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百年汽车工业进入电动化和智能化行业大变革时期,如何在时代巨变的浪潮中,走出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全球各大汽车企业的重大命题。
主流车企与新兴势力,不同的技术路线,不同的经营理念,不同的品牌定位,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激烈博弈,究竟是应该“激进”地选择了All in,还是采取稳妥的渐进式变革按照既定路线走,这极大考验着各大车企的智慧和定力。
面对汽车行业百年大变局,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丰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继承与进化”。
2023年汽车行业的年度收官之作,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如今已经落下帷幕,华为的鸿蒙智行与新势力展台争奇斗艳,丰田的智电科技发布会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丰田积极应对电动智能化技术变革浪潮、实现自我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彻底打破了以往丰田求稳保守的刻板印象,全面刷新品牌感知,拉开了合资新时代的序幕。
01
全球化担当和碳中和责任
最近几年,外界往往以“战略保守”“谨慎有余”“创新不足”,甚至“固步自封”来形容丰田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表现。
指责丰田电动化过于保守,无非是因为丰田没有全面押注纯电动汽车,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一方面,丰田是一家高度全球化的汽车公司,年销量高达千万辆,覆盖全球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丰田所有战略要基于全球视角通盘考量,充分考虑全球不同市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既要考虑相对封闭又很重要的欧洲市场,又要考虑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攀升的中国市场,还要考虑新兴的东南亚汽车市场。丰田需要承担起更多全球化的使命与担当,自然无法像造车新势力一样直接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选择“梭哈”。
另一方面,基于“环保车只有普及才能真正为环境做贡献”的理念,丰田的新能源规划更加贴合实际。单一能源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碳中和问题,只有以务实的方式追求全方位的电动化,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匹配相应的产品,以多路径解决方案为核心才能助力实现真正的碳中和。
汽车产业想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通过车辆生产、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丰田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以HEV、PHEV、EV、FCEV等全方位电动化技术作为支撑,在降低制造、储存、使用、回收再利用、废弃处理等环节“消除二氧化碳排放”上全方面发力。
大概就是因为对这种多技术路径并行的电动化之路不理解不认可不支持,丰田被认为“战略过于保守”,甚至被贴上了电动化“保守派”的标签。
实际上,丰田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并不像外界说得那样“毫无作为”,丰田全方位的电动化走在全球前列。
02
全方位电动化
丰田是全球电动化的先行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丰田就曾推出过从EV-10到EV-40一系列的小型纯电动车。
而那时候中国的汽车制造生产厂房还是“遍地尘土的简棚陋屋”,没有一条现代化汽车生产线,车身是靠老师傅用锤子砸出来的。
当时日本汽车专家考察时说,“这种方式是我爷爷辈的”。
正是因为我国汽车产业的落后,这才有了后来的合资品牌和“以市场换技术”的故事。
1997年,怀揣造车梦的李书福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
同年,丰田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HEV(混合动力车)车型——普锐斯,将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和电力驱动结合,实现了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双重提升,这是业内公认的混动车型的鼻祖。
茱莉亚·罗伯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国际明星一度以拥有一辆普锐斯来展示自己先进的环保理念。
汽车圈流行这么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叫丰田混动,一种叫其他。”这可不是丰田自我标榜的口号,而是业内给予的客观评价。
时至今日,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始终保持着“0事故、0爆炸、0漏电”的纪录,在全球已经拥有2420万名用户,在中国也有超过250万拥趸,奠定了丰田在混动车市场的王牌地位。
作为混合动力的先行者、混动技术的集大成者,丰田THS混动技术的可靠性、耐用性和保值率一直被业内所公认,即使放在今天,论先进性、稳定性与经济性,全球范围内能够与之匹敌的寥寥无几,而追随者一抓一大把。
广州车展上亮相的全面混动化的第九代凯美瑞、搭载混动系统的全新普拉多及旗舰车型全新皇冠,均是备受瞩目的热门车型。
全新普拉多
全新皇冠
除了HEV领域成绩显著,丰田在其他技术路线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规划与发展,丰田在1996年成功研发出第一款氢燃料电池车Mirai,1997年推出了第一款量产纯电动车RAV4 EV,再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丰田所谓的全面电动化,并不是指全面押注纯电动汽车,HEV、PHEV、BEV、FCEV统统属于其全方位电动化战略的组成部分,丰田希望通过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的方式为全球不同市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汽车电动化转型方面,千万不要低估丰田的技术底蕴。
就电动车领域的研发专利而言,丰田拥有两万余项电动车研发专利,名列全球第一,在三电系统等核心领域,建立了全球领先的电动化技术体系。
丰田在电池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正在量产研发的全固态电池支持超快充和超长续航,充电10分钟可行驶1200公里;
丰田引入了“火箭超音速技术”,有效降低风阻系数至0.1阈值,达到全球顶级水平,更有力地控制能耗;
此外,丰田也对制造技术进行了改良与革新,包括一体化压铸、自动化移动生产线、数字化工厂等一整套先进的全方位电动化技术方案。
虽然你可能永远不会看到All in纯电动车的丰田,但是如果当你了解丰田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布局和野心,你就会发现那个引领全球电动化浪潮的丰田从来没有缺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丰田既是新能源技术的先行者,也是技术的集大成者,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厚的家底,很强的技术底色,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在电动化浪潮下,丰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自2017年以来,丰田的研发投入每年都是万亿日元级别,位居全球前列。
在汽车圈,总有人喜欢用“大象转身”来形容传统车企拥抱电动化的难度,但有些时候,事情往往会超出一般人的常识。
那个被视为“大象”的丰田早已插上翅膀,悄悄等待电动化领域全线爆发的时候一飞冲天,然后惊艳世界。
根据丰田规划,2025年前将导入35款新电动化车型,2026年面向市场推出次世代BEV产品。2030年,全球BEV产品销量预计达到350万台。
由此可见,丰田对电动化“提速”已然胸有成竹。
03
智能化加速落地
新能源汽车的变革即将迈出新的一步,向着新的维度冲刺,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智能化是汽车行业的科技革命,未来谁占领了智能化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汽车行业发展的主导权。
汽车智能化时代,软件成为汽车发展和产品力的重心之一。而在应对汽车智能化浪潮中,丰田自然已经意识到软件的重要性。
2021年,丰田成立软件公司Woven Planet,并对它寄予了厚望,希望把它打造成行业标杆。
时任社长的丰田章男表示,该公司将帮助丰田在这个“百年一遇的深刻变革时期”站稳脚跟。在这个时期,汽车将实现电动化、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
此外,丰田在智能化方面还有更多的合纵连横,比如与国内科技公司小马智行强强联合,携手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以及Robotaxi的量产化摸索,进而实现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
作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已经实现了L4级别Robotaxi的商业化示范运营,成为丰田汽车在自动驾驶移动服务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丰田长期主义可能不及他人高调,但能步步为营。相较于大众携手小鹏、奥迪牵手上汽智己、雷诺牵手吉利等,丰田和小马智行的合作关系比它们整整早了四年,率先开启了“后合资时代”新的布局、新的角逐,丰田智能化进一步打开边际。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得益于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丰田智能化方面正在加速落地,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化进一步升级,通过小型化、轻量化、精密化带来高效率电动化。行星齿轮技术则充分发挥发动机与电动机各自优势,全面提升电驱性能,实现更迅速的动力响应、更强劲的动力输出、更持续的加速性能。
除了智能化升级的三电系统,智能化还体现在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Toyota Space智能座舱、Toyota Connect智能互联所打造的全方位智能化体验等。
T-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丰田切实推进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研发的最新成果,通过预碰撞安全系统(PCS)、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系统(PDA)、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A)等几大核心功能的加持,在多样化的交通场景下智能守护用户日常安全,并通过卡罗拉、雷凌等车型的搭载,在驾驶辅助“秀高端”的今天,做到了“科技平权”。
Toyota Space智能座舱遵循丰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由中国工程师团队打造,为中国消费者企划研发,车机系统兼容CarPlay、CarLife、HiCar三大平台,支持车载微信、语音AI交互、高精地图等功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Toyota Connect智能互联通过数字钥匙、远程寻车、远程空调、车况查询等功能为用户带来便捷安心的智慧车联网服务,并将不断升级、保持进化。
智能化是一场非常规的长跑,也是一场没有规定赛道的长跑,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永远没有终点。
对于丰田而言,电动化从来就不是战略转型的难点,反而是在智能化层面会成为丰田转型的关键点,这意味着丰田要逐步从汽车巨头向科技巨头转变,这才是全方位战略落地的核心。
如今,丰田已经找到了智能电动化进阶之路,潜心汲取中国的“武功秘籍”,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力”,后发先至。
04
现地化发展,实现中国式继承与进化
中国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走在了市场的前列,对于力争成为移动出行公司的丰田来说,中国市场对于当下的丰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引导丰田的变革。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丰田采取的是以日本本土为核心的研发体系,之后分发到全球市场,而中国更多是作为全球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贡献销量和利润,而如今,丰田重新定义了中国市场,并开启了“中国式继承与进化”的发展之路。
作为全球头号车企,丰田正在以中国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驱动力,充分利用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引领全球的优势,全面推进丰田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丰田在中国的发展引领整个丰田的发展。
现地化发展,广交朋友圈,这些年,丰田正在通过与中国公司加强合作、深化中国本地化研发来提高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力。
比如联合比亚迪、一汽丰田,推出了自家首款纯电轿车bZ3,结束了丰田在纯电领域被动的局面,明年将上市第二款合作纯电车型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智享跨界;联合广汽集团推出的A+级智能纯电SUV bZ FlexSpace Concept悦动空间也将在2024年上市;与宁德时代宣布签署动力电池供应方面的相关协议,并在电池技术开发、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展开探讨;联合亿华通、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合作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项目,联手打造氢能社会,以先进技术助益碳中和目标。
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研发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躯干,也是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本土化研发,作为丰田中国式“继承与进化之路”的关键一环,从TMEC【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到 IEM by TOYOTA【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几字之差,却预示着一场巨大变革。
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从向华引进技术到本土自研,这既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丰田从中国走向全球的一个崭新开端。
丰田将依托革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统一在华三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的本土研发力量,同时加入全球TOP10的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和爱信,以前所未有的“3+2”合作模式,打造一体化研发体制,为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在中国本土化和现地化的落地按下快进键,推进纯电产品及其他节能新能源产品的企划和开发。
中国市场成为丰田反哺全球市场的战略支撑点,而不是以往从全球市场切入并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作为全球产品和技术的输入地。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继承与进化,意味着薪火相传、承前启后,更代表继往开来,随着中国市场在丰田全球战略的地位和重要性进一步升级,丰田正在逐步实现“从全球切入中国”到“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转变。
未来,丰田将基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中国进行独立研发,并将在中国企划研发的产品普及到全球,用中国速度进化出一条中国式的“制造更好的汽车”之路,更好地服务全球汽车市场。
无论是积极“拥抱”中国市场,扩大智电朋友圈,还是强化现地化研发,迅速开发并提供令中国顾客满意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都展现出丰田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紧跟新趋势、加码新赛道的新时代弄潮儿的形象。
“向先进学习,迅速实现自我发展与壮大”,这是日本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而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汽车公司,丰田自然也不容易小觑,从燃油车时代的霸主转型为新能源时代的巨头也并非不可能。
丰田拥有千万用户的基本盘,很强的技术底色,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努力,再加上自身正在加速重构和向上,“中国式继承与进化”本身就是一场自我革命,丰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表现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电动大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071413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