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余总随便说点什么,就可以去热搜了。华为绝对是汽车行业的顶流,但不要以为现在汽车智能行业比较好,因为很多智能驾驶和驾驶舱公司都在加速排队卖身,怕2024年或者以后做不到。”凌阳是中国领先品牌相关团队的高级工程师。他的同事/同行朋友圈最近表现出逃跑的感觉。

缺钱是主线,但这种缺钱不是李斌2019年威来资金链差点断裂时的状态。相反,对2024年和2025年的预期不足。痛点不是当时能不能赚钱,而是公司会不会破产,现在还不如卖。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当然,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的寒冷并不是2023年的紧急情况。早在2022年,资本市场的寒冬就大大降温了智能相关产业。2023年,无论是ChatGPT大模型的出现,吸走了热钱,还是华为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表现,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都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放弃灵魂”

华为也缺钱,所以才有了眼前的杀伤力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无法商业化,新技术无法进入市场,因此2022年,一些智能汽车行业巨头受伤甚至退出。来自谷歌无人车团队的Argo 人工智能被福特和公众接管后,估值一度达到124亿美元,但在投资数十亿美元后,福特和公众选择分手,而不是完全自动驾驶,而是进行更短期的辅助驾驶技术。

巨人Waymo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估值从1750亿美元飙升至2023年,估值已蒸发近1500亿美元。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这份名单上还有很多重量级选手,比如海外激光雷达公司,即使完成了IPO,也遭遇了新的噩梦,比如Velodyne Lidar的股价一度下跌超过90%。当然,即使在智能应用最快的中国市场,当地相关公司也会遇到与世界相同的情况,包括百度Apolo的裁员和降低福利,以及国内激光雷达公司IPO后的股价下跌。

时间进入2023年后,情况继续波动。谷歌、苹果和特斯拉都直接宣传并改变了他们以前的自动驾驶计划。当风口散去,全球经济相对低迷,热钱减少时,他们将转向更具成本效益的登陆项目。

虽然加州已经开启了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商业运营,并被全世界视为最终取得突破的机会,但车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事故,包括撞人和狗。加州紧急停止了政策,然后是WAymo开始被当地人抗议,而CruiseCEO直接选择辞职。

中国的重要信息包括阿里巴巴自动驾驶实验室的业务调整,并将其纳入新手。1024年前夕,小鹏汽车吴新宙正式宣布加入英伟达。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是成为英伟达和欧美汽车公司高价智能驾驶的集成中心。

情况是,资本市场早在2022年就开始下跌,这不仅是一种沉重的观望情绪,也是一波热钱的退出和投资的减少。年复一年,一些汽车智能相关公司给出了新的成本,这将导致行业变革。明年将是智能驾驶真正突破圈子的第一年。但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2021年无人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上市至今,市值从12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濒临退市;

河赛科技是中国激光雷达的第一股,目前股价低于发行价的50%,市值12.33亿美元;

Mobileye是唯一一个大的逆转,在第二季度降低了业务预期。然而,随着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发布,在极氪的推动下,收入最终增长了18%,并寻求在中国市场完成更多的合作,如一汽集团。

然而,当它遇到本土巨头华为时,这一切都遇到了新一轮的变化。

由于自身的生存压力,华为大杀四方。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2023年下半年,华为在中国汽车市场处于疯狂状态,甚至海外市场也开始回暖。首先,5G在手机上回归,卖爆;手机卖爆,然后AITO新M7的销量爆棚,现在每周的交付量已经超过了细分市场的理想L7。;第一款与奇瑞合作的产品智界S7上市,AITOM9即将上市,第二款智界高度标杆Model YSUV明年上市。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第四季度,关于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消息,如竹豆,拆分汽车BU成立智能汽车软件和零部件公司,新公司与长安合资。与江淮合作,将建设100万元豪华车的消息已经公布。随后,外国媒体报道,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也将参与新的合资企业。

最新消息是,华为开始进一步向包括奥迪和奔驰在内的外国汽车公司抛出高水平的橄榄枝。梅赛德斯-奔驰目前表示不感兴趣,但奥迪可能不会失去多年来一直保持豪华车销售冠军的奥迪。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今天的奥迪几乎没有任何亮点,除了同一品牌的高性价比。

这份名单的黄金含量不言而喻,包括三大央企、四界、北汽、奇瑞和奥迪。华为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可能性也让越来越多的同行感到压力。

“卷不赢,躺不平”,这不仅是很多00后的口头禅,也是大多数汽车公司的生存状况。

华为几乎所有的汽车公司都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华为也可以做大多数汽车公司做不到的事情。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不讨论R&D、技术储备等历史预埋话题,只看眼前的应用层。长城用Hicar做车机,鸿蒙OS 4.0虽然麒麟芯片没有8155芯片,但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清楚地感知到它与魏小理的明显区别。智能驾驶也是如此。虽然汽车BU只在2019年成立,但华为在NCA主动引领辅助驾驶的推动下抢走了魏小理。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件、中间件、软件甚至中国顶级云计算云服务的控制权。

近年来,新力量总是提到全堆栈自主研究,其中大部分是软件层面的关键环节。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芯片自主研究的加入,它正在平息与华为的距离。但显然,与这些多年来一直沉浸在物联网中的国际巨头相比,汽车公司的规模并不好。

以赛利斯为例。对于参与汽车行业的不同汽车公司来说,华为确实可以快速提升其产品实力和销量。然而,在多年的战斗中,该公司已经养成了另一种沟通习惯,不仅仅是点对点地谈论一个单一的业务。例如,在销售云时,在谈论硬件时,或者相反,它最初销售硬件,但最终带来了云销售服务。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因此,新的合资企业包括汽车软件和零部件,华为有自己的储备,因此加强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快。如果智能不能单独完成决策,附加项目还包括华为Driveone电动驱动,包括2024年智能行业第二款车型使用的2.5万转换新电机,以及余承东不久前在新闻发布会上带来的2024年10万个液体冷充电桩。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它与特斯拉的逻辑越来越相似,甚至在某些维度上沿着特斯拉的道路完全穿透。华为可以直接提供特斯拉开放的技术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做高转电机,华为也做,特斯拉做超级充电站,华为也做。然而,特斯拉对中国汽车公司的吸引力显然远低于华为。

在当前市场竞争的前提下,即使交出灵魂,也比完全被市场淘汰要好。余承东表示,希望在2025年实现汽车BU盈利的目标,其内部计算目标是销量超过100万辆,不造20万元以内的低利润车型。不考虑新的合资企业,这意味着几乎所有与汽车BU合作的企业都必须冲到细分市场的前2名,即月销售额超过3万辆。面对今天的价格战和为生存而战,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此外,业绩也关系到余承东的个人未来。在是否造车方面,他一直是华为内部的坚定派和少数派。在长期投资和内部市场下,一个长期无法盈利的低前景板块显然是无力的。

华为现在向不同的企业伸出橄榄枝,背后是它自己的破圈和生存压力。

智能产业的大逃亡,没有生存的答案

一方面,全球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被投资者看跌,另一方面,华为和其他巨头开始认真探索和竞争,另一方面,几乎只有少数主营业务是智能驾驶的公司在赚钱。今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有10多家相关公司在寻求A股或香港股票IPO。其中,没有一家企业在自动驾驶业务中盈利并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被收购并购,如纽迈科技和岩山科技。

然而,只有少数企业,大多数腰部和尾部公司只能寻求销售,因为他们的前景。此外,大多数企业的行动是开源、减少支出和裁员。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海外有通用汽车输血巨头Cruise,有传统零部件巨头进行新一轮转型的大陆集团,裁员数据报道5500人,博世1500人,中国有百度、图森未来,还有福瑞泰克、宏景智能驾驶等众多T2/T3供应商。

与智能驾驶相比,智能驾驶舱面临的情况稍好一些,但只是稍好一些。单独参与智能驾驶舱的知名企业并不多,如ECARX亿咖啡通和博泰。大多数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相应业务部门,因此外部合作主要集中在硬件项目上。例如,在赛德西威2022年的财务报告中,智能驾驶舱的收入为117.5亿元。

当下, 关于汽车智能的情况是,大多数人已经回归理性,因为太卷的行业——自动驾驶,所以前景变弱了。由于技术门槛逐渐降低,汽车公司可以自己做。

巨人们正在寻找活力,拥挤的中小企业失去了生存空间;中小企业正在挣扎,最好的命运是被低价收购。

华为和特斯拉几乎高度针对麦芒,拥有全自动驾驶、硬

华为能否吃掉绝大多数的份额,实现赢家的一切。目前,这也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汽车确实是工业王冠上的明珠,所涉及的领域不仅仅是三电和智能。根据目前的国际关系,华为从大陆和博世抢走全球话语权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随着新合资企业的诞生,华为是否最终选择持有股份,并参与汽车公司的运营。简而言之,目前的大逃亡,没有最终的答案。

作者丨黄强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82214040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