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ead
在过去的两年里,去泰国“淘金”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最近,泰国总理赛塔亲自带领特斯拉高管参观了泰国的工业园区,并表示特斯拉正在考虑将泰国的三个工业区作为其全球新工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制作|和颜阅车工作室
写作|张大川
编辑|禾子
全文2185字
阅读需4分钟
特斯拉考虑在泰国建立一家工厂并不奇怪。毕竟,如果要实现每年2000万的销售目标,泰国辐射的整个东盟甚至全球右舵市场都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作为未来重要海外市场之一的中国汽车公司可能会面临来自特斯拉的直接竞争。
△特斯拉打算在泰国建造一个新的工厂
泰国努力成为东盟电动汽车的火车头
从政策角度来看,泰国政府之前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规划,努力将2023年国内电动汽车渗透率提高到50%,确保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国内汽车总产量的30%,从而实现东盟其他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因此,泰国政府决心发展新能源汽车。
从整个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来看,日本和韩国对东盟的政治经济影响迅速减弱,中国正成为东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泰国作为东盟最重要的成员国之一,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此时,在泰国建厂的风险相对较小,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工厂。
△泰国对电动汽车开放态度
更重要的是,泰国显然比欧美对中国电动汽车更开放,更愿意引进中国的资本和技术。
一方面,泰国没有非常具竞争力的本土汽车公司。在整个东盟地区,整个系统能力并不强,无论是历史相对较长的马来西亚宝腾,还是越南电动汽车新贵Vinfast。前者已被吉利持有49%,技术上完全依赖吉利的输入和支持;除了在美国股市上市一段时间外,后者现在很快恢复正常。
△东盟市场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本土汽车公司
另一方面,日本汽车公司一直是泰国市场的霸主。2023年上半年,丰田、五十铃、本田等日本汽车的市场优势依然明显,分别占33.7%、21.1%、11.4%的份额赢得了前三名。因此,除了日本汽车公司外,引进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实力更强的中国品牌无疑是泰国的良性竞争,有助于泰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升级。
△日本品牌仍占据泰国市场的绝对市场份额
基于泰国市场的意义
国内机构预测,2025年东南亚汽车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0万辆;到2030年,东南亚汽车市场销量将接近500万辆。泰国和东盟零关税,泰国生产的汽车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其他市场。
目前,我国国内汽车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即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产能过剩也同样严重。因此,向海外市场出口汽车已成为解决产能过剩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此外,与东南亚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日本电动汽车相比,中国电动汽车在产品实力方面具有代际优势。因此,泰国是中国电动汽车理想的出口目的地市场,旨在寻求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此外,在泰国建厂,输出相关技术和整个系统能力,可以帮助中国汽车公司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有望通过泰国辐射整个东盟市场,帮助国内汽车公司找到新的增长点
此外,在泰国本地生产也可以降低关税和物流成本。同时,我们可以更方便地了解附近当地用户的消费偏好,并收集足够的数据来开发更满足当地用户需求的车型。更不用说站稳泰国和东盟市场,也可以帮助中国汽车公司更好地辐射全球右舵市场。与传统跨国汽车企业相比,中国汽车企业在右舵车市场的运营并不丰富。因此,研究泰国电动汽车市场也有助于积累更多的右舵车开发经验,为进入包括英联邦在内的其他右舵车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公司可以在泰国积累右舵车的设计和生产经验
中国汽车公司在泰国市场面临挑战
对于布局在电动汽车市场的汽车公司来说,泰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非常有吸引力。从整体销售排名来看,虽然中国品牌仍落后于日本汽车公司,但中国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势头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泰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3.7万辆,同比增长78.7%。其中,MG、比亚迪、哪吒、长城品牌销量最高。
△中国汽车公司继续在泰国电动汽车市场加码
此前,泰国开泰研究中心预测,2023年中国品牌纯电动汽车在泰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将从去年的78%提高到今年的85%。在市场份额的背后,已经有比亚迪、长城、上汽、哪吒、埃安、长安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泰国投资建厂。除了主机厂,国内动力电池公司,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国轩高科技等,也在加快泰国的落地。
然而,中国汽车公司未来在东南亚市场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特斯拉展示了在泰国建厂的想法。虽然它还没有最终决定,但考虑到特斯拉将不可避免地在东盟建厂,只要泰国政府有足够的补贴,特斯拉就没有理由告诉泰国“不”。除了特斯拉,本田还宣布将在泰国生产电动汽车。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细节公布。特斯拉和日本品牌在东南亚市场都有更强的品牌吸引力。在日本、特斯拉等外国品牌在东盟登陆电动汽车车型后,中国独立品牌汽车公司的考验真正到来。
△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公司也有望在东盟投产电动汽车
点评
从上汽最早的正大着陆,到今年,许多国内独立品牌在泰国建立了工厂,希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舞台上取得成就的中国汽车公司正在全力影响东盟市场。如果包括收购宝腾、以马来西亚为桥头堡的吉利汽车,中国汽车公司与日韩汽车公司决战东盟的局面已经形成。随着特斯拉有可能在泰国生产,当地电动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日本和韩国汽车公司将在未来开始在当地生产电动汽车。整个东盟市场,包括泰国,将有可能再现当前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本文为《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禾颜阅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271314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