源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目前在常州、保定、台州、南京、马鞍山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在盐城、上饶、南京、遂宁、湖州等地开展或计划建设生产基地。

但R&D投资和产能的持续扩大也增加了蜂巢能源的损失。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和-8.97亿元,三年半亏损30.78亿元。

蜂巢能源能否在持续亏损下抢占更多市场,完成转型?

作者 | 陈香羽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5181827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