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价格战有多激烈,汽车公司半年的报告告告诉你,不仅新车生活悲伤,传统汽车公司的生活也开始悲伤。
过去,人们嘲笑新势力汽车公司卖一辆车,损失XX万元。汽车卖得越多,损失就越大。然而,随着电气化浪潮的加剧,价格战越来越激烈。越卖越亏,不再是造车新势力。“专利”。
上半年经历了惨烈的价格战后,近日,国内汽车企业陆续发布了2023年H1财务报告。从汽车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来看,不仅烧钱造车的新势力面临着亏损的压力,而且传统汽车企业也被价格战一步步拉到盈亏边缘。
理想的01率先盈利,蔚来越来越亏损
在新势力阵营中,每个人都能看到理想的风景。进入该局造车8年多,理想汽车成功拔出行业第一,成为第一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汽车企业。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理想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实现净利润32.44亿元,第一季度净利润9.30亿元,第二季度23.1亿元,环比持续上升,第二季度净利润水平接近去年第四季度的10倍。
从总收入来看,理想在上市汽车公司中仅排名第八,但净利润明显领先长城(13.61亿)、吉利(15.71亿)、收入领先的汽车公司,如广汽(29.66亿)。可见理想强劲的自行车利润水平。
然而,目前,理想仍然是新力量中唯一的一家。蔚来、小鹏汽车、零跑车、北汽蓝谷、赛力斯等新能源上市企业无一例外都处于亏损状态。
尤其是蔚来和小鹏,这两家与理想同名的(前)新势力龙头车企,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
其中,蔚来最为严重,上半年净亏损达到109.26亿元,进一步扩大了139.08%,194.48亿元的收入仅略有增加3.74%。按上半年5.46万辆车的交付量计算,蔚来平均损失20万元,“亏损能力”仅次于恒驰。
然而,威来和恒驰之间仍存在本质区别。财务报告显示,威来上半年主要投资生产成本、研发成本、营销和行政成本,共309亿元,同比增长20.67%。研发投资64.2亿元,同比增长64.15%。今年上半年,威来不仅要处于车型全面更换的关键阶段,还要考虑手机制造,扩大补充网络销售网络,因此预计将扩大损失。
小鹏的情况并不乐观。51.42亿元净亏损仅次于蔚来,不仅利润下降16.81%,而且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39.9%,小鹏上半年总收入下降38.92%,位居上市汽车公司之首。
更糟糕的是小鹏的毛利率。小鹏汽车上半年毛利率为-1.43%,汽车毛利率降至-5.90%,成为“蔚小理”自2022年以来,唯一一家毛利率为负的公司 Q1以来,小鹏汽车毛利率持续下降一年半。
但是,俗话说,“当你感觉到自己在谷底的时候,怎么走都是向上的。”,上半年,小鹏和威莱正处于从谷底向上爬的关键转折点。随着新车迭代的完成和价格战竞争的积极跟进,上半年持续扩大的损失将结束,预计下半年将迎来积极的预期。
02滑到亏损边缘,传统汽车公司的好日子结束了?
上半年价格战之所以惨烈,不仅是因为新势力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更是因为曾经过着幸福生活的传统汽车公司,现在也被价格战拉到了亏损的边缘。
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上汽集团的衰落。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旷日持久的领头羊,首次被赶下利润冠军宝座,不增收不增利。
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经营严重低于预期,上半年终端零售达到223.7万辆,同比下降7.28%,收入3265.55亿元,同比增长3.34%;净利润70.85亿元,同比增长2.54%。
虽然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微弱的正增长,但要知道这是在去年同期上汽集团收入同比下降13.69%,净利润同比下降48.1%的背景下实现的。这意味着上汽集团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仍低于2021年。
上汽神话的陨落主要是由于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两大合资奶牛的陨落。
上半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销量同比下降12.42%和11.00%。净利润方面,上汽大众5.34亿元,同比下降14.30%,上汽通用5.28亿元,同比下降76.84%。;
回顾2020年,仅上汽大众净利润就有154.89亿元,上汽通用略逊于41.03亿元,贡献了上汽集团净利润的95.9%。如今,上汽大众的净利润水平仅为2020年的7%。
事实上,众所周知,上汽的困境不仅仅是上汽自身的困境,更是所有合资汽车公司的缩影。广汽集团和东风集团也依靠合资汽车公司支持利润主体,都遭遇了严重的滑铁卢。其中,广汽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48.42%,东风集团股份同比下降77.03%,利润水平刷新近十年同期新低。
从上汽、广汽、东风等传统汽车企业的生动案例可以预见,在电气化、智能化加速迭代和价格战的浪潮下,传统汽车企业之前对合资品牌的依赖程度越高,受到的打击就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国有汽车企业因合资利润萎缩而面临业绩低迷外,长城作为独立前三名的经营状况也大幅下滑。
上半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为69.71亿元,同比增长12.61%;归母净利润为13.61亿元,同比下降75.69%。
长城的官方理由是,公司深化了对新能源和智能的转型,调整了产品结构。基于2023年新产品上市,增加了品牌和渠道建设的投资,坚持新能源和智能领域的研发投资和汇率收入下降。
然而,财务报告显示,上半年长城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38%下降到16.85%,下降了1.5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长城不仅烧钱越来越快,而且赚钱的能力也不如以前。
事实上,不仅是长城,而且在价格战的上半年,包括长安和吉利在内的大多数独立汽车公司的毛利率都呈现出同比下降的趋势。
没有办法,在这个重组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牺牲自己有限的利润空间,尽快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份额,如果稍后一步,可能会失去坐在牌桌上的资格。
03“异类”会烧钱的比亚迪会赚更多的钱
然而,俗话说,当一些传统汽车公司为电气化和价格战焦头烂额时,自然会有一些“显眼包”赚盆满钵满。
作为国内市值第一的汽车公司和全球新能源汽车,比亚迪不仅与许多新力量亏损销售汽车的情况完全不同,而且进一步与许多传统汽车公司的朋友保持距离,可以说是新能源时代独立汽车公司之一“异类”。
上半年,比亚迪营业收入达到2601.24亿元,同比增长72.72%;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长204.68%。
虽然收入水平落后上汽集团约600亿元,但比亚迪的净利润领先上汽集团39亿元,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汽车公司。
自今年年初特斯拉降价以来,比亚迪一直是价格战的积极参与者。他不仅推出了一系列颠覆性价格的冠军车型,而且终端也给予了很大的折扣。为了实现每年300万辆车的目标,比亚迪真的疯了。
然而,与特斯拉降价毛利率越低的情况不同,比亚迪上半年的持续降价给比亚迪带来了可观的销售,进一步加强了比亚迪的规模效应。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为125.56万辆,同比增长94.25%。比亚迪上半年汽车毛利率上升至20.67%,远超特斯拉17.9%。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不仅赚了更多的钱,而且投资了更多。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支出达到138.35亿元,在上市汽车公司的研发投资中排名第一,这不仅进一步证明了比亚迪强大的盈利能力,而且为比亚迪随后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写在最后:
进入第三季度以来,价格战没有停止的迹象。因此,除了比亚迪、理想等个别领导者外,汽车公司下半年的经营状况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最近表示,未来3-5年,汽车市场整体或不同细分市场将继续展开价格战。今年4月,李翔还表示,智能电动汽车三年淘汰赛已经开始,将从2023年持续到2025年。
因此,与目前的内卷相比,汽车公司面临的压力更大的是,电气化和价格战两大趋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常态。
这意味着自主汽车公司将重新定义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
同时,依靠燃油汽车市场谋生的合资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加速萎缩,与合资汽车企业深度绑定的国有汽车企业的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甚至不排除亏损。
当然,对于独立汽车公司来说,价格战也是一把双刃剑,确实有助于在短期内抢占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但从长远来看,它也对独立汽车公司的品牌溢价、成本控制和系统维护提出了新的考验。
此外,你想提出一个想法。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市场,利润只属于少数汽车公司,其他竞争对手要么在亏损,要么在亏损的道路上。如果价格战继续下去,大多数汽车公司将陷入增加收入而不增加利润,甚至出售越来越多的陷阱。
从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应该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大事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2017123663.html