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曾经蜂拥而至的行业人才,他们的下一站在哪里?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手工劳动/兽姐

手工编辑/角叔

生产/独角兽挖掘机

长城汽车“二号位”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凌克汽车销售副总裁陈思英担任长城魏品牌首席执行官,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助理李鹏程担任长安汽车阿维塔副总裁、首席营销官、用户发展中心副总经理……

过去,新能源汽车企业管理团队调整的例子时有发生,但像今年这样密集的情况并不多见。

业内人士认为,到2022年底,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完全退出,购置税减半政策结束,新资本、新品牌涌入,这些因素促使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管的变化也显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紧迫感。

在与几位新能源汽车从业者沟通后,独角兽挖掘机发现这种人事变动不仅发生在高管层面,中基层员工也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

冬天来了,曾经蜂拥而至的行业人才,他们的下一站在哪里?

01去新能源汽车企业

潘刚在新能源造车领域破爬滚打了近8年“老人”,前后在新势力汽车企业、互联网公司汽车制造业务线产品部门工作。

总结多年来接触的同事,潘刚告诉《独角兽挖掘机》,新力量和互联网汽车制造商更愿意招聘传统汽车公司在传动、三电等项目,但大多数其他部门的员工来自互联网公司:“例如,小米汽车制造业务线,其员工来源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小米内部转移员工;第二类是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等互联网工厂跳槽,这部分员工比例最大;第三类来自传统汽车公司、威小理等新势力。”

第三方机构的研究报告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根据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数字技术人才流动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行业作为一个热门行业,受到数字技术人才的青睐,行业粘性相对较高,流动活动相对较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传统金融和教育行业的人才已经流向了新能源汽车。

尽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工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就业机会,但一个事实是,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生活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报道“乘联会”4月25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4月份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为50.0万辆,环比增长-8.4%。

消费市场的低迷也影响了新能源汽车公司对人才招聘的要求。一位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猎头陈敏告诉《独角兽挖掘机》,从她接管的几个项目来看,汽车公司的招聘需求确实在下降,但对候选人的需求正在上升。

“汽车企业招聘和传统汽车企业招聘对候选人的专业经验和专业程度有非常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当然,陈敏最头疼的是,“JD还要求候选人对工作场所有较高的敏感性,因为部门之间的协调、上下级管理和工作报告等,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几个月前,陈敏向小米汽车制造业务线的一名员工推荐了吉利的相关工作。她没想到的是,她已经进入了沟通待遇的环节,“借助他的一些联系人,这个人发现吉利的内部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他觉得自己可能无法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最终选择放弃这份工作。”

02造车越来越安全

赵晨是潘刚在小米制造汽车时的同事。他已经离开了,计划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看工作。虽然他也很清楚就业市场并不乐观,但他说:“找工作不想找工作”,我希望我能克服困惑,在采取行动之前找到新的就业方向。

赵晨告诉《独角兽挖掘机》,他很可能不会再看互联网公司的职位了。毕竟,他已经35岁了,尽管许多公司声称他们不会拒绝35岁或以上的求职者,“但从最近的面试反馈来看,它基本上被互联网公司放弃了。”

另一方面,赵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他认为,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品牌虽然有不同的优势,但本质上,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互联网汽车,“摸着石头过河”。

“传统汽车公司的优势在于没有传统汽车公司‘包袱’,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是按照时代和政策趋势进行业务布局的。此外,他们的制造链也更加成熟。然而,根据同行之间的沟通,我们认为传统汽车公司有时在事情完全考虑之前就急于进行过程,这实际上会拖累项目的进展。然而,根据同行之间的沟通,我们认为传统汽车公司有时在事情完全考虑之前就急于进行过程,这实际上会拖累项目的进展。”赵晨坦言。

他进一步补充说,滴滴、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例如,滴滴应该考虑对其在线叫车业务的影响,小米应该考虑与系统MIUI的集成。这不仅与大生态的业务协调有关,而且还影响资本市场的表现。”

当被问及是否会考虑汽车公司的工作机会时,赵陈也表示他并不感兴趣。据他说,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多轮行业重组,许多品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特别是随着行业的淘汰速度“内卷”加剧变得越来越明显。

在赵晨看来,从拜腾、云都、赛林早期出局,到后来宣布停产停服的自游家庭和天空,以及近几个月频繁传播危机的高合、威马、极氪等,看似资金雄厚、资源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随时都有可能“倒下”,这让农民工感到太不安全了。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出现破产浪潮。一线传统汽车企业旗下新能源品牌的生存机会将相对较大。毕竟,人们有‘家底’,你可以用时间换空间。但是像零跑车这样的二三线可能比较惨,财务数据上的毛利都是负的。”赵晨说。

03汽车公司供应商是新方向吗?

潘刚和赵晨都认为供应商企业是职业规划的下一站的就业方向。

几年前,新能源汽车“风口”正盛,各大企业纷纷开业“抢人大战”,很多职场人都在“天价”在年薪的诱惑下进入这个行业,在新势力造车和互联网造车之间不断跳槽。

“从我们周围许多同行的工作场所变化来看,虽然传统汽车公司的新能源业务、新力量汽车制造和互联网汽车制造都属于新能源轨道,但不同属性的企业自然会有不同的工作风格,所以很多人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即使是在新势力待了几年的潘刚,在网上造车后也没有待过一年。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制造是一项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的业务,特别是研发成本大,容易拖累企业;即使是几支进入成熟大规模生产阶段的新力量也几乎无法逃脱“卖一辆,赔一辆”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开始的命运“洗牌”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离不开技术支持,尤其是自动驾驶、新能源、网络化、信息化等核心技术。从某种角度来看,汽车品牌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在赵晨心目中,无论未来哪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够走出来,供应商都是不可动摇的。

赵晨告诉《独角兽挖掘机》,他开始探索业内知名供应商企业的就业机会,如拉钩、老板直聘等。镁佳科技、中科创达、德赛西威是他关注的三家企业。

新能源汽车供应商也是潘刚考虑的就业方向之一。虽然他在短期内没有跳槽计划,但他认为有必要在看到朋友突然优化后采取预防措施。

“只有变化本身是不变的,提前准备也不是坏事”,当被问及将重点关注供应商企业的特点时,“股东背景、融资经验、含金量高的技术专利、签订长期合作关系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是潘刚给出的四大核心指标。(结束)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均为化名)

原创文章,作者:独角兽挖掘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04207932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