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下一个行业鲶鱼?

小米汽车,下一个行业鲶鱼?

出品|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12月28日,雷军带着小米汽车召开新闻发布会,自小米正式宣布造车以来,已经过去了1003天。

几天前,小米汽车的第一款车型在互联网上流出。后来,小米没有安装,直接召开了技术新闻发布会。

在新闻发布会上,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一起大喊大叫“秒杀特斯拉”“遥遥领先”“XXX万以内最好的……”在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小米汽车通过户外大屏幕向比亚迪、威来、小鹏、理想、华为、宁德时代等品牌致敬,瞬间让小米汽车格局爆满。

小米SU7的第一款小米车型在新闻发布会上亮相,从外观上看:科技感十足,动感十足。

然而,小米SU7仍然有一个熟悉的影子。网友们嘲笑说:保时米来了!《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的标题是雷军为年轻人制造了一辆汽车“保时捷”。

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小米SU7从电动驱动、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舱五个方面的黑色技术。例如,小米的9100吨超大压铸技术超过了特斯拉。

小米集博格华纳、麦格纳、布雷博、采埃孚、博世等世界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于一体,小米SU7的成本并不低。

关于小米SU7的具体参数,《新产品略财经》不再详细描述。作为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插班生,小米汽车能否激起行业巨浪,将是下一个行业“鲶鱼”吗?

01新能源造车“鲶鱼”往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行业会上演不同的精彩故事,而在轰轰烈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故事就像八仙过海一样热闹。

《新略财经》记得大约在2010年,一批蓝色车身涂料的比亚迪出租车突然出现在深圳街头。这是深圳人第一次看到和接触新能源汽车。当时,一位同事只说了一句话:很酷。

当时比亚迪没有现在这么漂亮了。比亚迪从电池组装开始,虽然造了车,但并没有流入,但比亚迪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驱。

当年新能源汽车制造轨道鱼龙混杂,玩家众多。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后面有微型车。当时最大的吸引力应该是政策补贴红利。

2014年,世界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首批Model S车型交付给中国客户。在第一批客户中,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翔。

就在那一年和后一年,蔚来、小鹏、理想、威马、零跑等品牌相继成立。蔚来走高端路线。小鹏专注于科技,理想走爸爸路线。现在,他们都经历了九死一生。

虽然这些品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在向前迈进,但随着2019年12月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的第一辆车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迎来了第一条“鲶鱼”。

仅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超过了14万辆,特斯拉的Model 3成为爆款和街车,特斯拉本土化的影响不止于此。

特斯拉迅速提高了本地化率,整合了供应链,对整个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像苹果手机进入中国市场一样。

同样在2019年,华为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并一直在宣布华为在与其他汽车公司合作的模式下,表示不制造汽车。

华为虽然不造车,但与华为合作推出的车型,这些头顶华为光环效应的车型,在2023年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今年9月,问界新M7重磅上市,据报道,目前累计订单已超过12万辆,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黑马。

就在12月26日,“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来了”,定价46.98万的问界M9上市,媒体报道称,问界M9上市后2小时内大订超过1万辆,震惊市场。

要说特斯拉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主要在于概念和供应链,那么华为对行业的影响在于技术和场景应用。

从新产品略金融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传统的老大哥比亚迪是行业的大象,所以特斯拉和华为是影响该行业的两个“鲶鱼”。

02小米汽车,下一个行业“鲶鱼”?

现在,小米刚刚在官方宣布制造汽车后举行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如果三年前官方宣布制造汽车是一个号角,那么这次新闻发布会是小米汽车上市前的预发布会和誓言会议。

小米第一款车型的真实外观不再神秘。虽然价格尚未公布并正式上市,但市场关注度和行业声音都很高,但市场已经大胆猜测小米将是下一个行业“鲶鱼”吗?

当一个企业进入一个行业时,它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一个“鲶鱼”一般搅动行业环境,激活小鱼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能力。

雷军在一次采访中说,小米制造手机后,其他国产手机并没有死,反而变得更强大了。

“鲶鱼”和“鲶鱼”效应一直是雷军和小米的追求,雷军也多次发表”鲶鱼”例如,小米供应链应该像一个效应观点”鲶鱼”同样激活整个行业,比如小米想做中国制造业“鲶鱼”。

从小米在手机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来看,小米已经是一个“鲶鱼”换句话说,小米已经成为一个“鲶鱼”了。

那么,小米汽车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轨道上的下一个行业“鲶鱼”吗?

先看小米汽车的底色和自信。

小米汽车的背景色在于小米曾经在手机行业挣扎,实现了当今的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至少在品牌影响力层面,小米汽车有自己的背景色。

小米汽车的信心在于其策略之一“十倍投入”,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其他汽车公司投资约300或400人,20亿或30亿元,我们的第一辆车投资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资超过100亿元,投资超过10倍。

这背后的关键是小米汽车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去造车,下定决心去造车。

喜欢研究小米模式的朋友应该知道,人们喜欢雷军和雷军的观点,如风口理论、互联网七字公式、铁人三项理论。

事实上,在《新产品略金融》中,小米模式的本质是效率,利用互联网思维和逻辑来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小米对产业供应链的优化。

因此,精品战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产品战略、终极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是小米汽车的另一大信心。

现在看来,小米汽车并没有像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赶鸭子上架,一蹴而就,先上架,至少冷静下来。

小米汽车的模式是复制和利用过去手机行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汽车行业进行优化,亲自结束,这与华为拉朋友制造汽车、提供技术和标签的模式明显不同。

小米汽车的信心和背景色在于配备小米生态系统,持续高强度的技术和研发投资,加上小米供应链整合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然后利用品牌影响力和现有市场终端资本源头,让小米汽车杀出一条血路。

但“新略金融”一直认为手机和汽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市场逻辑和游戏完全不同,汽车行业不仅依靠优秀的基本技术、制造技术和其他硬实力,当然,现在也依靠技术配置、自动驾驶辅助,以及可见的软实力作为支持。

对于未来将上市的小米汽车,小米在互联网技术和汽车机器互联网方面仍具有竞争力,车辆硬件也选择了主要供应商,但对消费者来说,定价是关键。

未来小米的汽车定价是要和年轻人交朋友还是新朋友还不得而知。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微笑着回应观众:“9.9万绝对不可能”“14.9万也不用说了。”。

现在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在各个价格范围内大受欢迎,设定高价,然后降价。竞争对手如林,实力雄厚,让小米在定价上非常纠结。

对于雷军和小米汽车来说,从发布汽车制造到现在发布技术,雷声已经非常响亮,这可以决定小米汽车未来是否能成为一个行业“鲶鱼”关键是:第一款小米SU7的市场表现。

第一个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是触摸特斯拉过河,现在小米汽车没有触摸过河的问题,但自己过河,但也赢得丰富多彩,未来雷军和小米汽车还有很多家庭作业要做。

未来小米汽车能否成为行业的下一条?“鲶鱼”,还不得而知,但小米车这条鱼后入池塘,还能掀起波澜,至少小米造车是认真的。

原创文章,作者:NBS新品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032214339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