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2023年底,受到大众广泛讨论的小米汽车发布会“姗姗来迟”,也结束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乱战”。
然而,在雷军三个小时看似平和的演讲和技术讲解中,其实在电机、智能驾驶、智能舱等核心技术上处处“隐藏杀气”。
事实上,这也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竞争的几项关键技术,尤其是智能驾驶,将成为2024年真正的“卷王”。一方面,价格战将在2024年继续,另一方面,智能驾驶和其他技术将上车。
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益,但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什么具体趋势,除了同质化战斗,包括小米,谁能给市场带来一些明亮的核心创新?雷军一直擅长走成本效益路线,会给小米汽车什么样的定价?
01出生在“乱世”对小米汽车有好处吗?
不知何故,小米汽车未能按照圈内老板的预测如期上市。然而,小米汽车技术新闻发布会和最后两辆真车也略微平息了公众的情绪。
事实上,年底和年初并不是新车上市的好时机。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都有“降价促销”,以提高最终销量。此时,如果小米汽车上市,就相当于在新能源汽车降价的情况下,出生在价格战中。
事实上,在小米汽车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网民和业内人士讨论最多的是小米汽车的价格。根据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几次“伪装”披露,14.9万辆以下的小米汽车肯定不能被带走,小米SU7低版本的价格可能从19.9万辆开始。从市场上大部分价格预测来看,19.9万-29.9万是目前业内人士公认的价格范围。当然,也有车圈大V在小米汽车发布会前夕发微博说,小米汽车的定价甚至在25万甚至30W左右。 。
然而,考虑到雷军和小米的性价比,以及小米汽车的早期数量不能与巨大基础的米粉作为转型对象。因此,那些购买4000元价格段小米14的用户会像购买7000元价格段的Mate吗? 60 Pro用户直接问M9,我们不禁要打个问号。
无论是在自身的性价比品牌形象还是市场竞争方面,小米汽车的价格都是19.9万辆,这可能是其早期快速增长和快速积累一定基础用户的竞争力。毕竟,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将越来越多,价格可能会“卷出天空”。
随着新闻发布会的结束,几个月后上市的小米汽车将以什么样的价格继续与已经到了买车年龄的米粉交朋友?特斯拉Model将如何面对其他可能的价格段? 3、极氪007、小鹏P7/P7i、华为智界S7与蓝图追光、飞凡F7甚至蔚来ET5等主力车型的竞争?小米汽车的“血量”能支撑它走过“头三脚难踢”的上市期吗?在这里,我们不妨暂时打个问号。
02新能源汽车市场没有先来后来
自2023年初以来,由特斯拉引爆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一直持续到年底。从目前的竞争形势来看,2024年的价格混战可能会继续。
事实上,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新能源市场并没有先来后来。无论是在魏小理起步的时代,传统汽车公司都只能看着他们跳舞;2023年,华为智能选车、极氪等子品牌代表新力量或自主品牌,自带杀气,让魏小理哑口无言。
【潮汐商业评论】认为,2024年,小米可能有机会凭借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的技术突破走出后来居上的增长曲线?
然而,新能源汽车显然不如一年好。早期进入市场的魏小理,无论是凭借最低成本技术创造的理想ONE,还是各自价格段的其他两支新力量,都获得了足够的销量,威慑了四面八方一段时间,使传统汽车公司陷入混乱。
2023年可以说是新能源市场最激烈的一年。鲶鱼的进入肯定会掀起一股高潮。虽然华为自己没有造车,但通过与赛力斯等汽车公司的合作,华为在2023年硬生生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混乱者。
随后,鸿蒙智行的发布,华为BU与长安签约成立合资企业,并没有影响到刚刚发布的M9大定,但华为将选择什么角色参与2024年更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需要打个问号。一方面,任明确指示华为坚决不制造汽车,另一方面,余承东试图打破各种汽车制造的束缚,除了华为标志标志,无论是新M7还是智能S7,刚刚发布M9,到处流动华为技术和营销提供“血液”。
随着华为BU与长安签约成立合资企业,这也意味着华为智能驾驶的整体解决方案将以汽车公司的销售方式提供,这也使得华为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标题1(汽车零部件和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相当于油车时代的“博世”。
与小米作为汽车公司进入市场不同,华为和赛力斯是合作关系。其中,如果赛力斯自己的能量,就很难实现新的M7、问界M9大卖奇迹。
然而,与汽车公司合作的智能S7,华为和奇瑞,并不令人满意,销量远低于边界。值得注意的是,当智能S7刚刚上市时,也许是为了保护他们的汽车公司的“灵魂”,奇瑞几乎同时推出了独立开发的星级ES车型,价格比智能S7便宜2万多元。
因此,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两个变量,一个是小米汽车的定价杀伤力,以及它是否能成为鲶鱼搅拌市场;另一个是华为是否会有战略变量,以及华为作为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另一个变量,它将以什么形式更平衡各方的利益,从而释放这种能量。
当然,2024年,吉利旗下的极氪IPO即将到来,零跑等也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蔚小理三家公司,蔚来最令人担忧的是,在与长安、吉利达成合作后,大量投资下的换电模式能否快速实现盈利?理想的纯电动车型能受到市场的青睐吗?小鹏的自动驾驶能否突破自我,通过上车赢得更大的销量?带着这些期待和疑问,笔者对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了期待。
03新能源汽车@2024年:价格透明,智能为王,生态第一
纵观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可能会出现三大趋势:一是随着碳酸锂原材料暴跌带来的电池上车成本的降低,以及国内各大智能驾驶公司和芯片供应商本身的极致性价比。因此,2024年新车整体上车成本将下降,透明价格将成为行业新的游戏规则。
事实上,从目前主要市场车型的定价和降价可以看出,价格回归理性,价格战不是“赔钱”失去理性的傲慢竞争。相反,将以往的高利润转移给消费者,使新能源汽车的定价回到应有的水平。
然而,溢价空间恰恰发生在接下来的两个趋势中,即智能为王,生态第一。其中,智能不仅包括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还包括车辆的智能联动,如驾驶员互联网(手机和汽车互联网),以及AR-HUD抬头显示技术,可以将导航、ADAS信息与周围环境相结合。
目前国内智能驾驶技术领先优势不多,无论是威小理、自主品牌极氪、极悦,还是零跑、智己等。虽然每个人都在全市NOA落地,但除了华为的整体智能驾驶方案,其他汽车公司的智能驾驶水平略逊一筹。
巧合的是,就在小米汽车新闻发布会当天,据外国媒体报道,特斯拉正式开始向更广泛的观众推出预期的Fulll Self-Driving(FSD)V12测试版。据此前消息,特斯拉的FSD正在努力实现中国市场,这也给国内汽车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生态第一的角度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达到一定基础,特别是近两年智能电动汽车数量的激增,无论是汽车公司自身的互联网,还是华为鸿蒙、小米澎湃OS下的“人车全生态”建设,2024年将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生态新时代。
以小米汽车为例,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小米汽车的加入,它代表了“人车全生态”的正式闭环。小米澎湃OS的诸多特点和完整流畅的生态体验将在小米汽车上实现。例如,手机与车辆和机器之间的无感连接。例如,如果您在手机上观看了一半的视频,您可以直接在车辆和机器的全屏上播放;使用习惯性的导航应用程序,呼出手机,您可以拉出全屏显示。
除了性价比,小米多年来布局的米家生态优势现在也在开花结果。根据小米的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物联网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6.99亿,同比增长25.2%。连接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用户数达到1370万,同比增长26.0%。截至2023年9月,米家APP月活跃用户数达8400万,同比增长16.0%。
假设8400万米家活跃用户中有1%可以转化为小米用户,这意味着销量有多大?
这就是生态的力量。很难说小米汽车能否在智能驾驶上抢占C位,但在生态学上,小米很有可能抢占C位。毕竟,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还透露,小米为小米汽车创造了专属的carlot生态系统。大型中央控制屏幕、储物台、座椅背面等位置支持硬件扩展,即插即用。此外,小米carlot生态将向全球生态开发者开放,不仅提供统一的标准化接口、最丰富的通信标准协议,还提供系统底层的综合授权。
市场从来都不是企业的游戏。现在,随着小米的参与,智能驾驶和生态都使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变量。例如,鸿蒙智慧下的鸿蒙生态也是2024年的一大亮点,与小米生态的明暗斗争必然会有好戏。
比亚迪年销量超过300万,吉利极氪品牌IPO即将到来,小鹏X9 MPV新年销售不到36万元,特斯拉2024年1月1日在中国市场推出促销政策,威莱第二品牌阿尔卑斯也将在2024年第二季度作为“跑量”的“杀手”诞生…各种迹象表明,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比2023年更加不平静。而且竞争水平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百年变革的开始,代表着中国智能制造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当BBA在电气化方面略有下降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刚刚走出了以独立技术为主的国家产业创新之路。我们值得集体赞扬新能源汽车企业。而且无论小米汽车的定价几何,销量如何,一个新的竞争对手的加入,最终都会带来这一市场技术和生态进步的推动。
原创文章,作者:潮汐商业评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032214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