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在国内外市场齐心协力

固态电池技术在国内外市场齐心协力,汽车规级固态电池时代正以比市场预期更快的速度迎面而来。

国际市场追求固态电池

根据同花顺的市场数据,1月4日,美股市场QS开盘时跳空上涨,盘中最大涨幅达到53.42%,收盘时仍达到43.08%。

固态电池技术在国内外市场齐心协力

图片来源:同花顺

QS的大幅上涨也带动了A股市场固态电池概念股的大幅上涨。例如,金龙羽(002882)于1月5日和1月8日连续两次上涨。

固态电池技术在国内外市场齐心协力

图片来源:同花顺

QS的上升有其背后的原因。据媒体报道,QS的无负极/固态电池样本最近通过了一项关键的耐久性测试:结果表明,它可以实现50万公里的超长寿命,几乎没有电池寿命下降。

Powerco表示,QS固态电池“实现了1000多个充电循环,容量仍超过95%。”这无疑远远超出了行业标准( 700次循环和20%的最大容量损失)。此外,QS固态电池在快速充电、安全性和自放电方面也符合或超过测试标准。

PowerCo 首席执行官 Frank Blome “这些测试结果令人兴奋,有效地证明了固态电池的潜力。最后,该技术可能会带来里程长、充电速度快、几乎没有衰减的电池。我们对固态电池充满信心,并将与合作伙伴合作 全力推进QS量产。”

数据显示,QS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加州圣地亚哥,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可扩展、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的深度固态电池研发公司。

QS的固态电池技术基于固态电解质。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公司的固态电池技术已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进行了测试和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12月,QS就将首批24层固态电池样品交付给包括大众在内的合作伙伴。

除了最近引人注目的QS,海外市场还有很多关于汽车规级固态电池进展的新闻:

2023年11月,美国固态电池技术开发商Solid Power, Inc. 在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中,该公司生产了第一批固态电池A-1样品,并将其交付给宝马。

2023年10月23日,丰田汽车宣布了全固态电池项目的新进展,称下一代固态汽车电池正在等待大规模生产。丰田工程师说:“在电池层堆叠速度方面,我们可以说非常接近大规模生产的步伐。丰田未来将进一步提高生产速度,确保质量。”

雷克萨斯英国产品经理丰田的Paul Vechione在谈到固态电池时表示,雷克萨斯可能是第一个引入固态电池的人。他还暗示,固态电池的早期应用可能会出现在混合动力车型中。

2023年10月12日,丰田和日本光兴石油公司宣布,将与纯电动汽车全固态电池量产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固态电解质量生产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力,努力使全固态电池从2027年到2028年进入实用阶段。

2023年5月13日,汇能科技正式宣布,将投资52亿欧元(目前约411.6亿元),在敦刻尔克新建海外固态电池超级工厂。超级工厂的生产能力计划为48GWh,将于2024年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26年底开始大规模生产。超级工厂将生产电动汽车配备的固态动力电池

稳步推进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呈现出半固态电池与固态电池一起发展的良好趋势。

先看全固态电池的进展:

2023年12月25日,长安汽车与赣峰锂业发布公告,双方共同研发固态电池,预计自2025年起逐步量产应用固态电池。

2023年12月12日,广汽埃安表示,2026年,全固态电池将在因派生产线上量产,并率先搭载于豪铂品牌车型。

2023年11月2日,山东金启航20GWh固态电池乐陵生产基地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乐陵举行。项目总投资116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生产固态电解质关键材料、电池电池、固态电池、逆变器等产品。

2023年10月下旬,清陶能源与内蒙古乌海市人民政府、海勃湾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清陶能源将在乌海投资建设固态电池零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0亿元,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将具备5万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的零碳产能,以及10GWh固态电池电池和低碳PACK的产能。

这是清陶能源2023年登陆的第二个固态电池产业基地。今年2月,它刚刚在成都市郫都区签署了一个登陆动力固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的合同。成都基地总投资100亿元,规划产能15gwh。计划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位于郫都区京蓉镇。第一条生产线的设计容量为1gwh,即将进入生产阶段。

9月14日,瑞晓科技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项目签订合同,落户衢州龙游经济开发区。据报道,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规模生产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并在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中形成标准。根据项目规划,预计2025年建成,达到100吨全固态电解质生产能力,2028年年产6000吨全固态电解质。

9月7日,中科固能在江苏常州举行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本项目一期总投资10亿元,大规模生产全固态硫化物电解质材料。预计2025-2026年将满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原材料和全固态电池将同年进行小规模试验。二期总投资50亿元,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全固态电池产业园,配套上下游产业链将形成1000亿元的市场…

再看半固态电池,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量产:

2023年6月30日,卫兰新能源360Wh/kg锂电池电池交付签约暨卫兰长三角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湖州举行。卫兰新能源董事长余会根在讲话中表示,360Wh/kg锂电池电池电池正式交付给威来是整个行业的里程碑。锂电池电池是所谓的半固态电池,已经支持在威来的150度电池组中。

2023年8月,清陶能源完成了与上汽联合开发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装载实验,测试车辆最大续航里程1083公里,2024年将在上汽智己汽车平台上量产。

2023年11月,富能科技宣布,配备其半固态电池的远航Y6正式下线,后者是大运会集团旗下的豪华新能源车型。富能科技还表示,半固态电池已在多种品牌车型上落地。

2023年12月,蜂巢能源在第四届电池日推出了新的方形半固态电池,即第二代果冻电池,已达到大规模生产状态。蜂巢能源公司董事长杨洪欣透露,他正在就第二代果冻电池的新产品进行谈判。

此外,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技、亿威锂能等头部电池企业也已进入半固态电池轨道!

总结

事实上,固态电池已经存在于市场上,但并不适用于汽车动力。

假如将其应用于汽车动力市场的车规级固态电池量产,无疑将开创一个新时代。

海外市场似乎相当乐观,并努力直接开发汽车级全固态电池;国内市场更加稳定和现实。目前,半固态电池已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下一步是推出全固态电池。

在过去的两年里,许多人仍然认为固态电池时代要到2030年才能到来。然而,从目前的信息来看,笔者认为固态电池时代可能会更快到来,各大电池制造商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11714471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