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力文
崔力文负责编辑
编辑丨别致
不要低估别人。
如果说4月份举行的上海车展第一次让大家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会变得多么黑暗,那么今天开幕的广州车展将彻底证明中国汽车市场是一种无情的重塑模式。
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卷成了红海。无论是合资还是独立,如果你想在牌桌上脱皮,你必须脱皮。
还是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中国汽车市场,只有生死……”
文章开头的一段,写在上周结束的广州车展媒体日,也是我内心最由衷的感受。
当然,作为一名旁观者,一方面,能够见证如此激动人心的暗潮和波澜壮阔的变化,确实让人感到越来越欣慰和兴奋。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感叹游戏规则和生存规则已经完全改写。
其中,最关键的直指:“不要高估自己,不要低估别人。”
换句话说,在荆棘丛林中抢肉吃绝对没有什么所谓的“一家独大”。不管是谁,都要降低身材,找到合适的位置,努力求存,哪怕是那些曾经被公认的人“顶流”。
你还不相信吗?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MEGA将成为所有乘用车销量超过50万辆的第一辆,无论能源形式和车身形式如何。”
在今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作为掌舵人,李翔再次为公众树立了新的标志。当时,许多人相信MEGA在进入市场后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参考新势力汽车制造日益增长的终端订单和营销方面的准确攻势。
很快,时间来到广州车展前十天,当李翔开始在微博上预热理想的MEGA时,再加上沟通会议主动发布的各种信息,这一款被冠以“高铁”MPV的名字,音量几乎达到了顶峰。
但当每个人都认为理想将迎来一场非常熟悉的胜利。故事的情节,突然出现了相当戏剧性的逆转。
最根本的原因是小鹏X9“出牌”。从控制营销节奏,到释放关键产品实力,再到测试预售价格,都有点后来者的味道。
小鹏X9抛出的潜台词更像是:“我听说你的内饰和L9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对不起,我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我听说你的车这么长,没有后轮转向?对不起,我是整个系列的标准;我听说你的第三排只能向前翻两次?对不起,我可以把它电动地放在地板下面;我听说你要卖50多万元?对不起,我比你便宜。”
也许前期理想的MEGA把预期值拉得太高了,外界对小鹏X9的期望也不多。相反,后者可以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绑定前者。
广州车展媒体日,两个新势力造车的展位只有一堵墙隔开,两款产品的出现时间也紧密相连。理想的MEGA和小鹏X9几乎不分胜负,只结合现场的人气和关注度来判断。
“来这里学习吧。”
一句看似谦虚的话,是小鹏X9公布38.8万元起的预售价,何小鹏亲自去理想展位看看理想的MEGA声明。当朋友高管扔掉时“共同作战”橄榄枝再次客套地回应道:“应该是这样。”
然而,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除了一致做大做强的纯电MPV,“蛋糕”,两种产品之间必须有一场战争。
毕竟,我相信没有人会忘记理想的L7是如何杀死小鹏G9的。此外,何小鹏还说:“在大型纯电动MPV市场上,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销量第一。”
相比之下,理想的MEGA几天前在网上流传了一份未经证实的信息“价格表”。
图片显示,入门级版本降至50万元以下,与理想L9 Max版完全一样。那么,假设上市后真的是这样,你能认为理想的MEGA高估了自己和他人吗?
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插电式混合市场的理想收获确实非常强劲;另一方面,可以预见,理想将在纯电力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而且现在,理想的MEGA能否让自己的创始人不被打脸,还是越来越好奇。
巧合的是,就在本周,小米集团正式交出了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最引人注目的是:“研发支出50亿元,同比增长22.0%,环比增长9.0%。”
至于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与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费用增加,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17亿元。
更简单地说,为了实现造车梦想,“掌舵者”雷军正在尽最大努力砸入真金白银。
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总裁卢伟冰对小米汽车的进展表示:“量产目标明年上半年保持不变,下一步将进行第二次冬季测试。”
值得警惕的是,小米汽车的第一款产品SU7在广州车展前夕突然出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录中,并首次曝光了外观和一些关键参数。收获的反馈只能说是喜忧参半。
好的一面是,人们普遍认为小米SU7在设计上没有犯太明显的错误;坏的一面应该是因为没有看到真车,也没有太多引人注目的记忆点。
换句话说,在这个价值正义的时代,小米SU7的初露并不是特别惊艳。
而且早些时候,某媒体大V主动爆料小米SU7的售价将超过30万元,顶配版预计将接近40万元。
消息一出,无疑有些令人惊讶。
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如果小米SU7明年入场时真的这样定价,那么小米SU7将受到中国汽车市场的严厉教育。”
相比之下,我还是愿意相信这是官方的主动考验。
事实上,自小米正式宣布制造汽车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一直是管理预期。由于许多光环的祝福,外部世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营销端,或产品端,包括定价端“阈值”。
假如没有达到,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文章开头的主题,也想给雷军,给整辆小米车,“不要高估自己,不要低估别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位于残酷的中国汽车市场,出牌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既然产品已经基本定型,请对小米SU7的定价更加残酷。
巧合的是,本周,一个相关的答案再次出现在互联网上。据所谓内部员工透露,小米SU7分别为15.49万元、17.99万元和21.49万元。
虽然仔细想想的可能性很低,但作为旁观者,我还是想说:“假如小米SU7进场时真的牺牲了这样的操作,那么势必会突破一片红海。”
此外,业内人士透露,2024年雷军为小米汽车设定的销售目标为10万辆,接下来三年共交付90万辆,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毫无疑问,如果你想戴王冠,你必须承受它的重量,压力和挑战明显地摆在那里。
至于这场“豪赌”相信时间会给出反馈。
原创文章,作者:C次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241413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