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固态电池厂投资412亿元

8月3日,辉能科技(ProLogium)欧盟委员会宣布,法国政府已经批准向惠能科技提供15亿欧元的资金。该基金将用于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Dunkirk)直到2029年底,投建的固态电池厂将直接以赠款的形式提供,并将涵盖研发项目。

到目前为止,惠能科技亚洲以外第一家固态电池超级工厂的投资计划可以说是真正实施的,距离宣布投资建设计划只有三个月。

法国固态电池厂投资412亿元

5月13日,惠能科技正式宣布,将投资52亿欧元(目前约411.6亿元),在敦刻尔克新建海外固态电池超级工厂。同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经济部、内政部等五位部长亲自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发表了演讲,表明法国政府对惠能固态电池着陆计划的重视。

基于这种情况,法国政府对辉能的资助自然进展顺利,仅三个月就获得了近三分之一的投资补贴。

据悉,超级工厂产能规划48 GWh,它将于2024年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26年底开始大规模生产,成为继中国台湾之后的第二家工厂,也是其最大的工厂。

目前,位于台湾桃园的汇能科技G1厂年产能达到40GWh,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和可穿戴电子产品;G2厂将生产电动汽车配备的固态动力电池,工厂首条大型示范生产线将于2023年底投产。

有很强的客户基础

数据显示,辉科技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下一代电池的开发,产品包括硅阳极固态电池、金属锂阳极固态电池和基于双极的固态电池(BiPolar)技术固态电池,规划了未来几代电池技术发展蓝图。

辉能科技是世界上第一家大规模生产固态锂陶瓷电池的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大规模生产和运输,可用于手机配件、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同时,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也已成功研发。其专有技术涵盖全球650多项(已申请和授予)专利,向国际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运输了近8000个固态电池样品电池进行测试和模块开发,产品成熟度高。

因此,辉能科技也有很强的客户基础。

2021年2月25日,辉能科技宣布,已与越南第一个本土汽车品牌Vinfast合作 签署谅解备忘录。

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拥有惠能固态电池的优先采购权,并获得惠能固态电池组包装专利技术MAB(Multi-Axis Bipolar )授权。

2022年7月6日,VinFast宣布向辉能科技投资数千万美元,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制定战略合作安排。根据战略合作安排,辉能计划从2024年开始为VinFast提供固态电池,以支持其下一代产品线。

未来,辉能和Vinfast也可能在越南建立合资固态电池厂。

2022年,辉能科技对外合作进程加快。

1月27日,辉能科技与梅赛德斯-奔驰深化了固态电池技术的开发与合作。双方不仅签署了开发电动汽车固态电池的技术合作协议,梅赛德斯-奔驰还将向辉能投资数百万欧元,并将在辉能科技董事会占有一席之地。

第一批配备固态电池的梅赛德斯-奔驰测试车将在未来几年推出,并将在未来五年逐步配备一系列乘用车。

3月8日,汇能科技宣布,与世界领先的电力交换技术和电动机车制造商谷歌联合开发并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两轮电池交换的固态锂陶瓷电池原型,可与谷歌电池交换网络和两轮车辆集成。

6月24日,与世界领先的工程服务提供商FEV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发固态电池系统。

10月28日,法国电池制造商ACC(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固态电池。Stellantis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和多元化能源公司道达尔分别持有ACC三大股东三分之一的股权。

今年7月25日,辉能与百年汽车供应商马勒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开发了第一个为辉能下一代固态电池定制的热管理系统。本次合作将有助于推出可行的商业固态电池解决方案,提高安全性、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

此外,原材料供应链辉能科技也已布局。去年5月13日,辉能科技与浦项铁控股(POSCO Holdings)签订合作协议。汇能科技获浦项铁控股投资,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合作开发和制造负极、正极和固态电解质材料,满足辉能科技独家固态电池的要求,双方将根据材料开发成果共同努力,优先考虑供应协议。

筹备IPO

去年3月,惠能科技披露了IPO计划,考虑到近两年(2022-2023年)在海外上市。同时,IPO前将再进行一轮融资,融资金额将超过2021年获得的3.26亿美元(投资者包括Primavera资本集团、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公司等。)用于扩大产能。

今年5月,彭博社报道称,惠能科技正在寻求以近2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至多3亿美元的资金,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和VinFast。这些资金将用于该公司2024年的资本支出计划。

但由于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规模和估值等融资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

目前,海外工厂建设计划已逐步实施,并获得了巨额资金。新一轮融资结果可能即将揭晓,汇能科技IPO进程将加快,但基本确定将于2022-2023年上市。

总结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有很多关于固态电池产品和投资的新闻。其中,清陶能源于5月26日获得上汽集团27亿元的额外投资。6月30日,卫兰新能源360Wh/kg锂电池电池电池交付给威来汽车。7月初,丰田宣布将减轻固态电池的重量、体积和成本。这三个消息给固态电池轨道增加了一场猛烈的火灾。

虽然行业火爆,半固态电池已经/即将上车,但整体还处于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主要布局国家的规划,2030年是固态电池商业化的重要节点,预计谁能率先大规模生产规级全固态电池。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91711214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