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创新航还有投资价值吗(市值蒸发掉269亿港元)

谁曾想,刚上市不久的中创新航,就迎来了资本市场的迎头重击。截至今日港股收盘,中创新航报收22.8港元/股,与刚上市时38港元/股相比,累计跌幅至40%。简单计算一下,中创新航已经由上市首日673亿港元的市值,蒸发掉269亿港元,约合248.7亿元人民币。

谁曾想到,刚刚上市的中创新航,迎来了资本市场的重击。

截至今日港股收盘,中创新航报收于22.8港元/股,与刚上市时的38港元/股相比,累计下跌至40%。简单来说,中创新航已经蒸发了269亿港元,约248.7亿港元。

怎么会这么突然?

中创新航,股价暴跌

事实上,早在中创新航的招股说明书中就体现了一些隐患。

根据中创新航的招股说明书,2019-2021年,中创新航最大客户广汽埃安控股股东的收入分别为6.86亿元和15亿元.各占同期总收入的39.6%、55.1%的39.6%、55.1%和51.9%。

换句话说,广汽、长安等大客户支持中创新航之所以能够走出困境,成长为目前的地位,是因为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反过来,作为中创新航的大客户,广汽埃安将对中创新航的收入会对中创新航的收入产生50%的影响。

就在昨天,广汽埃安正式宣布成立因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及相关产品技术服务。

广汽当打工人的广汽终于开始了电池。

据了解,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贸易联合投资,由广汽埃安控股。公司成立后,将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包括自主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项目总投资高达109亿元。

从广汽埃安的角度来看,动力电池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中,非常实用。但这对中国创新航空公司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虽然派电池技术的发展仍然需要很长时间,但对于严重依赖广汽的中国创新航空公司来说,这无异于一把悬而未落的断头台。

当然,拥有大客户是一件好事,但作为电力电池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过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讨价还价能力,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现在看来,如果被大客户刺伤,不仅业务会受到影响,股价也会非常悲惨。

中创新航,股价暴跌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中创新航的薄利多销战略是否需要改变?不可否认,低价换市场的方式促成了中创新航的一笔交易,但也导致了毛利率低的恐怖。

根据相关数据,2019-2021年中创新航总毛利率分别为4.8%、13.6%、5.5%,而宁德时代同期毛利率高达29.06%、27.76%、26.28%,国轩高科技毛利率为32.54%、25.23%、18.61%。

特别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如此明显的今天,中国创新航空要想保持毛利率,赚钱,就需要转型为其他盈利模式,如电池技术和电池质量……

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上海钢铁联合会10月28日发布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再次上涨4500元/吨,平均价格为55.9万元/吨,创历史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无法控制原材料成本的中创新航更加困难。

中创新航,股价暴跌

那么,中创新航还有投资价值吗?

很难说,至少在短期内,在国内电力电池市场,中国创新航空公司可以稳步进入前五名和世界前十名。但也需要面对的是,如果中国创新航空公司仍然只依靠单一的大客户输血,而不是更好地开源,引入更多的客户,那么喝毒药来解渴。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否培育出第三家强大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创新航终究会走向何方?故事和故事还在继续,走着看……

原创文章,作者:凤凰网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2910962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