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发展史]已年满60岁的尹同跃还能否续写奇瑞传奇然后功成身退

图片来源:度哥2022年是奇瑞汽车创立的25周年,也是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年满60周岁的年份。对于奇瑞来说,是正值当打之年;而对于掌舵人尹同跃来说,却已是花甲之年。在奇瑞的25年里,看得见的是,尹同跃带领奇瑞汽车快速发展,从一个破败的茅屋发展成为了拥有1000万辆保有量的自主龙头车企;看不见的是,时

[奇瑞汽车发展史]已年满60岁的尹同跃还能否续写奇瑞传奇然后功成身退

图片来源:度哥

2022年是奇瑞汽车成立25周年,也是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年满60周岁。对奇瑞来说,是打仗的一年;对于掌舵人尹同跃来说,已经是花甲之年了。

在奇瑞的25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尹同跃带领奇瑞快速发展,从破旧的小屋发展到拥有1000万辆的独立领先汽车公司;看不见的是,在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起伏下,尹同跃和奇瑞似乎总是慢半拍,未来变得模糊。

尹同跃对这样的快和慢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奇瑞的发展并不快,超速似乎来自奇瑞的慢。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长期的积累。奇瑞不敢快,也不敢冲动。

问题是,与他们自己的早期发展相比,奇瑞可以说是平静的。后来,与竞争对手相比,他们需要保持警惕吗?如今,奇瑞深陷转型泥潭,在国内自主汽车企业中处于尴尬地位,转型必须快。

在去年的重庆车展上,尹同跃突然提到了退休这个词。他说他不能在2030年工作,但他仍然想再战斗一次。不久前,30岁时,即2027年,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公司,成为真正的跨国汽车集团。

60岁的尹同跃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能继续写奇瑞传奇,然后退却吗?

1

野蛮生长

舵手尹同跃为奇瑞创造的辉煌做出了25年的贡献。

尹同跃来自安徽。1984年毕业于安徽工学院农业机械系,现为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毕业后,他加入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成为红旗汽车厂的工匠,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五年。

当时,德国公众想进入中国市场。首先,他们与上汽集团联合成立了上海大众,然后计划与一汽集团结婚。尹同跃有幸参加了1989年在德国和美国学习,并参与了一汽大众的早期准备工作。

1991年2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0月,尹被任命为一汽-大众总装车间主任、物流科科长,并获得一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可以说,当时尹同跃在一汽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但有时命运的转折点就在一瞬间。当时,尹同跃的家乡安徽正在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并专门成立了一个代表团,对先进企业进行调查。时任安徽省芜湖市市长助理的詹夏来到一汽进行调查。有传言说,他一眼就看中了他的家乡尹同跃,并邀请他回到家乡主持汽车厂的筹备工作。

尹同跃并非没有顾虑,但后来詹夏来的一句话总是为外国人做事没有前途,你来,我们做中国人自己的车彻底打动了他,最终决定南下造车,成为奇瑞汽车的创始人之一。

从汽车工程师变成企业家并不容易,当时的条件也很困难。1996年,农田、沙滩、几间茅草房和破砖瓦厂构成了奇瑞汽车的初始状态。尹同跃凭借政府拨出的30万元启动资金,带来了一群动员一汽的小伙伴,开始了奇瑞自主造车的道路。

为了生产第一辆车,芜湖政府投入资金从国外引进发动机和二手发动机生产线,并邀请了20多名外国专家。结果,这些专家敷衍了事,愤怒的尹同跃决心不能,跳长江,开始独立研发。

努力工作是有回报的。1999年4月底,奇瑞的第一台发动机成功离线,点火成功。同年5月,该公司正式宣布,该公司历史上第一台发动机点火成功,这意味着奇瑞的汽车制造道路开始走上正确的轨道。今天,奇瑞的发动机在该行业享有良好的声誉。

不久之后的12月,奇瑞的第一辆车风云成功下线。但由于准生证问题,该车于2001年正式上市,当年以单品牌销售2.8万辆。

2002年,奇瑞汽车产销量超过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汽车行业 八强之列。2005年销量18.9万辆,在汽车行业排名第七;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成功下线,成为第一家进入百万汽车俱乐部的自主汽车公司。2011年7月27日,奇瑞第300万辆下线,是中国第一家产量超过300万辆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

从一家没有资金和技术的小工厂到中国著名的独立汽车企业,奇瑞早期的野蛮和快速发展是偶然和不可避免的。新生的小牛敢于思考和做事。那些年也是尹同跃最精力充沛的时候。谁能想到,在高光之后,等待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转型和落后。

2

起落之间

风景过后,野蛮生长的后遗症开始慢慢出现,最受批评的是盲目的多品牌战略。

2009年,奇瑞汽车稳居自主品牌销售冠军宝座,这也给了尹同跃继续扩张的信心。因此,它宣布开启多品牌、多渠道战略,将汽车品牌分为四个品牌,打造奇瑞、瑞奇、凯瑞、威林四个品牌,旨在打造乘用车和商用车中低端、高端品牌。

后来,奇瑞与以色列量子集团合资,成立了观致汽车,推出了观致3、观致5等车型;2014年8月,子品牌凯义汽车正式发布,a级SUV概念车i-cx。

事实上,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当一个品牌取得优异的成绩,品牌知名度和用户数量不断上升时,单一品牌向多个子品牌发展,就有机会出现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情况。但你知道,奇瑞一直走低价路线,所以当高端市场品牌瑞奇和威林推出时,它们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是成为拖累。

由于基础薄弱,车型量开始下滑,年销量64.3万辆,比2010年的68.21万辆少近4万辆,其中以中高端为主的瑞奇特别不尽如人意。

到2012年,即使奇瑞意识到这一时期不可用,宣布回归一品牌战略,威林和瑞奇品牌也被隐藏,但仍未阻止下滑。年销量56.33万辆,同比下降12.4%。

尹同跃在奇瑞回归品牌的战略新闻发布会上感叹道:第一个到达山顶的人首先感到寒冷,所以奇瑞进行了改革。

然而,尹同跃回归一个品牌的改革似乎并不彻底,也不可预测。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奇瑞仍然想撕掉它的廉价和低端标签,但转型总是反复失败。后来的观点很受欢迎,最终于2017年底转移到宝能集团。

出乎意料的是,奇瑞于2017年9月出售观看之前再次推出EXEED(星途)高端序列;2018年1月,奇瑞汽车宣布推出一款属于奇瑞商用车(开瑞)的全新产品序列——捷途。不禁怀疑奇瑞是否又在重蹈覆辙。

可见星途和捷途这几年的成绩并不出色。尹同跃曾为星途设定目标:2019年计划销售6万辆,努力实现10万辆。但到2021年,星途全年销量仅为3.72万辆,远低于尹同跃的目标。

2019年,捷途目标15万辆,2020年挑战30万辆。结果2021年,捷途销量15.4万辆,堪称两年前的销量目标。

根据乘客联合会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汽车公司销售数据,奇瑞在国内巨头中的步伐明显缓慢,总销量落后于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多年来失去了独立的第一个宝座,与这些汽车公司的销售差距越来越大。

与长城和吉利每年50亿或60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奇瑞近年来的业绩波动,高债务压力,计划未能上市十多年。虽然尹同跃也想通过混合改革试图将船引入理想的渠道,自救,但最终只是解决了迫切需要,未能回到辉煌。

3

千亿豪赌

奇瑞还有机会吗?智能化和电气化转型可能是一个突破。

尹同跃自己说: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来的巨大变化,中国汽车应该抓住新旧轨道转型的关键机遇时期。面对这个关键时期,奇瑞也将重新启航。

这一次,他不再说奇瑞不敢快,也不敢浮躁,而是改为奇瑞的动作要快一点。

怎么快?按照尹同跃的要求,这种速度不仅体现在奇瑞明年将推向市场的第二代混合动力系统上,也体现在瑶光2025战略上。

今年9月,奇瑞发布了瑶光2025战略,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1000亿元进行技术创新,培养研发人员2万余人,其中软件人才50%以上。目标是今年建成19个瑶光实验室,2025年建成300个。

同时,该战略还涉及火星架构、鹏鹏动力、狮子技术和银河系生态,几乎涵盖了当前汽车智能电气化转型的许多领域。在此基础上,奇瑞计划13项核心技术,包括平台架构、三电、智能驾驶、智能云平台和生态合作伙伴。

尹同跃认为,瑶光2025战略是奇瑞紧跟行业发展脉搏,积极迎合泛中心化需求、创新创业的勇敢尝试。它不仅是企业科技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也是奇瑞加快向全球科技公司转型的冲锋号和宣言

但这一战略发布后,引起了很多质疑。首先,奇瑞在2018年制定了自动驾驶四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其中第三个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L三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由于各种原因,L3未能如期实现。

其次,奇瑞汽车能否承受千亿豪赌的压力也是一个问题,毕竟这个数字相当于奇瑞汽车集团2021年的年收入。

最后,尽管奇瑞在电气化领域起步较早,但它也依赖于低端产品。

奇瑞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 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负责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发;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正式成立,开辟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之路;2002年中标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2014年奇瑞eQ纯电动汽车上市,后来推出了奇瑞小蚂蚁eQ1等。

虽然奇瑞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8.85万辆,同比增长190.7%,但其中小蚂蚁和微型电动汽车QQ冰淇淋的比例超过80%。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奇瑞都迫切需要冲高。

不可否认,在变革的浪潮下,前独立的领导者确实很慢。相反,奇瑞的手下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风口,吃红利,如哪吒汽车创始人方云舟、蔚来联合创始人秦丽洪等。

虽然60岁的尹同跃头发花白,不再强壮,但他仍然需要加快速度,与25岁的奇瑞竞争。市场仍在期待国王能否回来。

作者 | 刘媛媛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8171475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