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于2022年11月8日至10日在上海嘉定举行。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汽车行业的首场盛会,本次论坛以齐心协力稳步行动为基础 以蓄势新程为主题,共设置一闭门峰会 1个大会论坛 以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16个主题论坛,与行业精英一起贯彻新精神,研究判断新形势,讨论新措施。其中,在11月10日下午举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在11月10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15:寻找氢能与汽车工业优质发展上CEO刘可飞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我是来自轻程物联网的刘可飞。在氢能产业生态链中提供氢能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我今天的报告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运营开始。
首先介绍近年来轻程运营的实际表现。
这张照片是一个油氢混合站真实场景,距离刚刚结束的世博会会址1.5公里(如PPT如所示),白色车辆是我们2019年投运营的210辆的8.9吨城市配送车,以及预留70兆帕的加氢站。
截至2021年底,我们已投入运营760辆氢燃料电池车,2022年上半年新增350辆,共运营1110辆氢燃料电池车,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
这些表现离不开轻程率先提出的车站-景联动模式,也被业内大家应用。
首先,关于汽车,包括汽车的积极开发、配置和补贴之间的关系,根据车,通过政府补贴的大规模采购,最大限度地降低终端用户的汽车购买成本。
第二个关于车站,目标是让加氢和加油一样方便。根据这一目标,中石化集团在多个地区成立了合资企业,希望利用中石化集团现有3.1万个加油站改为油氢混合站的优势,提供更好的加氢服务。同时,考虑到加氢站的运行效率与各车站匹配的车辆和各种车型的加注时间有关。
第三,关于场景、场景挖掘和物流优化。包括三个基本条件:1。企业是否有基础;2。是否有热情;3。是否有特点。在数字物流升级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场景挖掘和物流优化。
轻型提供的产品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解决方案,包括车辆成本、氢供应价格、保险价格、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因素。我们为所有终端用户提供接近或略高于柴油车的价格。
介绍轻程的主要场景:1。城市快递、城市配送;2.港口和集装箱运输;3.中石化非危险化学品运输;4.行业龙头企业运输。
这是轻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照片(如PPT所示)。包括京东.COM和百威;宜家使用42吨拖拉机;与马士基相关的龙头企业;顺丰快递;中石化非危险化学品运输赛科;香港使用49吨红色;还有益海嘉里等。
这些公司非常愿意利用氢能来宣传他们对减排的态度。正是因为这些客户对氢能推广过程的认可,我们才更有信心氢能是未来的终极能源。
实际操作结果如何?
这是我去年在论坛上对燃油汽车和氢能汽车的预测。以49吨为例。当时,我们预计第一年补贴后的整车价格可能是45万到60万。使命寿命为1000小时,几乎是柴油车使用时间的一半。当时,氢耗预计为11~12公斤/100公里。根据每公斤35元的氢价,每公里的运营成本比柴油车贵1-1-5元。
实际运营后,通过大规模采购,我们将整车采购价格控制在35万至45万左右。根据核心燃料电池企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分析,可以推断我们目前的电堆可以达到2万到2.5万小时,当然还需要时间验证。但最可观的是,氢耗达到每百公里8.5公斤至9.5公斤,按氢价35元/kg每公里的成本为2.98至3.32元,这个数据几乎和8元左右的柴油车一样。
基于这些准确的数据和大规模的操作,我们相信氢能的未来。因此,在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轻松提出了商业运营的升级计划。
首先,车站-景观联动2.0版将考虑车辆的轻量化设计、智能驾驶、安全管理、重塑业务系统、车队和司机的可持续发展、氢运输方式和效率、氢分类(低碳)OR绿氢)。今天几位嘉宾的分享都提到了这些内容,在这里我将重点介绍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从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的实际运行来看,原本可以装30吨袋的运输。由于氢燃料电池车的重量比柴油车重1.8吨,我们需要减少两吨袋,运行效率将降低7%。与4.5吨城市配送车辆相比,一般柴油车辆的负荷可达到1.5吨左右,但最近一批新能源车辆,无论是纯电动还是燃料电池车,负荷不到柴油车辆的一半。这种操作效率真的令人担忧。因此,轻量化设计非常重要。
根据这些想法,我们轻松提出了新的服务和产品,从最初的成本管理解决方案,到第二阶段的安全运行管理解决方案,再到第三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水管理解决方案。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我们如何考虑吃得好,如果我们吃得好,我们会考虑吃得更健康。这就是轻度思考的逻辑。
根据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安全性和碳排放三个维度,在原始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主要包括重塑商业系统、船舶绿色能源和氢生态的场景。
重塑业务系统。例如,从氢能合适的长途重载和冷链领域,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新鲜领域的企业都在亏损,如熟悉的丁东购物、盒马等。如果氢能汽车应用于新鲜冷链项目,如何使用新能源汽车?答案是重塑原有的商业模式,即利用氢能的机会重组和整理物流的逻辑。
我们最初的氢能发展是用得好,用得久,用得起。现在的模式是用得起,然后在用得起的基础上用得好,最后用得久。
减碳排放,大家要一起行动!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直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5201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