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撰文|Penn;编辑|郭郭

→这是《环球零碳》第617篇原创文章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2023年4月27日,为期10天的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闭幕。

上海车展总展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全球首发车93辆(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28辆)、64辆概念车;271款新能源车型(其中186款中国汽车企业新能源车型)和513款新能源展车。据不完全统计,新能源车展占2/3以上,当之无愧地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

上海车展的主题也从两年前开始“拥抱变化”,进化成今年的“拥抱汽车工业的新时代”。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增长,电气化和智能化无疑是主流趋势,行业逐渐走向新能源创造的新时代。

4月26日,国际能源署在新能源汽车在上海车展上大放异彩的同时,(IEA)发布了《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报告显示,2022 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超过 1000 预计今年销量将再次增长1万辆 35%,达到 1400 万辆。根据 IEA 这种爆炸性增长意味着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的份额已经从 2020 年的 4% 左右上升到 2022 年的 今年将进一步增加14% 18%。这意味着今年世界上每五辆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

根据 IEA 既定政策情况(STEPS),到 2030 年,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翻一番,达到 36%。这是该机构对以往前景的重大向上调整。IEA在其2021 年展望中说,到 2030 年,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 15%,这个水平在 2022 年即将到来。去年,IEA 表示,现行政策将使电动汽车的份额达到 2030 年仅为 21%。

国际能源署主任比罗尔(Fatih Birol)电动汽车推动全球新能源经济的快速崛起,也给全球汽车制造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他说:“我们目睹的趋势对全球石油需求有重大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内燃机一直无与伦比,但电动汽车正在改变现状。到 2030 汽车电气化将使全球石油需求每天至少减少500万桶。汽车只是第一波:电动巴士和卡车将很快跟进。”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01 2023 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2022年是电动汽车的历史性一年,全球年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比2021年的670万辆大幅增长。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份额达到25.6%,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

在欧洲,第二大市场,电动汽车的销量是 2022 年增长15%以上,美国第三大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增长55%,销量占8%。

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排名第一 15 在品牌中,中国有六个席位。中国品牌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新的电动汽车之王。2022年,产量大幅增长211%,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一年生产200多万辆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随着市场销量和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历史拐点。

据《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23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25%。国际能源署预测,2023年年销量将比2022年增长35%,达到1400万辆,占汽车市场总份额的18%。届时,每五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数据,1-3月,中国汽车产销为621万辆,607.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6.7%。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汽车终端市场依然疲软的情况下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1月至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增长27.7%和26.2%,市场份额达到26.1%。尽管国家补贴退出,但新能源汽车增速仍在继续,中国汽车协会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今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34.2%,比去年同期的28.1%提高了6个百分点。据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介绍,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达40%-45%,单月可超过50%。毫无疑问,中国将在2023年的电动汽车销售中再次成为领导者。

02政策增加,电动汽车帮助气候目标

同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动汽车政策使电动汽车产业更加强大。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政策计划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这将极大地有助于实现各自的气候目标。

欧盟和美国已经通过立法实现了其电气化雄心。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3月28日,欧盟理事会批准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正式生效。欧盟理事会在声明中表示,根据这一规定,从2030年到2034年,新燃油汽车和小型客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21年减少55%和50%,到2035年将减少到零。该声明还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在与利益相关者协商后提出一项建议,允许2035年后完全使用碳中性燃料的车辆注册。这项新规定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帮助欧盟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加快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4月12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为了加快汽车行业向绿色低碳交通的过渡,发布了历史上最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根据EPA的提案,该机构计划到2032年将美国新销售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6%。根据美国汽车业内人士的预测,到2030年,美国电动汽车占新车总销量的比例将达到54%~60%;到2032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4%~67%。这将超过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电动汽车在2030年的50%%这一新的气候监管措施将推动美国走在全球减少汽车产生的温室气体努力的前列,跟上欧盟 2035 年逐渐停止销售新燃油汽车的步伐。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随着主要汽车市场政策的不断加大,电动汽车销售前景光明。既定政策场景基于IEA(STEPS)根据分析,全球电动汽车总数(不含两轮/三轮汽车)将从2022年的近3000万辆增加到2030年的2.4亿辆左右,平均年增长率约为30%。2025年电动汽车总销量超过2000万辆,2030年电动汽车总销量超过4000万辆,占所有汽车销量的20%和30%。

03电动汽车供应链和电池变得更加重要

在《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中,国际能源署还指出,电动汽车市场趋势正在积极响应电池生产和供应链。全球公布的电池生产项目足以满足到2030年的电动汽车需求。然而,相关制造业仍相对集中。中国是电池和电动汽车零部件贸易的主要参与者,2022年出口占全球份额的35%以上。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在电池方面,对电动汽车需求的增加正在促进对电池和相关关键矿物的需求。汽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从 2021 年的约 330 GWh 增长至 2022 年的 550 GWh,增幅约 65%。汽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从 2021 年的约 330 GWh 增长至 2022 年的 550 GWh,增幅约 65%。这主要是由于电动乘用车销量的增长。到 2022 年,约 60% 的锂、30% 的钴和 10% 电动汽车电池需要镍。就在五年前,这些份额分别约为15%、10% 和2%。减少对关键材料的需求对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弹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电池需求将大幅增长,在既定政策情况下(STEPS)超过3TWh,在公布的承诺场景中(APS,即完全满足政府气候承诺约3.5TWh,在净零情景(NZE)将达到5.5TWh以上。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除了现有的电池容量外,到2030年还需要50多个千兆瓦工厂(每个工厂的年生产能力为35GWh),承诺情况需要增加到近65个新的千兆瓦工厂。根据研究机构Benchmark Mineral 据Intelligence统计,根据企业公布的信息,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能将达到6.8TWh,足以满足STEPS和APS的需求。

在STEPS和APS中,中国预计将在2025年之前主导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然而,在公布的承诺中,由于美国、欧洲等市场电动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中国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从2022年的55%以上下降到2030年的35%左右。

04挑战仍存

虽然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巨大潜力感到兴奋,但从传统化石燃料汽车到电动汽车的道路并不平坦。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的瓶颈不容忽视。

首先,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与建设仍存在矛盾。目前,在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需要更多的充电基础设施来保证,但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还不够。与此同时,随着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需求的增加,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的紧缩供应和价格的飙升也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此外,如何满足当前电网未来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如何应对电力供应测试也值得考虑。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走上了高速公路,但机遇和风险,希望和挑战是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仍需要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和不懈努力,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稳定而遥远。”

汽车行业的颠覆性变化仍在继续,电气化的新时代正在加速。

(参考文献见微信官方账号环球零碳)

关于我们:

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新高,中国将继续领先'

原创文章,作者:环球零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04207933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