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能源汽车销售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激荡,新一轮竞争还有待观察!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Q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0%、110%。销量和客单价同步增长的协同作用下,业绩持续爆发,于此同时,海外市场捷报频传,成为新能源行业增长新动力。出海新契机,新能源墙里墙外两开花欧洲能源供应紧张,加之盟友坐地起价的行为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截至2022年Q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0%、110%。

在销售与客户单价同步增长的协同作用下,业绩继续爆发。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的好消息频频传播,成为新能源产业增长的新动力。

新的出海机会,新能源墙内外两朵花

欧洲能源供应紧张,加上盟友起价,欧洲不得不进行能源改革,这无疑为新能源汽车开拓欧洲市场提供了绝佳时机。

[2022新能源汽车销售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激荡,新一轮竞争还有待观察!

(图片来源:2022年9月汽车出口数据简报)

欧洲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能源结构,今年 6 自1月份以来,欧洲议会投票支持欧盟委员会的立法建议 2035 禁止销售新的燃料汽车(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对成熟,技术和价格优势明显,成为欧洲市场的首选。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汽车出口涨势惊人。9月,汽车企业出口30.1万辆,环比下降2.6%,同比增长73.9%。1-9月,汽车企业出口211.7万辆,同比增长55.5%。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万辆,环比下降40.3%,同比增长1倍以上。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1倍以上。

从各大汽车公司公布的10月份销售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比亚迪10月份销量为21.78万辆,首次登上汽车月度销量榜榜首,连续2月份销量超过20万辆,超过特斯拉近15万辆。广汽提前完成年度销售计划。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业绩提升,出口喜人。许多优势使汽车公司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满意的答案。

[2022新能源汽车销售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激荡,新一轮竞争还有待观察!

(图片来源:富途牛)

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国内外都是高增长的增量市场。到2022年上半年,据公安部统计,新能源汽车1000多万辆,2021年新能源汽车年渗透率14.0%,2022年1-9月24.5%,9月单月29.3%。自22年4月以来,电车渗透率一直保持在25~26%左右,后续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整个新能源轨道,行不到一半。

国外市场化石能源储量有限,改善能源结构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此外,欧洲国家经历了这场战斗。即使能源进出口恢复到旧状态,也不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产生太大影响。欧洲不会再把希望寄托在局势的和平和盟友的慷慨上。相反,由于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缓和,欧洲国家将不遗余力地加大新能源布局力度,防止今年形势重演。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扩大,这也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转机。

新老品牌内卷加剧,比亚迪地位超然

[2022新能源汽车销售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激荡,新一轮竞争还有待观察!

作为新能源市场的领头羊,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复苏、国外需求增加的行业机遇中占据优势,获得最大红利。与2021年相比,2022年Q3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增加了12.1%。与比亚迪相比,下面的品牌业绩有所提升,但情况并不乐观。

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退居二线。10月份新能源汽车数量交付统计:极氪、蔚来、理想,分别交付10119、10059、10052,小鹏直接跌至5101。在新势力方面,广汽埃安、哪吒、问界以30063、18016、12047的交付成绩进入前五,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行业发展正隆,时维新老势力洗牌,目前看新锐突起,老势力后力逐渐逝去。

魏小理依靠情感发电、营销吸引顾客,各种噱头吸引眼球,调动情感消费,质量控制、售后不跟上,声誉损失严重,声誉疲惫,产品竞争力本身没有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提高,但由于行业的发展,新品牌不断导致竞争力的流失。

前沿品牌有自己的特点。广汽埃安的主要客户是B端,在终端消费者市场上的影响力有限;哪吒准确定位中低端市场,与英伟达成合作,智能努力扩大目标群体;问世界的优势在于质量控制、生产能力和渠道。依托华为的勇敢进步,不可低估。

东风遂起,暗流不息,海外市场成为弯道超车的契机

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业绩爆发是由几个因素共同推动的,包括客户单价。虽然整车落地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但也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此外,价格上涨是由上游综合成本增加引起的。虽然供需回归平衡,但这种现象必然会淡化。

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节能、环保、经济适用车转变为吞金兽,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被动价格上涨,以及配置和服务升级带来的额外消费。价格上涨的维护和天价的维护费用超过了新车的价格。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刺客的背刺消费者,这种背刺总是伴随着,这种消费混乱最终会耗尽消费热情。

此外,虽然新能源行业现状良好,但行业马太效应明显,赢家吃,国内品牌生产低,当然,产品、服务投资必不可少,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是企业的重要护城河,同时稳定基本板块,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海外是一个新的市场,分销越早,就越能抓住机会。目前,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仍受到海运能力的限制。我们不仅要跟上国内市场行业的发展,而且要尽可能扩大海外市场的份额。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激荡,新一轮的竞争还有待观察!

文/墨璋

来源:松果财经

原创文章,作者:松果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0820123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