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之栋
崔力文负责编辑
编辑丨别致
特斯拉不这么认为,极越也不这么认为,但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激光雷达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
汽车激光雷达并不神秘。作为工业商品的一员,它正被消费者广泛接受。当越来越多的新车出现在头上有角的时候,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智能电动汽车的外观,应该标配激光雷达。
但很明显,即使2023年即将结束,激光雷达装备的争论依然喧嚣。
特斯拉绝对是激光雷达最大的空头。
如果特斯拉能够依靠纯视觉解决方案,在没有激光雷达的情况下实现高级自动驾驶,将对许多激光雷达企业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好消息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还没有达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步。
不久前,特斯拉宣布召回其在美国销售的200多万辆汽车和在加拿大销售的近20万辆汽车。召回的原因与Autopilot软件有关。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调查,特斯拉的Autopilot功能存在安全缺陷,可能导致碰撞风险增加。
虽然不能武断地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不够安全,因为没有激光雷达。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汽车消费环境和激光雷达的冗余配置确实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安全感和心理安慰。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公司为什么会犹豫激光雷达?
01
“一切都是安全的”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后,将进一步分摊成本,从而形成产业链的正反馈,带来更多的利润。
逻辑很简单,所以激光雷达企业在今天的汽车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讲的故事还是按照这个模型进行的。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一件事的最终探索成本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技术。技术往往有再探索的空间。真正取决于什么?这取决于他创造了多少价值和价值创造体系。”
和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一帆就如何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何塞科技所看到的更具体。正如李一凡所说,激光雷达行业的命运和趋势仍然与其自身的价值及其创造的价值有关。
换句话说,新时代的汽车真的需要智能驾驶吗?人们需要的智能驾驶只能通过激光雷达来实现吗?
与激光雷达制造商不同,汽车公司不仅考虑激光雷达的大规模生产能力,还考虑整个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
技术人员通常将自动驾驶的实现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因此,准确高效的感知获取数据通常被认为是实现自动驾驶的第一步。
自今年以来,“轻地图,重感知”各大汽车公司广泛提及的口号。借助这股东风,汽车公司更加重视激光雷达,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例如,为了做好激光雷达的整合,蔚来不仅专门投资了图达通,还制造了激光雷达芯片——杨戬。显然,蔚来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豪华车需要激光雷达的点缀。
当然,蔚来并不是激光雷达的唯一粉丝,“遥遥领先”华为还将拥有高级智能驾驶和激光雷达“强绑定”。
从智界S7到问界M9、M7、M5,或HI业务模式下的阿维塔11、阿维塔12,都配有激光雷达,头上有角。
同样,余承东不仅在过去的问界M9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谈到AEB,还为智能驾驶设定了基调——“智能驾驶不是炫技,安全才是真谛。”
问:智驾靠什么安全?
答:激光雷达等硬件冗余,软件算法数据沉淀。
02
舍得之道,有舍有得
新能源汽车时代“战争”,上半场是电气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出乎意料的是,这场智能战争来得太快了。
人们说智能驾驶只是新能源汽车的锦上添花。然而,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相同的价格下,标准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可以在高速和城市地区实现NOA,这更具竞争力。
是的,各大汽车企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2023年的最后几天绝对是车圈最热闹的日子。从蔚来ET9到问界M9,再到极氪07、小米SU7、小鹏X9、理想的MEGA,各大车型轮流出现,似乎都在争夺2023年最后几天“夕阳无限好”。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无论哪种车型,都必须提到智能驾驶能力,并配备激光雷达。
事实上,激光雷达市场已经过了从0到1让消费者认知的阶段,激光雷达厂的制造能力也得到了市场的考验。
因此,目前的问题是各大汽车企业能否做到这一点。“咬咬牙”,激光雷达配置,实现高级智能驾驶功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时代不配置激光雷达的车型“流氓”。有三种情况:
首先,像特斯拉和极越一样,你可以凭借纯视觉智能驾驶方案做好自动驾驶体验,有技术背书,不用激光雷达就能降低成本。为什么不呢?
第二,像五菱MINI EV是一款以便宜实惠为主的买菜车,不需要标配激光雷达。毕竟多了几个激光雷达,就超过了一辆车的钱。
第三,依靠激光雷达,做好安全冗余,实现高级智能驾驶着陆,并希望通过“智能”激光雷达是提升品牌形象的好功能部件。
据了解,激光雷达的成本已经下降了很多,至少不会被认为是“傻瓜技术”。时代变了,智能驾驶的账号需要换种方式计算。
毫不夸张地说,激光雷达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很有钱”“我很安全”明显的标志。
从技术上讲,激光雷达可以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一定的安全性和容易性;在生活中,激光雷达代表一种汽车品位的视觉感觉。这样,消费者的面子和内心都得到了照顾,才有了更潜在的市场。
另一方面,汽车公司只有愿意降低成本,让消费者感到成本效益,或者感到更安全、更智能、更舒适,才能带头冲出泥潭。
取代传统燃油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汽车公司需要更多像激光雷达这样的武器来加强自己的产品。
真的不要说激光雷达太贵,车辆成本不能下降,等等,当智能战争来临时,其他人已经携带枪,但你还在找枪,不是很有趣吗?
当然,如果你的纯视觉解决方案足够好,并且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那么我也会称赞你——一台及格的“智能车”。
原创文章,作者:C次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282314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