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而不赚钱,国内新能源汽车盈利的混乱

“泼天的销量”来之不易,但难言“富贵”。中国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盈利问题不仅考验了企业如何走好转型升级的道路,也考验了当前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为行业乃至社会各方提供的时代试卷。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增长点。然而,随着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快速增长,各方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的担忧也在加剧。

“繁荣而不赚钱”,国内新能源汽车盈利的混乱

“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尤其是以国内销售为主的企业,还没有盈利。”最近,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了当前汽车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企业利润困难是他谈论的重点之一。

“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赚钱”这不再是一个新话题,近年来多次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国内汽车产量达到3016.1万辆,销量达到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

虽然销售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由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模式,大多数汽车公司的高投资难以通过相对分散的消费转型,规模效应只出现在特斯拉、BYD等少数龙头企业,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没有跨越战略损失阶段,利润问题更加突出。

“市场上有900万辆新能源汽车行业。总的来说,整个行业仍然遭受严重损失。目前,据统计,中外乘用车品牌约100个,只有四五个品牌盈利。相信最多两年,这种模式就会改变。”1月16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4年长安汽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承认,长安新能源在整个产业链中亏损,亏损非常严重。基本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据报道,威来近五年亏损700多亿元。这不是个案,其他企业的损失往往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特别是近年来,自2023年初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抢占市场,价格是许多企业或主动或被动选择,目前阶段,占据高利润更重要,汽车企业利润越来越困难。不止一家汽车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年度目标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先生存。

又红又不赚钱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让跨国汽车企业甚至业外人士直呼“看不懂”,“做新能源汽车不赚钱,做不到,不可持续”,这种声音也让很多人更加困惑和困惑。

如何看待转型期?“盈利难”

对此,中汽协会专家反问,“企业如何在产业转型期赚钱?”“尽管短期利润不佳,但新能源汽车是一条新赛道。”中国汽车协会专家进一步指出,目前,就像万米长跑一样,企业是否要争取这条轨道,市场实体应该有自己的选择,这也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律。

从产业战略布局的角度来看,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领先世界,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科技进步给汽车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增长。近两年来,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产品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扩展范围和纯电动汽车。

对于传统汽车公司来说,很难通过使用两套产品和两套产能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并不断增加对电气化、智能化和网络化领域的投资来赚钱。对于新力量的企业来说,如何继续融资和生存与生死有关。

中国汽车协会呼吁企业协调盈利、生存和发展问题,合理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根据自身的生存能力做出判断,选择自己的路径。

“盈利难”,不仅仅是企业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工业巨变时代,“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仅是企业家必要的战略愿景,行业相关方甚至包括管理部门,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和思考当前的愿景“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不赚钱”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其他行业经验已不能轻易应用于这一问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永伟在最近的媒体交流会议上表示,汽车行业已进入智能电动时代,具有高科技产业的属性。汽车工业也引入了一些高科技产业的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其发展道路与传统产业有本质区别。比如一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就是用未来的钱做今天的事情,不看报表看资金流量,不在乎眼前是否赚钱。在特定阶段,他们靠资本和金融市场赚钱,而不是卖东西。融资环境,而不是降价等短期行为,决定了这类企业的生死。

这给行业相关者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首先是如何在概念上为企业创造新的属性和融资发展模式,以及是否能够接受行业。在鼓励企业有效创新的同时,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避免资本流动“游戏”。即使是对企业传统标准的评价,也要根据新模式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情况进行调整。

张永伟认为,不要轻易看不起目前不赚钱的企业,也不要急于赚钱。纠结于“是否挣钱”、“为什么不赚钱还要做?”对于这些问题,企业的创新行动很容易放缓。当然,这种新模式和新思路的风险很高,但创新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需要敢于冒险。

行业专家指出,完善汽车行业管理体系是我国汽车行业治理转型的重要基础,优化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是我国汽车行业治理转型的重要方面。在新一轮全球汽车工业革命中,制定全面、长期的产业政策对支持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汽车纵横

排版:汽车纵横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纵横全媒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02314794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