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愿
编辑/杨倩
严格的来源/储能研究所
头图来源/东方卫视
2023年结束时,储能领域迎来了实力巨大的玩家。
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管网储能”)在沪揭牌。
距离公司注册成立仅四天。据企业调查,国家管网储能成立于12月15日,总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会馆街51号17楼。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赵刚,担任国家管网集团南山(山东)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图片来源|东方卫视截图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注册资本50亿元)“国家管网集团”)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巨头孵化的100%持股公司备受关注。
01“储气”霸主
“上海发布”官方账号显示,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均出席了国家管网储能揭牌仪式,并与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张伟及其团队会面。
同日,黄浦区还与新成立的储能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官方报道,国家管网储能将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安全。同时,依托上海的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加快对储气、氢、二氧化碳、空气等技术的研究,形成新的产业、新的商业形式和新的模式。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从上述声明可以看出,国家管网储能不参与热电化学储能,特别是锂储能领域,或将与母公司国家管网集团油气管网业务战略协调发展,专注于主要业务的延伸和扩张,特别是在天然气、氢储能方面。
根据企业调查信息,国家管网储能行业为矿业和原材料行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勘察、陆地管道运输、储能技术服务等。这也与热门储能公司涉及的工商服务、智能制造、软件开发、电网等行业的属性有很大的不同。
事实上,储能范围很广,电化学储能只是技术路径之一。储气属于广泛的储能范畴。目前,它也是国家管网集团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大规模应用储能策略。
地下储气库通常深度为2km-5km,主要用于油库枯竭。它具有储量大、调峰规模大、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大等优点。它被认为是最经济的天然气储存和调峰方式。
在盐穴储气方面,作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任务“国家能源队”,国家管网集团走在行业前列,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盐穴储气库——亚洲第一大金坛储气库。
以河南濮阳文23储气库为例。它是中国中部和东部最大的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设计总容量为103亿立方米。2022年,注气量已超过10亿立方米,平均每日注气量为1450万立方米。此外,地下储气库也是京津冀冬季供气的重要保障,主要依靠天津“大张坨”和华北油田“京58”等待地下储气库群。
据悉,国家管网集团“十四五”在此期间,将加快LNG接收站和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新增储气能力超过100亿立方米,为我国天然气供应、储存和销售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作为集团成员,国家管网储能也将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业务。
那么,作为“全国一张网”、为什么国家管网的第一家储能公司是能源供应的领导者,花落在上海?
△图片来源|国家管网官方微信公号
上海是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费城镇,也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终点。该管道全长5111公里,即将结束,正在加快长江盾构穿越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提前完成。上海的重要节点意义不言而喻。
02从“三桶油”到“一张网”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于2019年12月9日,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97家骨干央企之一,总部位于北京。作为一家隐形巨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负责全国“地下油气高速公路”命脉。
根据官方资料,国家管网集团管理运营油气管道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在役油气管道9.6万公里,其中天然气官网5.4万公里)、地下储气库18座,地下储气库8座,LNG接收站7座,管网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2年,国家管网集团资产总额突破92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22亿元,净利润319亿元。
回顾国家管网集团的成立,可谓石破天惊。
2019年7月18日,中央决定成立国家管网筹备小组,张伟被任命为筹备小组组长。为了打破“三桶油”独立的油气管网集团应运而生。
坐在“三桶油”谈判桌对面,为了保证改革的成功,必须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的气概。
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回忆说,疫情期间,在三大石油公司的积极配合下,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仅需4个多月,资产边界划分、资产审计评估、现场尽职调查、多家投资机构引进、资产交易协议和增资扩股协议同步签订,2020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在投入运营的前一天,国家管网集团正式接管了原件“三桶油”主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资产为油气管网市场化改革开辟了新篇章。据悉,其成立初期估值高达3000亿-5000亿元。
这一“巨无霸”重组整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市场并购交易,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交易。不难想象,资产剥离和谈判游戏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强度和难度。
重组完成后,国家管网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持有73.29%的股份。股东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石油、中国诚通、中国国新控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国石化、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中国石化天然气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中国投资国际、丝路基金等。
△图片来源|企业查
根据国家能源局2017年发布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到2025年,国家油气管网规模将达到24万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官网里程分别为3.7、4.0、17.3万公里。截至2017年底,中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约13.31万公里,几乎翻了一番。
03 “国家队”竞逐储能
除国家管网集团外,涉及储能的能源央国企数量众多。
7月25日,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名单正式公布。经梳理,严格的储能研究所发现,国有能源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的基石,总数多达41家,涉及储能业务39家。
中央电力/能源国有企业是储能投资的主力军,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这些中央电力国有企业包括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两网、地方能源集团等。如果国内储能投资者只有两种,那就是中央电力国有企业等。
储能作为新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也是能源投资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竞技场。中央电力国有企业拥有资本、技术、项目等重要资源,一方面独立开展储能业务,另一方面与新兴储能技术公司合作,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曲线,积极领导储能领域的政策和标准。
此外,电力/能源国有企业竞争鹿储能招标建设,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势头。
华润、国家电力投资、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中国能源建设是2022年储能招标规模排名前五的,其招标能量分别为3.11GWh、3.02GWh、2.06GWh、1.88GWh、1.78GWh。前五名中的前四名都是发电集团,中国能源建设作为能源基础设施的领导者,也在加快储能投资。
2022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储能业务净利润为人民币3422万元,布局在电化学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公司与海博思创合资成立的新源智库成立不到一年,在2022年全国储能系统出货量中排名第九。
除中央电力企业外,深圳能源、永泰能源、冀中能源集团等主要省级能源集团也在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储能转型发展,部署飞轮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等技术路径。
原创文章,作者:储能严究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211814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