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耐久性和充电问题经常受到批评。随着纯电动汽车里程的不断提高,长充电时间逐渐成为纯电动汽车的主要痛点。为了解决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汽车公司提出了两套超快速充电和换电模式。经历过“充电困难”的车主非常渴望换电模式,因为换电效率很高,换电只需要3分钟左右,速度不亚于给燃油车加油。
但在电站大规模更换之前,成本是电站更换模式的障碍,入不敷出是电站更换的正常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改变。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电网峰值调整储能和智能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新政出台后,预计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电力更换行业将加快进入盈利时代。
换电模式的前景是什么?
电力交换模式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十多年前,外国企业就试水了,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现在技术的进步使电力交换技术焕发了新的活力。电力交换技术的兴起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与传统的充电方式相比,电力交换技术更快、更方便。
想象一下,你的车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焕然一新,继续陪你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同时,换电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焦虑。长途旅行不用担心电量不足,随时随地都可以快速换电。
国内电力交换模式的先驱被认为是威来汽车和北汽新能源。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涌入电力交换业务轨道。随着长安汽车、吉利控股、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埃安等企业的加入,电力交换阵营进一步扩大,发出了电力交换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信号。
威来汽车还与南方电网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虚拟电厂、电站业务、电池梯次、回收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充电和更换电站、储能站等聚合资源进入虚拟电厂平台,而且促进电力更换模式作为分布式储能的商业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力更换服务的便利性,而且为电力更换行业的利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资本市场对换电模式的市场空间也给予了乐观的预期,预计到2030年底换电站设备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091亿元。这种巨大的市场潜力无疑为换电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该政策也在鼓励电力交换技术的发展。《关于加强电网峰值调整储能和智能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还明确表示,通过有序充电、汽车网络交互、电力交换模式等形式,促进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调整,挖掘用户侧的灵活调整能力。
在政策的支持下,电力交换模式的规模有望进一步加快,届时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出行和生活将更加方便。随着电力交换模式的大规模到来,利润也在进一步加快。
千亿市场如何盈利?
事实上,早在2011年,国家电网就将电动汽车的基本商业运营模式确定为:电源更换、插入充电、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然而,更换电站的布置比充电桩的建设要困难得多,这也导致了从“电源更换”到当前的“电源更换补充”。
多年来,电力交换行业发展如此缓慢,许多人会说,因为电力交换是一种重资产模式,建设投资大,土地难以获得。然而,在我看来,电力交换的商业模式直到现在还没有通过,最大的关键是没有找到相应的利润点或收支平衡点。
吉利汽车掌舵人李书福曾提到,统一电池规格是换电模式盈利的前提。目前,要推进换电接口软硬件协议的标准化,推进换电池组的标准化制定,使换电池组能够真正在不同的汽车企业、不同的电站和用户之间交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换电模式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是盈利的前提。
但在当今百花齐放的新能源市场上,统一电池规格的希望非常渺茫。虽然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具有世界领先优势,但由于车型和带电量的不同,各企业的电池尺寸和结构多种多样,尺寸规格、材料和技术标准化程度较低。对于换电站来说,电池尺寸和规模的差异会导致不同车型之间的切换困难。如果标准不统一,将电池更换为几十家汽车公司和数百种车型,运营成本将急剧增加,更不用说提高运营效率了。
目前,电力交换市场类似于10年前的充电市场,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建设成本高,电力交换车型少。在可预测的时间内,利润是不现实的。目前,许多汽车公司敢于加入电力交换行业,主要是B端汽车用户。一汽奔腾和瑞兰在线叫车支持电力交换模式,能源补充效率高,能源补充时间大大缩短,进一步提高在线叫车的收入。
只有实现盈利,任何商业模式才能持续。换电模式不是无法盈利,而是需要规模效应。如果换电站的数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消费者就很难获得更好的换电体验。相反,如果换电站使用频率不高,企业的高投入和运营成本难以稀释,从而延长了换电模式的利润周期。突破怪圈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联合起来,加快动力电池规格尺寸和换电标准化,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事实上,在保持车辆动力电池安装设计不变的情况下,更换电站可以根据不同的范围和动力需求提供不同容量的动力电池模块,以满足不同模型的需求。该模块化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单个和模块端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百姓评车
目前,唱衰换电模式的声音更多的是从运营成本的比较出发的。事实上,在使用方面,换电模式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所有权迅速增加。当超过现有社区充电桩的负荷时,换电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路径,因此盲目唱衰换电模式是不可取的。
如今,随着政策的不断支持和汽车公司的努力,这种双向状态也使电力交换从一池死水变得充满活力。无论如何,电力交换的普及只会给新能源行业带来难以形容的好处,现在你我只需要等待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3/052314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