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实现32

2023年1月至12月,中国电力等电池累计产量为778.1GWh,累计同比增长42.5%;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16.3GWh,累计同比增长32.4%。

装机量:2023年1月至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为387.7GWh,累计同比增长31.6%;与去年同期相比,共有52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装车配套设施,减少了5家。

三元电池累计装载量126.22GWh,占2023年总装车量的32.6%,累计同比增长14.3%;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载量为261.0GWh,占总装车量的67.3%,累计同比增长42.1%。

2023年12月,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威锂能、国轩高科技、蜂巢能源、LG新能源、瑞浦兰钧、新旺达、富能科技、正力新能、多氟多、卫蓝新能源、极电新能源、荣盛盟固利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15名。

2023年1月至12月,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威锂能、国轩高科技、蜂巢能源、LG新能源、新旺达、富能科技、正力新能、瑞浦兰钧、多氟多、捷威动力、魏蓝新能源、安驰新能源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15名。

中创新航实现32

中创新航实现32

中创新航实现32

从上图可以看出,宁德时代仍然以断层优势夺冠,2023年实现了167.1GWh,市场份额为43.11%。其中三元电池装机容量为78.33GWh,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容量为88.77GWh。

比亚迪累计装机容量为105.48GWh,市场份额占27.21%。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2023年全部为磷酸铁锂电池,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排名第一,成为市场的绝对主力军。

中创新航实现32.9的装机量GWh,市场占8.49%,分别在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排名中排名第二和第三。两者几乎持平,业务发展相对稳定。

亿威锂能、国轩高科技、蜂巢能源等企业仍在动力电池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此外,韩国电池巨头LG新能源再次进入年度榜单。2023年装机容量为8.34GWh,均为三元电池,市场占2.15%。

据估计,2023年12月,威来汽车大规模接收卫蓝新能源的360Wh/kg锂电池电池电池,让卫蓝新能源在2023年12月的动力电池装载榜上大放异彩!

包括能源在内的韩国电池公司已经开始布局磷酸铁锂电池。该公司的目标是为特斯拉Model提供比宁德时代更多的能量密度 3.电池高20%。

此外,两种新面孔值得关注,分别是排名第13的卫蓝新能源和排名第14的极电新能源。

固态电池企业卫蓝新能源在近400GWh的装机量中贡献了0.8GWh,比例不到总量的1%。虽然比例很小,但值得特别关注。由于该公司的产品是半固态动力电池,0.8GWh的装机容量意味着半固态电池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2023年6月30日,卫兰新能源360Wh/kg锂电池电池交付签订合同,正式交付至威来汽车。这是威来汽车150度大电池组中的电池。据估计,2023年12月,卫兰新能源大规模接收卫兰新能源的360Wh/kg锂电池电池电池电池将在2023年12月的动力电池装载榜上大放异彩!

极电新能源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企业。2023年12月14日,极氪发布的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生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金砖电池,产于吉利衢州极电项目。据了解,利衢州极电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三电储能系统智能制造厂。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联动,极氪建立了动力电池自主研发和制造的“护城河”。

原创文章,作者:中汽数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52214558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