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打了翻身仗!在光伏制造业惨淡的阴云中

晶科能源打了翻身仗!

在光伏制造业惨淡的阴云中,晶科第三季度报告的表现可谓爆发。这是晶科能源在TOPCon技术路线上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其预测市场趋势的胜利。

2022年最后一天,晶科能源李仙德在晶科官微上写了一篇文章“2023,让我们狠狠成长!”:2023年不用祝福,它会美丽,会闪烁,会成长,会做到……

竞争越来越残酷,干光伏需要狼性。李仙德是个无情的人,不怕挑战。现在,晶科能源已经交出了一份“狠好”三季报,一切都在计划中。

也许,头部组件一体化企业的排名确实会发生变化。

01晶科三季报,“狠”在哪?

晶科能源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61.25%;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279.14%;扣除60.47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98.94%。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14.7亿元,净利润25.11亿元,同比增长62.53%和225.79%。

没有比较,就没有优秀。

第一,晶科能源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几乎是光伏市值第一的企业——隆基绿可持平,均为25亿元。即使放眼光伏产业链,他们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也只低于硅料龙头通威股份。

晶科能源打了翻身仗!在光伏制造业惨淡的阴云中

一些光伏企业的表现来自WIND

第二,隆基、晶科、晶澳、天合一直是龙头一体化组件企业的前四名。目前,晶科能源已成为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的唯一企业。在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和组件价格急剧下跌的情况下,晶科能源实现了逆势增长。

晶科能源打了翻身仗!在光伏制造业惨淡的阴云中

来自WIND

第三,晶科能源是唯一一家连续三个季度销售净利率持续增长的企业。这也直接反映了以TOPCon为核心的N组件在市场上的溢价能力。

N型组件在晶科能源前三季度的52.2GW组件出货量为29.8GW,57%。晶科能源预计,在手工订单饱满的背景下,第四季度组件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3% GW,全年70-755有信心超额完成 N型产能占GW组件出货目标的75%。

晶科能源打了翻身仗!在光伏制造业惨淡的阴云中

来自WIND

第四,组件出货量第一。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出货量55.7.7GW,组件出货量为52.2GW。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约为45-46GW。前三季度,隆基绿能实现单晶组件出货43.53GW。自去年以来,晶澳科技一直风格稳定,无意争夺出货量,选择保证利润和现金流。前三季度电池组件出货量为37.63GW。

晶科能源打了翻身仗!在光伏制造业惨淡的阴云中

根据公共信息统计

是规模优先,兼顾利润还是利润优先,兼顾规模?事实上,两种业务取向之间没有优缺点。在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最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近日,一位业内人士就此向追碳号表示,晶科可能是前者的代表,而一向稳定经营的晶澳则代表后者。这位人士完全可以理解晶科目前的经营导向:在从P型向N型转变的过程中,TOPCon只有迅速冲上规模,才能获得更大的先发优势。

光伏组件的前四名仍然是这四家公司,但出货量发生了变化。隆基绿能作为硅片和组件的双领导者,在今年前三季度不再是世界领导者,比晶科能源少8.67GW。当然,高举BC旗帜的隆基可能会放下痴迷,轻装上阵。毕竟,隆基拥有超过500亿元的现金储备,是所有光伏公司中最丰富的。

26.89%TOPCon效率!

明尼苏达州海沃德畜牧场光伏项目;资料来源:晶科官方网站目前正在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型。去年上半年,企业对N型技术路线的选择仍犹豫不决。今年,企业终于选择了自己的技术路线:TOPCon、HJT、BC百花齐放。

如果不考虑TOPCon的早期先锋,晶科能源是几家龙头企业中第一家坚定选择TOPCon技术路线的企业。事实也证明,TOPCon是N型电池最主流的技术路线,也是最赚钱的技术路线。

晶科能源一直认为TOPCon是主流技术路线“高效率上限,低成本工业化,设备配套设施更好”三个优势,所以它仍然是未来三到五年的主流路线。在TOPCon组件的大规模出货和高溢价的帮助下,晶科能源也取得了优异的业绩,实现了逆势高增长。

晶科能源TOPCon电池效率迅速提高,预计将继续引领行业。2022年年报显示: 截至2022年底,已投产的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已达到25.1%。

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效率已达25.5%,良率与PERC电池基本持平。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的平均效率为25.6%。未来,晶科能源TOPCon电池的量产效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第一,在发布第三季度报告的同时,晶科能源还宣布自主研发的182N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换效率,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9%,创造了182及以上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新的电池效率记录。这为下一步提高量产效率奠定了基础。

第二,今年9月,晶科能源CTO金浩表示:“公司计划明年推出双面TOPCon,预计量产效率将达到26.5%,并希望在随后的2024年至2025年逐步达到27%至27.5%的量产效率。这种效率肯定会抑制所有其他技术路线,成为市场上量产的主流。”

根据规划,今年晶科能源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将达到25.8%;未来实现27% 效率指日可待。

03产能过剩是落后产能过剩

晶科能源打了翻身仗!在光伏制造业惨淡的阴云中

山西晶科项目开工;来自晶科官微;

在行业扩张中,一家龙头企业的商业领袖笑着说:当人们说产能过剩时,他们都是别人的产能过剩,他们自己的产能永远不会过剩。面对能源转型的确定性,没有人愿意成为《纽约时报》的挫折者。

赶碳认为,产能过剩往往是落后产能过剩。先进的产能不会过剩,但相对来说更有竞争优势,可以做到“剩者为王”、“剩者之王”。

今年中秋前夕,李仙德在《奥本海默与八月桂花香》中写道:“我一直认为‘产能过剩’这是对行业最粗略的判断。例如,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人会过剩,但人才不会过剩;低效率的生产能力肯定过剩,而高效率和高性价比的生产能力永远不够。”

事实上,这也是几家龙头企业在确定性行业过剩的背景下一个,仍然启动数百亿光伏大项目的原因。今年9月26日,晶科能源“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山西综合改革示范区举行。

晶科能源打了翻身仗!在光伏制造业惨淡的阴云中

根据公开资料进行整理

晶科能源有信心做得更好。在投资者调查中,晶科能源表示:“山西基地整合了公司最优秀的软硬件设施、创新和研发资源,旨在实现进一步的集成智能制造和数字升级。此外,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协调整合,加快技术创新在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是公司的重大战略措施。

全球化能力是晶科能源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受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晶科能源此前在美国市场支付了大量学费,现在正在逐步恢复供应。在出货量方面,美国市场占晶科总出货量的10%以上。晶科希望未来在美国市场占有20%的市场份额。晶科判断,由于库存问题,欧洲市场在短期内将面临压力,但从能源成本和客户基础的长期角度来看,欧洲市场每年仍将保持20-30%的持续增长。在欧洲市场,晶科能源的目标也设定为20%以上。

在10月24日交易所举行的光伏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交流座谈会上,晶科能源回答了保持光伏龙头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李仙德说:“一是通过持续投资研发建设技术壁垒;二是充分发挥全球化能力和品牌优势,更好地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通过规模化、一体化、数字化生产带来成本优势。”

TOPCon的先发优势、欧美的市场战略和全球布局,以及山西的一体化和数字生产基地,是晶科能源赢得综合组件领先地位的三种武器。

李仙德曾说过,“技能积累,市场大喊大叫,看似混乱,都有章法”。 生产能力过剩,原辅材料涨跌,不会违反光伏产业发展规律,也不会偏离光伏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后记

光伏企业今年的第三季度报告,赶碳团队已经研究了一遍。通常,我们很少这样做。这是因为在a股信用披露规则下,上市公司的第三季度报告信息远不如年度报告详细。

这是因为我们的团队即使作为旁观者和局外人,在最近的一些研究和采访中也能感受到光伏产业的格局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产业链结构,供给侧、需求侧、投资融资,国内外。

近一年来,赶碳号反复提到,2023年可能成为中国光伏龙头企业之间的分水岭。接下来,我们将尝试做更多的解释,窥视豹子。

编审:侦碳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申请授权。

原创文章,作者:赶碳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11713106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