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后港口到全球锂电池之都,宁德如何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光芒?

从落后港口到全球锂电池之都,宁德如何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光芒?

编者按|

“双碳”战略目标即将迎来三周年,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碳中和新时代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转型升级,拥抱低碳绿色经济。光伏、风电、氢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企业也迅速取代了水泥建材、纺织印染等高能耗行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期间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

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全力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希望在碳中和康庄大道上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背景下,「能源严究院」、「储能严究院」新能源商业地理系列报道将陆续推出,地方经济新动能将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解码。

本期,让我们走进福建。近年来,在福建九个城市中,宁德市GDP连续四年领先福建省,改变了过去后进生的衰落,成为中国东南部耀眼的明珠。在过去的15年里,通过引进宁德时代、上汽、青拓、铜四大巨头,城市建设了锂工业、新能源汽车、不锈钢、铜材料四大协同支柱发动机产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基地、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建立了十四五期间影响万亿产业规模的目标。

从落后港口到全球锂电池之都,宁德如何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光芒?

文/杨倩

编辑/严凯

严格的来源/储能研究所

福建宁德,一个不显山露水的四线小镇,却深藏功名。

11月9日,宁德市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牌匾,长达五年,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

作为东道主,宁德市还在当天开幕的2023年世界储能大会上发布了许多重大消息:共签署了63个超过1000亿美元的储能项目,涵盖正负极材料和电池组、电动船舶、光储充检等上、中、下游产业;启动《宁德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到2025年,全市锂电产业链总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

作为福建省两大锂电池产业集群之一,宁德的风头甚至超过了厦门。2022年,福建省锂电池产业收入3386亿元,增长84.1%,GDP增速居全国第一。

汇集全球“朋友圈”,召开储能行业顶级会议,不仅彰显了宁德巨大的能量和进取精神,也让外界争相来这里学习:

与福建其他城市相比,这个24岁的闽东港口小镇没有突出的先天禀赋,如资源和地理位置。为什么它能改变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新能源城市竞争中成功获得第一名?

01|命运逆转

宁德时代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友文表示:“在过去的10年里,宁德市从小到大,从落后贫困到繁荣,转变为高科技含量的新工业城市,离不开锂电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宁德,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紧邻长三角和珠三角,与台湾隔海相望。

宁德,“九山半水半亩田”,以山丘为主,海域面积和海岸线是福建最好的之一,有39个港口,是中国最方便的出海口之一。

尽管如此,宁德乃至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一度使位于海防安全之中的宁德处于偏远而贫困之中,尤其是“老少边岛”。

宁德逆天改命,可以追溯到「锂电双雄」宁德新能源技术(ATL)、宁德时代(CATL)当然,核心人物曾玉群也离不开关键的选择。

曾玉群是宁德人,1985年去上海交通大学后离开家乡,然后去香港和东莞创业。

1999年,31岁的曾玉群加入了陈唐华和梁少康的创始团队,在香港筹集了250万美元,成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即ATL),针对消费锂电池兴起的风口,第一家工厂位于东莞。2004年,ATL成功进入iPod供应链,赚了不少钱。

2007年,ATL在东莞有两家工厂,开始寻求扩张,为第三家工厂选址。但令人惊讶的是,ATL拒绝了杭州、江苏、山东等东部发达省市的邀请,选择了GDP不到460亿元的宁德。

这不是巧合。早在2000年,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宁德官员就瞄准了同乡的企业家,并不断邀请他们回家。2004年,曾玉群进入目标名单。随后,宁德官员花了三年时间多次访问,最终用优惠的土地、资金、税收等政策激起了曾玉群的心弦。

2008年,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成于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新港路1号,投资2亿美元,开启了激越锂电池革命之旅。

与此同时,在ATL,曾玉群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成立了动力电池部门,试图全力以赴做这项新兴业务。然而,ATL大象很难转身,态度保守。

因此,三年后,“赌博”曾玉群将动力电池团队从ATL中分离出来,并在ATL对面的新港路2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即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

虽然两者达成了“划河治理”的默契,但他们曾经分享过办公楼。直到2017年3月,曾玉群才卸任ATL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为CATL冲刺上市扫清股权障碍。

从落后港口到全球锂电池之都,宁德如何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光芒?

△宁德时代总部基地清单。摄影:杨倩

经过多年的运营,宁德时代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领导者,拥有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包括材料、电池、电池系统和电池回收。CATL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第一家明星企业;ATL是连续11年第一家消费电池隐形巨头。

宁德市政府为了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也做出了筑巢引凤的功夫。

陆友文说:“早在十多年前,宁德市政府就非常重视上游产业链的引进,并提供了包括上游杉杉股份(2016)在内的最佳配套政策、厦钨新能源(2017)、东南铜业(2015)、青拓集团(2008)和下游汽车企业上汽集团(2019)纷纷落地。例如,青拓生产的镍钴锂等不锈钢伴生材料,给宁德时代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从落后港口到全球锂电池之都,宁德如何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光芒?

△陆友文,宁德时代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摄影:杨倩

2017年,宁德引进了上汽新能源汽车厂,引起了轰动。陆友文说:“当时,福建省委书记余伟国在奠基仪式上称三个‘出乎意料’,因为上汽的选择既不是厦门,也不是泉州这样的发达城市,只用了6个月就成功落户了。”

据了解,当时宁德市领导跑遍了上北汽、广汽、福汽,都关门了,最终以诚意打动了上汽。随后,36家配套企业涌入宁德,带动宁德经济进入快车道。

目前,宁德基地是宁德时代世界十三大电池制造基地之一,也是锂电池行业唯一的全球灯塔工厂,也是宁德时代的宜宾基地。

早在2016年,宁德基地就建立了中国第一条全自动电池生产线。基地实行“极限智能制造”,实现了成品电池平均每1秒离线一次,模块20秒,电池组2.5分钟。整条生产线以机器人为主角,不良率不超过10亿分之一,达到各维度的极限水平。

据报道,全球近40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备了宁德时代的“动力心脏”,几乎所有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都与宁德时代达成了联盟。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今年9月,宁德时代电池整体装载量在中国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2.75%。

另据SNE 据Research统计,今年1月至9月,宁德时代以178.9GWh保持全球第一,增速达到52.1%。

储能作为宁德时代的第二曲线,以极端安全的产品和动力电池为依托,增速惊人,继续引领行业。

2021-2022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其储能业务客户遍布世界各地,涵盖各大龙头项目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电网公司等新能源企业。

02|狂飙突进

曾玉群和宁德无疑是幸运的。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锂电池的三个进化阶段正好对应着100亿、1000亿、10000亿的市场规模。

在锂电池的引领下,宁德市从后进生到领头羊,划出了耀眼的发展轨迹。

1999年,宁德撤地设市。福建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该市GDP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三,一直持续到2003年。到2004年,宁德排名跌至倒数第一,持续了五年。2010-2020年,宁德排名倒数第二。

直到2021年,宁德市才告别“屈辱20年”,彻底甩掉了“后进生”的帽子,扬眉吐气。

当年,宁德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冲刺进入前列 5。

2022年,宁德地区生产总值3580亿元,增长10.5%,增长率居全省第一。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市之列,不仅巩固了全省第五名,还扩大了龙岩、三明、莆田与兄弟市的差距。其中,锂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44.3%,成为当之无愧的经济龙头。

同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1.27万元,首次跨越10万元大关,接近泉州等福建第一阵营城市。

从落后港口到全球锂电池之都,宁德如何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光芒?

根据宁德市统计局最新数据,前三季度宁德市总生产值2667.64亿元,同比增长10%,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连续58个月领先福建省。

如此骄人的成就,依靠宁德奔腾不息的“工业心”。

宁德的四大增长引擎是锂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今年前三季度,这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宁德规模以上产业的84.7%,同比增长28.4%。

这四个产业集群不是分开的,而是有机整合、共同繁荣和共生的。四大领导者(宁德时代、上汽、青拓、中铜)也密切合作。青拓镍钴锂材料和中铜铜箔是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直接运输到宁德时代基地。电池产品离线后,进入上汽公园,装载到车辆上,大大缩短了运输周期和生产过程。

依托宁德时代,赤鉴湖畔依托(CATL)宁德新能源技术(ATL)宁德打造了锂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发挥了显著的“蜂王效应”,引进了80多个产业链配套项目,涵盖“材料-工艺-设备-电池-模块-电池组”(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全产业链布局电池回收拆解-材料回收”。

目前,宁德锂电池总产能超过330GWh,已成为全球锂电池核心生产基地。2022年,宁德电力电池产业集群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在锂电池消费领域,宁德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在动力电池领域,世界上每三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配备宁德时代生产的动力电池“心脏”;在储能电池领域,2022年宁德储能电池出货量为53GWh,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3.4%,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上汽集团新能源乘用车基地是福建省产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设计产能60万辆。2019年10月正式投产,成功打造智能制造标杆厂。

福安湾坞半岛见证了宁德崛起为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其不锈钢产能占全国的1/5,占全球的1/10。2008年,温州青拓集团进入宁德福安,随后在永金、宏旺、奥展等项目的支持下,整合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冷轧不锈钢技术园区。

2015年,中铜东南铜业落户宁德漳湾临港工业区,引进福浦铜铝加工、嘉园科技铜箔等产业链项目,形成铜材料优势产业。据悉,东南铜业是中铝集团和福建省的重点工程,年产能40万吨高纯阴极铜,硫酸150万吨。

基于这四大支柱产业,宁德设定了雄心勃勃的万亿目标:到2025年,锂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2035年将建成全球领先的锂电池之都;2025年,不锈钢产值冲击3000亿元,力争翻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铜材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蕉城区作为宁德的核心城区,凝聚了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中铝、上汽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

随着宁德时代的步伐,锂电池产业链中的18家配套企业,如电子、思科琦、聚能动力等相继落地,聚势成链。2022年,该地区生产总值1261.5亿元,增长14.1%,首次跻身全国百强。

以上海思科琦为例。作为智能设备生产线的提供商,公司于2015年与宁德时代开始合作,2016年正式落地宁德。根据招股说明书,2021年,宁德时代是其收入占60%以上的最大客户。

宁德思科齐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傅文辉表示:“思科齐将坚决扩大对宁德的投资,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宁德二期工厂正在投资建设中。”

从0到1,从弱到强。一家龙头,舞动一条产业链,从而激活万亿规模市场的势能。宁德的奇迹故事还在继续。

原创文章,作者:储能严究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131813356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