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24年的第一天还没有进入工作日,但汽车行业的“成绩单”依然准时。
随着2023年12月交付数据的发布,2023年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的汽车销售格局最终确定。从比亚迪到理想,问世界都创下了月或年销量新高,很多汽车公司第一次月销量过万。
2023年,汽车市场和汽车公司并不平静。在当今新能源大变革阶段,短短一年就足以发生许多影响行业和企业的重大事件。作为最重要的制造业分支,中国汽车市场可能首次取得3000万辆汽车的成就。然而,对于市场上的单一企业来说,价格战的“内部卷”使汽车公司身心疲惫,一些企业甚至不得不告别中国市场。
新能源汽车进入新阶段,市场格局开始全面重塑,竞争更加激烈,2024年将更加有趣。
▍领导者和落后者
去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飙升”:中国汽车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傅炳峰在最近举行的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指出,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三大亮点,其中之一是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明显好于年初预测。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1月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增长34.5%和36.7%,市场份额达到30.8%。中国汽车协会预计,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940万辆。
图片来源:比亚迪
“数量”的结果是最直观的。比亚迪的销量一年四季都很高。根据1月1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4.1万辆,累计销量达到302.44万辆,同比增长62.3%,年初成功实现了300万辆的销售目标。
随后,上汽集团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2.3万辆,开通百万大关。埃安排在第三位,2023年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77%。
数据来源:官方品牌 制表:车市瑞见
在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作为先锋,在过去一年中全年领先新势力交付榜首,上个月交付量超过5万辆。由于各种因素,小鹏、零跑、蔚来几乎持平,销量不稳定,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与此同时,新势力开始分化。2022年12月,哪吒汽车仅交付5100多辆,全年交付127496辆,较2022年15万多辆数据明显下降。
2023年腰部深蓝和极氪的数据也超过了10万辆大关。其中,深蓝汽车性能最佳,达到13万多辆,深蓝S7贡献了大部分销量。问界9.43万辆,蓝图5.05万辆,智己3.82万辆。
图片来源:恒大汽车
2023年是新势力品牌的分水岭。有的品牌销量稳步增长,有的品牌逐渐退出甚至消失。随着“内卷”的加剧,必然会加快中国汽车市场的洗牌。恒大、威马、爱驰告别市场,率先淘汰赛。
▍“卷”字继续在2024年“卷”字继续
回顾2023年,在补贴政策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在2023年初开局不利。1月份,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少数品牌外,几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都有所下降,零跑销量暴跌85%、蔚来下降11.9%、哪吒同比大幅下跌45.4%。
面对这种情况,特斯拉开始了价格战的第一枪,然后大量新能源汽车公司跟进。3月初开始的降价浪潮无疑衬托了各汽车公司“背水一战”的焦虑和紧张气氛。在几乎持续了一整年的“价格战”中,效果非常明显。许多汽车公司的销售开始爆炸性增长,新能源市场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大多数传统燃料汽车也被迫降价,尤其是合资品牌。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内卷2.0”时代,尤其是2024年。企业将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如新车型密集发布、产品迭代加快、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等。“现在汽车已经进入了“摩尔时代”,新的汽车产品必须在12个月到18个月内推出,这是高频创新的速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张永伟说:“由于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特点,汽车正逐渐从耐用消费品的属性转变为快速销售产品的属性。”
依托国内完善的供应链,每个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车型。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市场也将进行新一轮的重组,适者可以生存。2024年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
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预计相对乐观,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预计达到1100万辆,净增长230万辆,同比增长22%,渗透率达到40%,新能源乘用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该行业普遍预计,从2025年到2026年,汽车市场企业的竞争格局将逐渐明朗,这意味着2024年是极其关键的。未能在2024年获胜的企业很可能面临被淘汰或整合的命运。东风集团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洛川将其概括为“生死攸关”
理想汽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翔也表示,到2025年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将初步实施。届时,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将达到80%,由前五名组成的第一阵营将得到巩固。他认为特斯拉、比亚迪和华为已经锁定了资格。这意味着其他公司将争夺剩下的两个名额,窗口期只有2024年和2025年。
图片来源:特斯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3年“价格大战”的始作俑者,特斯拉于2024年开始推广限时保险补贴6000元,2024年降价大幕可能再次拉开。
原创文章,作者:车市睿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032214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