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在国内市场多年的合资汽车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日子。面对国内新能源的强劲崛起,合资汽车企业日益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加入的想法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东风本田率先推出新能源子品牌,最终放下架子的合资汽车企业能否依靠新能源子品牌实现反击?
一、连合资汽车企业都开始推出新能源子品牌?
据《北京新闻》报道,东风本田发布了一个新的新能源品牌。据东风本田报道,该品牌设计由90年代后的年轻研发团队领导,旨在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年轻用户创造汽车。到目前为止,东风本田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电子智能混合技术品牌,e:NS电动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品牌,产品线将覆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油电式混合动力。
灵芝品牌是东风本田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品牌,也是日本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布的第一个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能源品牌。
基于年轻的设计团队,灵芝品牌打造了全新的产品LOGO和车型。这也是东风本田进入中国20年来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标志。与e相比:NS纯电品牌,灵悉品牌将区分产品定位、目标用户和市场定价。
据界面新闻统计,东风本田作为首家推出独立新能源品牌的主流合资汽车公司,目前正面临销量下滑的困境。根据东风汽车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今年1月至8月,东风本田累计销量为34.09万辆,同比下降27.16%。
东风本田的现状也代表了整个日本汽车阵营在中国市场的衰落。日本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4.1%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7.6%,下降到6.5%。今年上半年,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大主流日本品牌的销量都有所下降。
据财联社报道,8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37.3%,比去年同期高出9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60.2%;豪华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30.0%。业内普遍预测,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850万辆。
巨大的新市场,大众、丰田、本田等跨国传统汽车巨头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1月至8月,除特斯拉外,新能源厂商国内销量排行榜前10名几乎都是独立汽车公司;在燃油车领域领先的德国和日本,只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以6.32万辆和6.02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第14位和第15位,日本汽车公司仍未入围前15名。
二、东风本田的新玩法能逆风翻盘吗?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对传统燃料汽车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曾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合资汽车公司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东风本田已经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合资汽车公司,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它的行为?东风本田的游戏玩法能帮助许多合资汽车公司逆风翻身吗?
首先,合资汽车公司面临着激烈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合资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十年里。合资汽车公司凭借绝对的市场优势,将巨大的品牌势能和技术势能转化为破竹的市场势能,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
然而,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断崛起,这一优势逐渐降低。原燃油汽车市场的优势已成为市场的劣势,甚至成为合资汽车企业发展的枷锁。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品牌在新一轮汽车行业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合资汽车企业不进行转型,他们将面临市场被侵蚀和份额逐渐减少的困境。这就是目前市场下滑的情况。
此外,合资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与国内汽车品牌相比,合资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链方面没有优势;另一方面,合资汽车企业在品牌形象和市场意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合资汽车企业有必要建立新能源子品牌选择,也是必须做出的选择。
其次,为什么东风本田要率先建立子品牌。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东风本田等合资汽车公司开始寻求变革。其中,建立新能源子品牌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东风本田建立新能源子品牌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被市场强迫做不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汽车品牌逐渐在新一轮汽车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合资汽车公司不进行转型,他们将面临市场被侵蚀和份额逐渐减少的困境。在各种市场冲击下,东风本田的市场下跌尤为明显,超过27%的下跌幅度可能无法维持。因此,东风本田建立新能源子品牌是市场的结果,也是不被市场淘汰的必然选择。
二是希望与主品牌切割,搭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对于东风本田等合资汽车企业来说,虽然在燃油汽车市场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建立新能源子品牌可以帮助东风本田等合资汽车公司更好地切割主要品牌,更好地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同时,这也是为了赶上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品牌影响力。
第三,合资车企还有机会吗?对于目前的合资汽车企业来说,他们一大早就赶上了晚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被国内汽车品牌占据,合资汽车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此外,合资汽车企业转型速度相对较慢,产品线更新周期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下降。但我们总是说“为期不晚,亡羊补牢”,毕竟是“瘦骆驼比马大”,合资汽车企业在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仍有一定的优势,仍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如果合资汽车公司能够增加对创新、产品配置和性价比的投资,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他们仍有机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外,合资汽车公司还可以通过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这些方式,合资汽车公司有望在新一轮汽车行业竞争中逆风翻身。
第四,从长期市场来看,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汽车行业的竞争是周期性的,未来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竞争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合资汽车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取得突破,取决于各公司的所作所为。合资汽车公司需要加强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一步获得更多的份额。
合资汽车企业建立新能源子品牌是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措施,有助于提高竞争力。然而,逆风翻身并不容易。建立子品牌是否成功还不得而知。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适应性,我们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生存。
原创文章,作者:江瀚视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01612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