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M7把L7列为竞争产品?

写作|冷泽林

编辑|吴先之

9月12日,“遥遥领先”在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新M7发布会上,口号再次回荡。

虽然口号相同,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新M7是问界品牌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独立汽车发布会。

除了新发布的M7,问界还举行了四次新闻发布会,M5、M7、M5 EV以及M5 智驾版。

无一例外,过去的新车都出现在华为自己的产品新闻发布会上。新M7改变了过去的策略,选择独立发布,这可能反映了华为对汽车业务的内部反思和态度的转变。

问界与理想的第一次交锋

“2022年第三季度,M7的发布和交易直接打破了理想的ONE。我们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大的对手。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反击的路。”

这是李想今年6月的一篇文章“小作文”对问界M7的描述。

当时的问界M7和理想ONE 2021是市场上唯一的两款30万元增程式6座中大型SUV。同时两者的价格也很接近。M7四轮驱动豪华版价格33.98万元,比理想ONE低1万元。两轮驱动舒适版进一步将价格降至31.98万元。

此外,M7不仅用1.5T四缸增程器代替了备受争议的理想ONE1.2T三缸增程器,而且在动力、综合耐久性和驾驶舱智能方面全面超越了理想ONE。

再加上华为自身的线下渠道能力和品牌号召力,李想倍感到压力也不难理解。

但事实上,M7并没有对理想的汽车销售产生持续的影响,甚至在8月5336辆的峰值销售后开始下降。根据行业综合销售数据,今年8月只有988辆M7。

为什么新M7把L7列为竞争产品?

与此同时,去年10月以后,问界品牌的交付量也开始逐渐下降。在过去的8月份,交付量只有5018辆,但另一方的理想是连续三个月保持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

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答案是理想的“断臂求生”。

“HW的超强能力直接导致理想ONE销售崩溃,提前停产,一季度亏损超过10亿……这也导致了大量在一线奋斗的产品专家离职。”

有人认为理想ONE销售压力的原因是L9上市,其实不然。

为什么新M7把L7列为竞争产品?

差价高达10万L9显然不是针对同一用户群体的理想ONE。理想ONE最理想的产品实际上是L8 Pro和L8 两款Air车型。

保密能力一直优秀的李翔,在L9发布不久,理想ONE还没有停产的时候,也是破天荒地“大方”揭示L8的存在:“现阶段等L8(指2022年8月)不要买ONE。”

2022年10月,理想ONE正式停产,L8 Pro的交付时间是在年底,提前透露了车型规划和新车产能的攀升双重影响曾经让理想在2022年下半年出现了更长的时间“空窗期”。但这也让理想错开了与问界M7的直接竞争。

此外,据李翔本人介绍,理想汽车支付的10亿元赔偿金提前停产,L8提前两个月发布交付。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李想本人“商战”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华为的深度参与下,老款问界M7本身具有良好的产品实力。

随着前者的果断,问界与理想的第一次交锋并不激烈,但新M7的发布可能是问界对理想发起的第二次冲锋,目标是目前销量最高的理想车型L7,这也可能是华为再次深化汽车参与的标志。

问界新M7,先“干”理想L7?

通过比较竞争产品数据来展示产品优势,近年来在汽车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新M7新闻发布会上也有两个这样的角色,一个是宝马X5L,另一个是理想的L7。

为什么新M7把L7列为竞争产品?

目前,这两款车型在国内中大型SUV销量排名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其中第一和第二是理想的L7和L8。

作为燃油车时代的热门车型,宝马X5L可以在许多新闻发布会上看到“被比较”然而,L7似乎很难理解。按照上面的逻辑,M7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产品应该是L8。为什么新M7把L7列为竞争产品?

这是因为新M7不再仅仅是5门6座车型,还重新设计了5门5座车型的布局;从车型尺寸来看,问界M7也更接近理想L7。前者长宽高5020*1945*1760mm,后者为5050*195*1750mm。

从竞争产品的调整中可以清楚地看出,5座版本的新问界M7将是本次改造的主要车型。

主要原因是问界M7 2820毫米的轴距很短。虽然空间利用率的概念一直被强调,但轴距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因此,大型五座可以有效地发挥M7的能力。例如,与理想的L7相比,3338毫米的车内有效空间 Max和宝马X5L都有优势。

此外,在从旧车型中吸取教训后,新M7还花费5亿元升级了车身安全、底盘和性能、空间设计和布局、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舱。

例如:前后悬架双FSD可变阻尼减震器、新调整的底盘调整、更好的风阻系数、车内空间和座椅舒适度优化、智能扭矩调整2.0系统等。

在一些以前备受争议的地方,新问界M7也做出了改变,对焊接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全车潜艇级热成型钢占24.4%、80.6%的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等。

然而,理想是向华为学习组织和运营能力,华为也是向理想学习汽车产品的定义能力。

李翔曾在一次分享中表示,理想汽车的核心价值观超出了用户的需求。这是因为汽车的工业周期太长,只是为了满足需求,很容易过时,并被取代。

在新M7上,问界给出的答案是智能驾驶。

在旧M7上市新闻发布会上,余承东只用了“够用”这个词描述了M7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整体空间只占新闻发布会的一小部分。在新的M7新闻发布会上,余承东花了更多的精力来解释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该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动安全,如前向主动安全 侧向主动安全 由主动安全组成的全方位防碰撞系统;第二,备受关注的城市NCA预计将在年底实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高速和城市高级智能驾驶能力。

ADS2.0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GOD网络也从1.0演变为2.0。简单来说,GOD1.集成感知BEV网络0 GOD网络共同获取通用障碍物的几何形状和速度信息;GOD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和获取更丰富有用的信息,指导智能驾驶系统做出更多类似人的智能驾驶行为。

新问界M7也大大改进了支持这个智能驾驶系统的硬件,包括一个激光雷达 14颗摄像头 超声波雷达12颗 3毫米波雷达,硬件数量也比理想的L7多 Max。

当我们再次回顾M5发布时的亮点时刻时,鸿蒙智能驾驶舱系统不也给出了超越汽车和机器交互需求的体验吗?

当然,除了上述一系列升级,这次问界最大的“杀招”实际上是定价。

为什么新M7把L7列为竞争产品?

2024款问界M7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范围为24.98万-32.98万元,较2022款起价降低约7万元。

31.983个版本的理想L7比较、33.98、以37.98万元的价格,新M7也拉开了足够的缓冲差距。特别是M7,具有高级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Max五座智能驾驶版理想L7,无空气悬架和激光雷达 Air,M7形成了强烈的错位竞争局面 Max六座智能驾驶版L8 大概率Air也会是一样的情况。

价格带来的销售刺激也非常直观。根据最新数据,9月16日和17日,问界新M7单日约有2000台和2700台。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M7标准版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与M5相同的价格,这势必与M5产生一定的内部摩擦。面对问界M7,理想ONE果断选择停产和更换,而新问界M7似乎选择了面对理想“断臂重生”。

华为智选的“断臂重生”

追溯华为和赛力斯之间的合作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力斯SF5第一阶段 2021款加入华为智选,配备华为音响、三合一电驱系统,Hi 第二阶段,赛力斯升级为AITO,华为深入参与设计,华为系统软硬件相继上车;第三阶段,智能驾驶能力提高,全面负责营销、销售、支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虽然上半年的问界一直在受到影响“华为问界”华为也在不断重申风暴问题“不造车”的承诺。

但我们曾经在《造车与不造车》中,“两个华为”一方面,任正非在博弈中口头表达了这一点“限制”为了不影响To,华为的汽车业务 另一方面,B业务也在不断授权余承东发展To C业务,让他不断为华为探索这个模糊的边界。

其背后,实际上也与另外两种模式的现状有关。

零部件供应模式可能无法使华为在智能汽车时代拥有足够的发言权,而人工智能模式车型销量低迷。就连北汽极狐也表示,今年年初将从人工智能模式升级为智能选车模式。

理论上,余承东推的智能选择模式可能是最有可能链接华为消费者业务和智能能力的商业模式。

在前几天的交流会上,华为高管也回答了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在不同品牌产品中的应用。也就是说,功能是一致的,但大多数智能驾驶系统将在华为智能选择汽车上推出。这使得华为智能选择在汽车业务中的重要定位更加明确。

强大的产品实力是销售的基础,清晰的战略和组织内部的稳定是持续销售的保证。问世界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产品实力,华为的智能选择也在加深对汽车行业的参与。随着新M7的推出,华为的汽车业务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拐点。

原创文章,作者:光子星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201712386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