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爆炸的第796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爆炸”的理念,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不代表客户管理财务。
资本市场的疯狂体现在派能科技的走势上。
当家庭储存热的时候,不到半年,它就飙升了近4倍,然后又花了一年时间把所有的涨幅都吐回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01 2023年第三季度派能科技简介
公司前三季营收30.49亿元,同比下降15%;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2%;扣除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降4%。Q3收入4.92亿元,同比下降71%,环比下降31%;归母净利润亏损0.38亿元,同比下降110%,环比下降117%;扣除后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下降113%,环比下降124%。
不管Q2的表现有多糟糕,增长率都只是在下降。Q3遭受了损失。从去年同期的暴利到亏损,只花了一年时间。我不得不说,中国的商业环境真的太糟糕了,太卷曲了。只要任何行业有一点肉,它就会蜂拥而至。
怎么说派能科技是国内户储的龙头(根据S)&P Global 据统计,该公司已于2022年成为全球家庭存储的领导者),而且,这些小制造商目前的生活环境是可以想象的。
派能第三季度报告崩溃的原因与中国报告相同。一方面是欧洲的去库存问题,另一方面是国内制造商产能的快速增长,导致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
根据EESA数据,去年全球家用储能系统出货量约为24.4GWh,其中欧洲户储出货量达到9.8GWh,但实际装机容量只有4.6GWh,库存约为5.2GWh。
5.2GWh 库存的概念是什么?
据 EESA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欧洲整体户储市场也有所增长 5.1GWh,换句话说,欧洲经销商在去年年底基本消耗积压库存之前,已经努力工作了半年。但问题是上游厂商还在降价出货。上半年,全球家用储能系统(电池)出货量约为 11.3GWh,欧洲的总出货量约为 6.3GWh,也就是截至 Q2,剩余库存约 6.4GWh。
这也导致上半年欧洲整体户储出货量同比下降3%,唯一的独苗苗是德国,仍保持30%的增长。
欧洲阳光电源的市场主要在德语区,所以第三季度的表现相对较好。然而,派能在欧洲的市场主要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这些国家上半年出货量大幅下降,如意大利40%和西班牙60% ,结果自然不会太好。
前三季度,公司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为1.69GWh,但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出货量仅为390MWh、300MWh,出货量迅速下降,伴随着价格一路下跌,上半年储能产品平均单价为1.84元/Wh,Q2单价只有1.76元/Wh,Q3的单价变成了1.67元/Wh,让已经不富裕的派能雪上加霜。
随着出货量的下降,公司第三季度的整体产能利用率也下降到了10%,这是过去五年的最低季度产能利用率。当然,这也与公司的产能释放有关。
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GWh电池和8.5GWh储能系统的生产能力。今年1月,5GWh投入50亿扩建的10GWh中,有5GWh已在Q3投产。没想到,这些产能还没来得及贡献业绩,反而因为在建项目的固化而增加了折旧,拖累了毛利率。
到了第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已经下降到25%,这是过去几个季度以来第一次低于30% ,有点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
反映在二级市场是无休止的下跌,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平衡过去的所有增长,在很多人看来,派能只是另一个英科医疗和九安医疗,但真的那么痛苦吗?
02 是时候关注派能了
虽然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虽然派能遇到短期的业绩困难是事实,但它已经恢复了上升的增长,所以没有必要太悲观。
派能绝不是另一家英科医疗和九安医疗。后两家公司一家是口罩企业,一家是抗原试剂,都是疫情带来的一次性业绩爆发。但是现在疫情已经过去了(或者更准确的说,大家都不当真)。虽然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因为未来没有预期,二级市场自然很难有好的表现。
然而,家庭存储是不同的。虽然今年欧洲存在去库存问题,但全球储能渗透率仍然很低,这是肯定的。在一些电价较高的国家,家庭存储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未来增长的确定性足够高。
作为家庭存储的领导者,虽然过去两年欧洲库存的业绩经历了起起落落,但产能、品牌和渠道都与两年前完全不同!
家庭存储类似于大型家用电器,终端消费者更关注品牌,同时由于与安全密切相关,加上安装和售后问题,渠道也非常关键,即使对于海外市场,渠道赢得世界,这也是派能崛起的原因。
凭借中兴通讯在海外渠道的优势,派能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渠道,欧洲最大的储能系统集成商Sonenen、Segen是英国最大的光伏卖家,是派能的核心客户。此外,该公司还在南非和北美建立了销售渠道。
此外,国外使用锂电池需要资质认证,认证环节相对重复,认证周期相对较长,行业先发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派能是认证最完整的公司,具有领先优势。
市值不到200亿,真的不贵,是时候关注了。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211513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