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之栋
崔力文负责编辑
编辑丨别致
这可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也可能是一场轻松的降维打击。
小米汽车的声音总是不真实,而不是华为问世界的大张旗鼓。特别是长期以来,各种小道消息遍布市场:布局扩展路线,寻求与奇瑞、华晨的OEM合作,等待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汽车制造资格……
今年国庆假期前后,无论是华为Matee, 60造就的舆论攻势,还是询界销量爆炸,似乎都给稳坐钓鱼台的小米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雷军终于开始有效地反击小米,包括小米汽车,当所有人都开始为小米挤汗的时候——“别担心,这个产品很强!”
事实上,从以手机为首的终端业务来看,小米和华为一直都是“针尖对麦芒”。这次憋了一口气的小米能释放出什么样的东西?“很很很强”对华为的产品反击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期待的事情。
好消息是雷军这次没有藏着掖着。
10月17日,雷军正式宣布,小米澎湃OS正式版完成封包,并进一步完成“下定义”道:“对小米而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迈向小米的一步。「人、车、家全生态」关键跨越。”
不难看出,小米澎湃OS的目标是华为鸿蒙,不仅是手机系统,还有智能家居、车端等全生态系统的对齐。尤其是在这里“人、车、家全生态”这句话表明,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舱将不可避免地适应小米澎湃的OS。
当小米的软硬件能力逐渐提高时,“年轻人的第一辆纯电车”还会远吗?
01
OEM、增程、澎湃汽车…
根据路边社的最新消息,小米汽车将于10月底和小米14日结束、小米澎湃OS一起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巧合的是,最近几天,其他捕风捉影的消息接踵而至:小米汽车改名“澎湃汽车”,小米汽车推出了增程车型,小米汽车与华晨、奇瑞等汽车公司协商OEM……
没有人能完全猜出雷军的想法。但从营销节奏的角度来看,小米汽车确实更近了一步。
根据之前晚点爆料,小米的第一款新车是中型滑背车,内部代码“Modena 摩德纳”,并且分为两个版本。
其中,低配置车型价格为26万~30万元,基于主流400V平台,配备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在智能驾驶方面,供应商大陆集团采用5R1V(5 毫米波雷达,1 多传感器集成方案(摄像头)。
高配车型价格超过35万元,基于800V高压平台,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预计15分钟充电80%;在智能驾驶方面,搭载英伟达Orin 配备激光雷达的X芯片,算法由小米自行开发。
随着市场趋势的变化、理想、热卖,以及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看法“性价比”小米汽车的最终解决方案可能不是这样的。特别是在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小米汽车通过增程车型进一步创建“性价比”标签,完全有可能。
有趣的是,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消费者不再根据车型的大小来区分需求,而是将相同价格范围内的所有车型进行比较,无论是SUV还是汽车。
这种现象在纯电动汽车的选择中尤为常见。但与后来的小米汽车相比,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今年以来,所谓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各大汽车企业轮流出招。小鹏G6价格从20.99万元起,小鹏G9价格从26.39万元起,问界M7价格从24.98万元起,智己LS6价格从21.49万元起。……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意味着,如果小米汽车不能给出足够低、性价比高的价格,其后期结果将不可避免地是一场暴风雨般的舆论风暴。
问世界的亮点是,像华为这样的跨境汽车制造商确实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提升品牌价值。简单地说,只要把它挂起来“华为”两个字,可以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认可汽车品牌,然后大概率买单。
所以问题来了,“小米”两个字,会有这么大的穿透力吗?
02
小米车,怎么过?“河”?
随着国内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卷土重来的华为势不可挡。因此,天时地利人和加入的问世M7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单。虽然小米也有“硬核科技公司”名字,却是难以争锋。
但有几点,小米汽车比华为强。
首先是雷军的决心。和任正非在一起“华为坚决不造车”相比之下,雷军“为小米汽车而战”,更多的抛地有声。
不可忽视的是,小米汽车厂即将完工。据报道,小米汽车正处于试生产阶段,每周生产约50辆样品车。如此真正的投资意味着小米汽车不会像威马和爱驰那样“玩票”。
再加上北方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足,小米汽车的加入可以很好地填补空缺,从而改变空缺“南强北弱”市场格局。也许有人会说,小米汽车的汽车制造资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但到目前为止,小米汽车的资质问题已经在业内得到了很好的认可——有北京有关部门背书,不会“被卡”。
其次,小米之家的布局并不比华为店差。你知道,问世界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华为商店的支持,它可以触及更多的消费者,促进交易。
小米之家布局更广,甚至触手可及三四线城市。这意味着,如果小米汽车能达到合适的价格,它肯定能够“遍地开花”,动员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创造一个美丽的“翻身仗”。
因此,在完善销售网络的过程中,小米汽车不妨“摸着华为过河”,做一些小米特色的东西,大概率没问题。叠加小米品牌更扎根的形象,小米更容易打造性价比标签,更符合当前汽车市场的现状。
然而,没有人知道明年的汽车市场会是什么样子。明年上市的小米汽车几乎没有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第一辆车是汽车,尽管这与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声音有关“大大大”“好好好”相悖。但是小米并没有完全考虑选择汽车,比如特斯拉Model 3、类似于小鹏P7等主打“智能化”“科技感”车型,也能引起市场青睐,造就爆款。
因此,不难看出,小米汽车除了向华为学习外,还不断吸收特斯拉、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优势。
毕竟,倾听是明确的,部分信仰是黑暗的。今天的市场,不再适合逻辑自洽,自言自语。相反,只有倾听市场声音和消费者声音,我们才能真正实施它“以用户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长期主义。
因此,在文章的结尾,我仍然想问小米三个问题:
首先,小米真的能很强吗?比较华为加持的智界S7怎么样?比较Model 3、小鹏P7会怎么样?
第二,小米汽车的产品力能让人眼前一亮吗?有什么新东西吗?
第三,小米汽车的定价会颠覆行业吗?真的要靠软件赚钱吗?
期待小米不仅仅是汽车“雷声大,雨点小”,相反,它带来了一个真正的行业重组。
原创文章,作者:C次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41012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