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登陆A股6年的龙盘科技最近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一份招股说明书。根据招股说明书,香港IPO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支付印尼工厂第二阶段的部分费用,包括建设工厂、购买和安装主要生产机械和设备所需的资金。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文件,要求公司补充前三季度亏损、产能利用率下降、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等问题。
数据显示,龙盘科技成立于2003年,2017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2020年进入锂电池领域。2021年6月,公司分别以3.29亿元和5.16亿元收购了天津贝特瑞纳米和江苏贝特瑞纳米的全部股权,正式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轨道。
近两年来,龙盘科技业绩大幅提升,2022年收入超过100亿元,但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遭遇滑铁卢,净利润亏损7亿元。在新能源轨道的内部卷中,龙盘科技近两年不断筹集资金和扩大生产,但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现金流呈净流出状态。我不知道龙盘科技会如何处理中国证监会的询问?
三季度业绩亏损
10月27日晚,龙盘科技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龙盘科技营业收入为64.92亿元,同比下降34.68%;归母净利润为7.27亿元,去年同期为7.08亿元。此外,2023年上半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3.9%。上半年业绩的暴跌也引起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并要求龙盘科技进行解释。
在这方面,龙盘科技由于毛利率下降,原因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销售成本超过了收入贡献,主要是因为它在价格相对较高时购买碳酸锂,导致销售成本较高。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1年和2022年,龙盘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毛利率分别为24.2%、16.3%,2023年上半年为-16.3%。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分别为公司贡献了4.54亿元、19.97亿元和-4.78亿元的毛利。
龙盘科技业绩滑铁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碳酸锂价格暴跌,行业“撒谎赚钱”日结束。2023年以来,原料碳酸锂价格迅速下跌,从年初的51万元/吨跌至11月15.9万元/吨,再创近两年新低。因此,磷酸铁锂价格也随之下跌,从年初的16万元/吨降至10月底的5.9万元/吨。
第二,高价囤积导致公司遭受损失。在今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之前,龙盘科技以高价囤积了大量原材料,2022年底,公司存货金额超过30亿元。然而,由于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导致库存回收金额的减少,龙盘科技在2023年上半年确认库存减值损失为2.22亿元。
在双重挤压下,今年前三季度龙盘科技毛利率仅为0.92%,公司陷入“卖多亏多”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龙盘科技非常依赖其主要供应商和客户,尤其是宁德时代。报告期内,龙盘科技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3.35亿元、11.07亿元、35.26亿元和17.42亿元,分别占其采购的26.4%、34.9%、26.4%和54.9%。2022年龙盘科技客户集中度超过80%,2023年上半年为60%,长期居高不下。
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龙盘科技收入约11.60亿元、74.87亿元、10.46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8.6%、锂电池行业高度集中,主要是由于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量大。然而,如今龙蟠科技似乎正在失去宁德时代第一大客户的“厚爱”。2022年,宁德时代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中所占比例下降了一半。
负债率上升
根据招股说明书,龙盘科技的香港IPO拟筹项目将用于支付印尼工厂二期的部分费用。二期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开工,设计产能为每年9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用于支付位于湖北省襄阳工厂新磷酸锰铁锂生产线的部分费用。设计产能预计为每年6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用于偿还工商银行贷款5亿元、民生银行贷款3亿元、招商银行贷款8000万元等多项利息计算银行贷款。
不难看出,龙盘科技的资金需求非常迫切。根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底,龙盘科技经营活动净收入分别约1.48亿元、-8.24亿元、-18.63亿元和-4.40亿元,自2021年起均处于流出状态。近三年半净流出29.79亿元,说明龙盘科技本身没有完全的造血功能。
现金处于净流出状态,导致公司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全部由外部融资持续支撑。近三年半,龙盘科技净融资总额为109.24亿元,其中股权融资25.69亿元,其余近84亿元为贷款。截至2023年6月底,龙盘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72.3%,超过70%的警戒线水平,使龙盘科技难以继续借款。
截至6月底,龙盘科技账户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仅为17.93亿元,远远不足以支撑其正常发展。龙盘科技去年进行了a股固定增长,今年固定增长是不现实的。最后,它选择与香港证券交易所作战。
但尽管财务状况如此不乐观,实际控制人石俊峰、朱香兰夫妇还是在高位套现了几轮。在龙盘科技的股权结构中,实际控制人石俊峰、朱香兰夫妇除了直接控制外,还通过实际控制南京贝利风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间接持有龙盘科技股份,自2021年以来,南京贝利风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多次减持龙盘科技股份,共套现4.18亿元。
产能利用率降至54.7%
龙盘科技从润滑油开始,于2020年10月正式进入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形成锂电池材料、汽车化学品、氢能、生物技术四大板块。其中,锂电池材料迅速成为龙蟠科技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021年6月,龙盘科技分别以3.29亿元和5.16亿元收购了天津贝特瑞纳米和江苏贝特瑞纳米的全部股权,正式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轨道,公司于2021年“一年致富”。根据财务报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占2021年龙盘科技营业收入的46.3%,接近一半。
2022年,龙盘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40.72亿元,同比增长247.1%;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增长114.6%。同时,销量大幅增长。就2022年的销量而言,龙盘科技是世界第三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市场份额为8.6%;中国大陆第三大汽车尿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为11.5%;中国大陆第三大冷却液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为4.6%。
然而,随着2022年电力电池行业的激增,各大企业疯狂扩大产能,导致2023年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东吴证券研究报告预测,2023年磷酸铁锂总供应量将达到237.1万吨,但需求量仅为184.6万吨,过剩52.5万吨。浙商证券预测,2025年仅国内磷酸铁锂产能将达到575万吨,而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量仅为267万吨,产能将超过300多万吨。这也导致了2023年上半年工业生产装装机率的一半。
根据招股说明书,龙盘科技在香港股市IPO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支付印尼工厂二期的部分费用,主要包括建设工厂、购买和安装主要生产机械设备所需的资金。预计两家工厂的建设成本约为20.72亿元和7.82亿元。
据了解,印尼工厂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左右开工运营,设计产能为每年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二期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开工建设,设计产能为每年9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然而,磷酸铁锂产能过剩,公司仍在大幅扩大生产,这是值得怀疑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龙盘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仅为54.7%,而2021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仍高达106.9%。此外,随着全球磷酸铁锂供应的增加和价格的进一步下降,龙盘科技海外扩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自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关注。
行业爆发期过后,锂电池企业将面临新一轮重组,锂电池行业IPO审计将更加严格。随着锂市场和投资者回归理性,我们可以找到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企业。
——END——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30913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