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在商业世界中,设计一个复杂的蓝图并不难。困难在于如何逐步实施,这就要求创始人具备强大的战略交易能力。

在汽车行业,既有宏大的商业蓝图设计能力,又有顶级的战略交易能力,有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就是比亚迪的王传福。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为此,本文将回到比亚迪汽车制造的初始场景,深入分析王传福面临困难的三个关键选择。

01

当电池业务蓬勃发展时,进入汽车行业

王传福面临的第一个关键选择是为什么要造车。

众所周知,王传福于1983年被中南矿业冶金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录取,1987年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推荐。工作五年后,29岁的王传福向表弟借了250万元,创办了比亚迪,生产了手机电池。凭借优质低价的产品优势,比亚迪创业7年后在香港股市上市,期间几乎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帮助投资者获得巨大回报。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然而,2002年,当电池业务蓬勃发展时,王传福决定造车。然而,这一决定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基金经理甚至开始疯狂地卖空比亚迪的股票。

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还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吗?压力太大了,你至少会怀疑自己的想法。大多数人可能无法承受压力,所以他们直接放弃了。毕竟很多事情前景不明朗。谁能拍拍胸脯说自己的观点一定是对的?

但36岁的王传福并没有让步,他的思维逻辑如下:

首先,比亚迪的手机电池市场门槛不高,迟早会出现血腥的价格战。

其次,即使一部手机配备了两个电池,利润也很薄,增长空间也很小。

因此,在电池业务萎缩之前,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市场空间。基于这些想法,王传福实际上有三种选择:

一是继续扩大产量,主动发动价格战,杀死竞争对手,震慑后来者。

第二,进入手机行业,做手机的其他部件,毕竟当时的手机市场还在快速增长。

第三,找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进行长期布局。

如果你是普通人,你必须选择第一条和第二条路。但是王传福不一样。他选择了第三条路,这条路“未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是电动汽车。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他不选择前两个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无论电池有多好,它都只是手机的一个非核心部件,你的命运最终由他人主导;其次,如果你进入手机行业,你将不可避免地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竞争,这将脱离你的核心业务,获胜的机会很小。

而且他选择了汽车业务,逻辑也很清晰:首先,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是比亚迪核心业务的自然延伸。其次,电动车对电池的使用量是手机的1000多倍,市场空间巨大。其次,电动汽车使用电池的次数是手机的1000多倍,市场空间巨大。最后,当时,国家已经完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计划,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么,什么赚钱做什么,也不是很胆小,只能抱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出发,主动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此,王传福曾总结出这样一句经营哲学:“像生活一样,企业无法承受一项业务的衰退和另一项业务兴起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核心产业衰退之前,他们必须毫不犹豫地创造新的业务,也就是说,你不能等到你的业务失败,更不用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拯救一个失败的业务了。”

02

从0到1,怎样破局?

汽车制造的战略方向已经确定,但一开始一切都很困难。比亚迪是汽车行业的初学者。从0到1,如何开始?

首先,比亚迪于2003年收购了秦川汽车。秦川汽车最早的产品是与日本铃木合作生产的经济型汽车奥拓。它自己的产品叫福莱尔。2002年,它销售了1700辆,成绩令人满意。

此时,王传福有三种选择:第一,继续生产福莱尔,首先了解如何制造汽车;第二,直接制造电动汽车,即使不盈利,也可以依靠融资或其他业务生存;第三,同时制造燃料汽车,同时制造新能源汽车,但战线太长,投资巨大。

王传福选择了第三条路,他在一年内发布了五辆新车。

第一个,简单的F2。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第二款,旅行车F4,要知道到目前为止,旅行车市场还不大,比亚迪敢于在20年前推出这样的车型。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第三款,纯电动出租车EF3,据说当时的续航里程为350公里,还有专门的充电桩。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第四款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福莱尔HYBRID-S,四缸发动机,永磁同步电机。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第五款是贴满李小龙车衣的Dragon Car。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但不幸的是,这五款比亚迪自主设计的汽车都失败了。

是的,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弯道超车,蓝图很漂亮,但现实很残酷,比亚迪当时的汽车电池技术完全不成熟,插电式混合技术不仅成本高,而且价格昂贵,市场接受度很低。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是咬牙开发技术吗?这是必须的,但是长期没有现金流,企业能支撑吗?

此时,王传福选择在投资技术研发的同时大胆复制作业。谁卖得好,我就抄谁。2006年,比亚迪的第一款燃油汽车F3上市,外观和性能与丰田花冠相似,7.38万元的价格仅为花冠的一半。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上市半年后,F3月份销量超过3万辆,创下了当时自主品牌自行车型月销量记录,为比亚迪带来了16.5亿元的收入。

在这个时候,一定有人会问,好的创新精神呢?你怎么只知道剽窃呢?事实上,有一个误解,那就是比亚迪的五种过度先进的创新不是正确的产品策略。相反,当时消费者的需求是,我买不起真正的卡罗拉。即使我买了一个假货,总比没有好。因此,F3的产品策略是正确的。

可以看出,所谓的创新不仅仅是原创的技术,而且必须考虑到用户需求和企业的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在造车初期,比亚迪以极低的成本快速试错,然后借鉴市场上的爆款产品,先生存。

03

产品屡战屡败,如何解决问题?

2006年,BYD再次冲击新能源市场,推出了纯电动汽车F3E,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可达300公里,但这是每小时40公里匀速测试,价格是燃料版的三倍。可以想象,这个产品已经完全失败了。

2008年,比亚迪以14.98万元的价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F3DM,但这款车动力不好,加速度不好,意外失败。

比亚迪因两款重型新能源产品的失败而受到质疑。更不用说在2008年,即使在8年后的2016年,吉利和长城的高管们仍然公开质疑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认为新能源只是昙花一现。当时,王传福的压力一般都不大。

失败并不可怕,屡战屡败才可怕,这将严重挫败团队士气,此时该怎么办?

此时,王传福解决问题的想法是转向商用车。所谓商用车,是指ToB的汽车业务,如9座以上的客车、卡车、出租车等。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比亚迪于2010年开发了首款纯电大巴K9,在深圳率先投入使用。

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E6于2011年在全国投入使用。

2013年又提出了7 4.全市场战略布局,7代表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卫生车辆、私家车,4代表仓储矿山机场港口,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汽车场景。

2015年,比亚迪在伦敦推出了电动双层巴士,签下了65亿元的大订单。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为什么转向商业化是让比亚迪活下来最关键的棋?

由于电动汽车在城市公交领域,在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下,难度低,公交运行固定线路,充电网络易于建设,此外,出租车和公交客户必须比私家车大得多,这在未来私家车电气化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点像“城市被农村包围”战略方针。

从这里不难看出,王传福的特点是战略定力强,战术灵活,整体节奏感把握得很好。

04

在最黑暗的时刻,比亚迪梭哈闯关。

最终,让我们来看看比亚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2019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转折点,但当时各方都不知道。

由于当年政策补贴大幅下滑,新能源汽车销量停滞不前,许多造车新势力面临灭顶。虽然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但各种欺诈和补贴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补贴生存,缺乏市场生存能力。为了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生存下来,政策选择向中国市场引进鲶鱼。特斯拉来到了比亚迪最大的竞争对手。对于那些靠补贴生存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来说,特斯拉不是鲶鱼,更像鲨鱼。特斯拉上海工厂于2019年1月7日正式开工,当年12月30日,第一批Model 三开始交付。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当然,特斯拉也不负众望,上来就给了中国市场一个下马威,2020年元旦,特斯拉发布公告,国产Model 3基本车价从35.58万元降至32.38万元,加上补贴,Model 售价为29.905万元。这种定价的意义在于,特斯拉正式拉开了电动汽车时代的序幕,正式挑战BBA,冲击传统燃油汽车长期占领的豪华市场。因此,电动汽车正式从TO开始 B进入TO 在C时代,比亚迪等待已久的新能源浪潮终于出现了。当然,这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机会自然不用说,风险是比亚迪没有时间继续摩擦,必须把几十年,盒子底部的核心技术,梭哈,窗口期过去了,等待比亚迪,注定要失败。

你知道,当时的比亚迪仍然不受市场的青睐。许多人认为比亚迪每分钟都会被特斯拉打败。这并非不合理。当时,比亚迪王朝系列产品基本上分为三个版本:燃料、混合动力和纯电力。有时价格差异可以达到两倍。在这么多版本中,更不用说消费者选择的困难了,消费者心目中的比亚迪印象非常模糊。你擅长什么?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比亚迪一直提倡新能源,但他正在销售大量的燃料汽车。如果比亚迪的新能源很强大,价格是燃料版本的两倍。即使插入式混合物很贵,通常的油耗仍然很高,电池寿命也不好。

大家都很熟悉后面的故事。

在关键时刻,2020年3月,比亚迪发布了创业25年来革命性的刀片电池,磷酸铁锂扭转了相对于三元锂电池的弱势地位。随后,2020年7月12日,比亚迪汉上市,全系列配备刀片电池,车长4.98米,四轮驱动高性能版100公里加速3.9秒,最低续航550公里,价格区间21.98万至27.95万元。

比亚迪汉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中级车。当时只有纯电动版,没有燃油版。王传福的产品定位非常清晰,就是用高档产品直接代言刀片电池。

幸福来得特别突然。自上市以来,汉的月销量没有下降到4000台以下。几个月来,销量达到1万多台。产品供不应求。从订车等待周期三个月开始,汉的产能直接爆炸。

继汉之后,比亚迪于2021年1月推出了第四代DM—超级混合动力技术已成为比亚迪引爆新能源市场的核武器。

在此之前,比亚迪研发的磷酸铁锂、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核心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市场视为鸡肋。然而,无论外界如何嘲笑,王传福始终坚持研发为核心技术,不受外界干扰。王传福的战略决心可见一斑。

2023年8月,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王传福回忆起过去,哽咽了一段时间:“…但我还是拍板,要继续做,插混路线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我也承认。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可行的路线。可以说,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可行的路线。直到2020年,比亚迪在插入式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电动混合动力系统和插入式混合动力专用刀片电池三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应用。”听到这句话,观众都被感动了。

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战略选择,绝不是什么热做什

如今,微博上有这样一个热梗,就是在李斌或雷军的微博下,很多网友给了他一个想法,俗称“教他做CEO”,当然,没有必要忽视吃瓜的人的意见,但王传福如何一步一步地把蓝图变成现实的经典案例,当主要汽车公司在残酷的内卷中,真的不可忽视。

原创文章,作者:电动大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3/052314961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