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已成为国内高端电动领域的佼佼者。然而,为了讲述高端故事,威莱近年来触及了大量的配套业务,包括电站资源扩张、电池自主研发投资、智能手机、芯片自主研发,甚至海上布局。这些配套业务在早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威莱仍处于亏损循环中。为了快速实现投资,威莱现在已经开始从电力交换业务中找到一种方法。
11月21日,威来与长安汽车在重庆签署了电力交换业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电力交换网络建设、共享、电力交换车型研发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促进电力交换电池标准的建立,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是威来换电业务的第一个合作伙伴。
蔚来需要合作伙伴换电
目前,威来拥有中国最大的电力交换网络。截至11月20日,威来汽车全国电力交换站共布局2103座,今年新增电站798座。根据计划,威来汽车今年将共布局2300个电站。用户喜欢并有良好的体验,换电速度比加油速度快。威来第三代电站的换电时间已降至4分以内,在换电过程中无需下车。
虽然威来换电布局广,体验好,换电快,但威来换电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威来换电站建设成本高,单站建设成本约300万元。根据今年威来汽车新增1000个换电站的目标,仅车站建设成本就高达30亿元,不包括场地租赁、人员运营、电费等额外费用。仅仅依靠威来现有用户很难实现盈亏平衡。
根据东方证券的计算,当换电站达到盈亏平衡点,利用率约为20%时,即每站每天需要服务88次,以免赔钱。根据威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飞之前的分享,威来换电站的盈亏平衡线约为每天50至60个订单。目前,威来换电站的日均订单量为35至36个订单,需要更多的汽车品牌加入以减少损失。
业内人士表示,威来在不能大幅提升销量的情况下,在其他业务部门实现收入也将大大缓解盈亏压力。随着长安的加入,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更好地分担成本,加快电站建设,大大扩大电站网络覆盖范围,直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不仅降低了威来的财务压力,还可以提高换电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长安汽车入境换电业务也拉了蔚来一把。
长安汽车新能源有很多好处
当然,进入威来换电网对长安汽车也有很多好处。
自发布“香格里拉计划”长安在新能源轨道上的发展有目共睹,目前已形成高端品牌阿维塔、中高端品牌深蓝色汽车“新车的数智进化”长安启源的产品布局。今年10月,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超过5.7万辆,同比增长57.1%,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排名中排名第一。
面对新能源的大趋势,长安新能源也想上一层楼。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电池更换标准的建立。长安汽车将在统一电池组标准的基础上,与威来汽车共同开发可更换车型。长安汽车首款与威来汽车共用电池组的可更换乘用车计划于2025年上市。
因此,除了现有的新能源品牌外,长安是否会推出一个新的电力交换新能源品牌,并对高端新能源市场产生影响,这些都值得期待。
即使不推出高端品牌,全新车型也能进一步提升长安新能源的竞争力。
一方面,换电可以采用车电分离的形式,大大降低购买门槛,灵活升级电池,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电池容量;另一方面,电池安全,提前处理,避免热失控,优化充电电流,延长寿命,也可以回收电池、汽车和电池寿命。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络汽车的背景下,威来电力交换模式的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长安汽车与威来电力交换业务的合作,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4-5家在谈
威来内部人士表示,威来现有用户的电力更换不会受到影响,更多品牌和用户的加入将进一步促进电力更换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让更多用户享受电力更换服务。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强表示,蔚来全球网络建设能力较强,在成本、速度、运营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他汽车公司不仅需要技术和金钱,还需要时间,根本负担不起。此外,蔚来电池更具竞争力,与其合作的选择无疑是成本和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上汽、吉利、宁德时代正在尝试布局市场上的换电模式。每个换电站都有自己的政治建设。然而,就规模和速度而言,蔚来电力交换目前处于行业顶端。
威莱创始人李斌在11月20日对全体员工的内部讲话中也强调,不仅我们在整个行业换电,而且我们是整个行业最早、最坚定的。换电是威莱的巨大先发优势。目前,它已经迎来了向整个行业开放的时刻,威莱将标准下一代电池组 800V 为整个行业提供高压快速更换平台。据透露,除长安汽车外,还有4-5家潜在合作伙伴在谈判中。
长安汽车与威来换电业务的合作,不仅给威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随着更多品牌加入威来电网,更多的新能源品牌可以去威来电网,使威来电网越来越强大。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合作也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汽车产业的低碳转型。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230913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