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韩国汽车公司的中国高管曾经说过:“我的口袋里充满了钱和技术。我可以等你(国内品牌)先烧掉它,然后等着进来抢占市场。”。每个人都可以说,但韩国汽车真的能坚持“再次抢占市场”的阶段吗?你知道,现在是新能源时代,现在市场是一片红海,迟到的韩国汽车真的能“吃肉”吗?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韩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销量非常好。2022年,现代汽车集团总销量为6848198辆,居世界第三位,营业利润也达到15.21万亿韩元(约835.6亿元人民币)。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说你口袋里有钱真的没什么错!
仅从中国市场来看,现代和起亚可以说是兄弟姐妹。2022年,年销量分别为25万辆和9.4万辆,仅为峰值销量的一小部分。面对现实,起亚高管也承认,起亚对中国市场的战略误判需要重新调整。
有趣的是,2017年现代和起亚销量下滑,2020年销量减半。抛开外部因素不谈,韩系车在面对国产车的两波冲击下,应对动作相当缓慢。2017年,国产汽车品牌开始对高端产生影响,长城带来了魏牌 吉利带来了领克01,VV5/VV7,新势力威来也推出了ES8。另一方面,韩系车还在玩“拉皮换壳”的操作,悦动、领动、伊兰特;智跑、狮跑、KX5,简直傻傻分不清。
更不用说2020年了,比亚迪拿出了汉EV、汉DM拉开了“新能源汽车大战”的序幕。同时,现代起亚开始使用伊兰特、索纳塔10等新平台更新主要车型、K5等。但与同期新能源汽车相比,综合产品实力已不再具有优势。
2023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各品牌“打”水深火热,甚至有一批GG。韩国车后来意识到,开始重新判断中国市场,放弃油改电,希望通过原生纯电E-GMP平台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其中,起亚的行动相对较快。目前已上市进口EV6,走量EV5确定于11月正式上市。
然而,今天的新能源市场基本上是“你唱歌,我出现”。每个月都会有“价格屠夫”这样的车型上市,比如零跑C01/C11、智己LS6等车型。上市可以引起很多关注。从目前的预热情况来看,预售价15.98万元的EV5确实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热度并不高,更不用说11月广州车展将有一波新车上市浪潮,这将面临新的竞争对手,前景并不乐观。
因此,韩国汽车很难通过新能源车型回到顶峰。然而,如果我们重新判断中国市场,为潜在用户推出更真诚的车型,即使我们不能回到顶峰,中国市场的稳步发展也不是什么大问题。9月份销量超过1万辆的别克新能源是先例。归根结底,只要产品好,价格合适,总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对吧!
原创文章,作者:车轱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41912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