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快速增长,但你知道哪个国家是中国最

2023年是中国汽车市场丰收的一年。

据中国汽车协会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可能达到3000万辆,同比增长11.7%,预计将超过2017年,创历史新高。中国汽车市场多年来的下滑与宏观经济稳定复苏、产业和消费政策的大力支持、汽车行业本身的知名度和当地汽车品牌实力的不断提升密切相关。

其中,直接推动整体销售增长的最大贡献是中国汽车出口的力量。2023年1月至11月,汽车出口476.2万辆,同比增长59.6%。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报道,日本媒体报道(JAMA)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已成定局。

从销售构成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尤为明显。前11个月,传统燃油汽车出口量为332万辆,同比增长51.5%;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可以说,从产品层面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成本和技术的普及,中国品牌车型具有与海外汽车巨头竞争的实力。然而,中国汽车出口只是销售的第一步。如何高质量发展是判断中国汽车出口海外成败的标准。

新的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快速增长,但是你知道哪个国家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单一市场吗?答案是俄罗斯。是的,是我们北方的邻居。

2023年前11个月,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汽车数量为84万辆,占18%。2022年,这一数据为16万辆,同比增长545%。原因很简单,就是受国际政治变化的影响,其他国家的汽车纷纷退出俄罗斯,中国的汽车产品迅速保证占据这一空白。

当然,这也与中国汽车产品实力的大幅提升有关。毕竟俄罗斯消费者不傻,车不好,没人想便宜。

更何况中国汽车出口价格也在上涨,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自去年以来,中国出口的汽车单价一直在上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据我所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单价一直保持在每辆3万美元左右(约21.9万元人民币)。”

可以说,中国汽车已经逐渐摆脱了低端标签。

中国的汽车出口也遍布非洲、亚洲和美国。在非洲,主要出口到埃及和南非;主要出口到沙特阿拉伯、印度、泰国和越南;主要出口到墨西哥、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和加勒比海。

此外,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已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新增长点。据了解,2023年,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的出口量达到12万辆和20万辆。

新能源领域更令人满意。2023年1月至1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达到155万辆,占38%。其中,比利时、英国和泰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国家。即使在去年9月的慕尼黑国际车展上,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引人注目,它甚至被当地媒体称为“国际车展属于中国人”。

这足以说明海外市场对中国汽车产品的认可,以及中国新能源品牌影响力的突飞猛进。

目前,由于中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处于相对先进的状态,燃料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动力也在上升,中国品牌出口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两个问题

尽管中国汽车出口形势良好,但仍面临两个长期问题。

首先,海外汽车巨头虽然在国内市场节节败退,但在全球市场,海外巨头在2023年依然强势。

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大众汽车财务,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为234.4万辆,同比增长7.4%,季度收入为78.45亿欧元(约843亿美元),同比增长11.6%。营业利润为48.94亿欧元,同比增长14.9%;丰田汽车第三财季营业利润为1.44万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5.6%。季度总收入为11.43万亿日元(约75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

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低迷,但在全球市场却异军突起。2023年,韩国市场共售出421.6680万辆,其中韩国市场售出76.2077万辆,海外市场售出345.4603万辆。与2022年相比,韩国的销售额增长了10.6%,海外销售额增长了6.2%。

海外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一个问题。传统燃料汽车仍有很大的市场,新能源在中国并不受欢迎。

从长远来看,这增加了中国成为汽车出口大国的难度。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俄罗斯能够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大的粮仓并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结果。海外巨头在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制造方面仍有相当大的优势。

此外,目前中国的汽车出口主要是整车,未来将面临不同国家不同程度的税收风险。从长远来看,通过海外投资和建厂出口海外是解决办法,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补课。

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快速增长,但你知道哪个国家是中国最'

来自(乘联)

其次,中国汽车品牌的集中度还不够,还处于分散阶段,彼此之间的内卷不断。

据统计,目前能数的汽车品牌都有自己的出口业务,包括上汽、长安、一汽、东风、北汽、广汽、华晨、奇瑞、江淮、江铃、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小鹏、哪吒、零跑等。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出海的汽车公司太多了,不可避免地会有定位、产品、价格相似的情况,内斗消费是不可避免的。2023年的价格战和全方位的内部卷已经被扼杀。如果中国品牌也在海外市场发挥国内作用,必然会让汽车公司更加抱怨。

在这里,我们想表达的观点是,价格战不是不可能的,而是两个甚至多个类似产品之间的地内消费只会导致两个桃子杀死三个士兵的情况,无法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德国和日本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关注自己的取消模式,这一点非常重要。

从角度看,未来中国品牌只有团结起来,形成一定程度的默契,才能充分发挥中国品牌的产品实力。

百姓评车

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在中国,肉也会腐烂在锅里。归根结底,中国消费者已经受益了。然而,在国外市场上,中国品牌需要做的是相互聚在一起,不再像散落的沙子。当然,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至少不能相互拆除。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11714437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