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震荡分化 上证指数震荡小幅上涨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上证指数震荡小幅上涨,创业板指数在宁德时代大幅下跌的拖累下继续下跌,接近2022年4月的低点。

盘面上,AI概念股逆势活跃,数据方向领涨,金桥信息、久远银海、德胜科技等交易限额;CPO概念股再次大幅上涨,东田微20CM交易限额,华工科技、明普光磁交易限额;英伟达概念股表现活跃,宏博股交易限额再创新高,奥士康、亿道信息交易限额;下午媒体股走强,南方媒体、新华网、上海电影等多股交易限额。旅游股反弹,九华旅游、三特索道涨停。在板块方面,旅游和医疗信息化CPO、媒体等板块涨幅居前。

在下跌方面,锂电池等新能源轨道股集体调整,德方纳米下跌6%以上,宁德时代下跌5%以上。汽车、锂矿、综合压铸、钠离子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而言,个股涨跌较少,两市超过2700只个股涨跌。

截至收盘时,上证指数上涨0.08%,深证指数下跌0.6%,创业板指数下跌1.61%。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145亿,较上交易日下跌1230亿。北行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16.77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8.34亿。

01

一份报告引起“血案”

继昨日一个“苹果”血案发生后,今天a股再次下跌,上演了一份报告“血案”。

6月7日,宁德时代大幅下跌,盘中跌幅超过6%,接近今年最低点。截至收盘,宁德时代收跌5.46%,报207.3元/股,总市值缩水526多亿元。

在新闻方面,摩根士丹利降低了宁德时代的目标价格。报告称,大多数电池材料公司的利润率都受到了股价的反应,但宁德时代可能面临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风险正在增加,因此将公司评级从同等权重降低到低配置。Jack,分析师 Lu在报告中指出,预计短期电池产能仍将过剩,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价格战。今年下半年,二线电池制造商可能会采取更激进的价格策略来获得市场份额,并将宁德时代的目标价格降低约16%至180元。

宁德时代的大幅下跌也拖累了创业板指数的持续下跌。今天,创业板指数下跌了1.61%,报告了2129.90点。盘中一度触及2124.52点,距离三年新低只有2.2点。

当然,宁德时代创业板崩盘只是今天a股跳水的导火索。市场下跌的背后是人民币汇率的调整。6月7日,与美元相比,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其中,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13关口,盘中一度触及7.1394。同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告7.1196元,比之前的价值调整下降了121个基点。

最近,人民币汇率下跌,更深层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胀粘性略高于预期,美国债务问题扰乱市场风险偏好等海外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美元指数反弹,人民币汇率构成被动贬值压力,中信证券预计人民币对美元近期保持疲软。然而,在第三季度,随着美元指数的疲软和国内经济内生动能的复苏,预计人民币将在内外压力缓慢的推动下逐渐稳定并回归升值趋势。

02

官方媒体呼吁公开发行

近期市场低迷,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意愿将达到谷底。

在这种消极情绪下,基金经理大喊大叫,告诉投资者目前的位置不再悲观。富国周期优势基金经理蒲世林表示,在此期间,市场仍在扼杀估值,跌至目前的位置。没有必要悲观。银华基金经理王丽敏认为,a股位置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中加基金指出,目前的基本面和流动性仍支持主题投资,建议保持中等水平的高头寸,逢低增加头寸。

然而,基民对公开发行的大喊大叫显然并不买账。

最近,新基金的发行继续降温。Wind数据显示,根据认购开始日的统计,5月份只有34只新发行基金,同比和环比下降了60%以上;新发行的基金份额仅为311.47亿股,不仅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也创下近8年来公募基金月度新低。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冷发行可能会把锅扔到低迷的市场。然而,如果发行仅仅归因于时机,很容易忽视整个公开发行基金行业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公募行业偏向于“摆烂”以赚取管理费为目标的销售导向(注重一次性交易)已成为趋势“最佳战略选择”,从而忽略了用户导向等问题。如果按照现有模式发展,基金会发行“看天吃饭”周期性变化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可能更严重,这种周期性也可能增加a股的波动。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指出,在发行冷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中,公募基金强烈的做大冲动是最典型的。

市场高位时,基金公司不但没有减缓发行节奏,反而继续加码销售,导致大量基民进入高位,深度被套;数万只公募基金甚至比股票更难选择;“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成为近三年的普遍现象。基金公司需要彻底放弃“唯规模论”,设计合理的基金经理激励机制,以基民创造长期价值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证券日报》还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了公共基金发行寒冷背后的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从产品本身的角度来看,关键可能仍在产品设计中。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同质化严重的产品难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关注;第二,基金公司在酝酿推出新产品时,应跟随公共基金行业的优质发展趋势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步伐,认真研究各类基金的投资偏好。

对于当前公开发行业存在的问题,《证券日报》指出,在新形势下,公开发行基金应积极创新变革,开发满足经济转型升级需求、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的目标,吸收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为市场注入更多的信心。

03

6月有望降息

最近,a股市场处于明显的股票博弈中,市场迫切需要更多的增量资金。然而,自5月份以来,资本相对宽松,银行间存单利率中心下降,MLF降息的紧迫性不高。6月份,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再次上升。

根据中信证券的最新观点,下半年稳定增长的重要窗口期正式到来。结合近期的一些经济、金融数据和市场情绪,降息的必要性显著增加。

目前,货币政策仍需护送,不排除在经济生动能回升压力较大的阶段进一步宽松操作。因此,降息的可能性增加了。6月份MLF利率可能下调5-10bps,银行也可能再次下调存款利率以提振经济;如果MLF利率如期调整,LPR报价可能会下降,其中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更高。若降息落地,预计将带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进一步下降,低点或回到2.5%-2.6%。

至于后续市场,信达证券认为,2023年股市也可能出现2019年,国内股市3月份的冲击调整可能已经结束,下半年将迎来更好的指数上涨,这次不会很快,但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行业配置建议:配置风格偏向攻击,首先布局超卖消费链、房地产链、6月中旬布局和TMT第二波上涨,第三季度Q3关注周期。

①消费链和房地产链:虽然今年的经济复苏经历了许多曲折,但没有必要过于悲观。随后可能会出现政策微调,预计超卖后整体修复会上升。

②中特估&TMT:6月中旬,建议重新关注这些板块的调整主要是交易拥挤后的调整。从战略上讲,由于经济尚未恢复,大多数板块的利润验证是一般的,因此具有长期逻辑的中特估值和TMT仍将有机会。

③建议第三季度关注周期:周期性股票目前受全球库存周期下降的影响,整体疲软,但随着库存周期下降结束,宏观需求可能在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恢复。考虑到长期产能建设不足,需求、供应和估值可能会产生共鸣。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1189278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